严新神奇气功吧 关注:159贴子:1,543

四禅八定─转自气功入门(续集)严新功法药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禅八定」属释家禅宗大乘功法。这里主要介绍两大阶段:小乘和中乘。只介绍要领。
小乘阶段是「欲界定」。欲界定分四个步骤训练: 第一步:粗定
48
练功的时候,专心一意。即要专注,不分心,不乱想。坐势也行,站势也行,睡势也行。粗略地把意识定下来。
第二步:细定
把练功意念进一步往深层里定,好象是定在了一个地方不走一样,即定根法。其道理是,由于思想高度集中,认真地静下来了,年以就好象不动人似的,这叫细定。这要求练功人把练功意念往深层定,气住下沉,人非常的安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11-25 23:29回复
    第三步:欲界定练功的意念稳稳地定住以后,下意识
    训开始出现些美好的想法,所谓「欲界定」, 是指有了某种想法和念头之后,马上就定住了,不要让某种想法或念头继续往前发展。 如,练功时,你脑子里突然出现了某地,但你马上把这意念就定在那某地,不要让下意识走进了那某地的地方---欲界定。又如,你的意念刚好出现的是大海边,那你马上把这个意念定在海边上,可不要想到下海---欲界定。或出现了一棵大树是井边,可不要下井---欲界定。或出现了一棵大树,那就马上把意念定到这棵树上,不要再出现上树或其它杂乱的意念---欲界定。练功练到这下步常常心神爽快,这是练功中关健的一步。由粗定到细定,进一步到欲界定。就是下意的欲望跑出去了,跑到某个地方了。如前面出现大河,你就把意念定在那观大河。而不要让意念再往前走,走进河里边去。如走进去就要出麻烦。这叫「欲界定」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11-25 23:32
    回复
      初禅包括「八触十功德」。八触:
      即八种练功感触:动、痒、轻、重、凉、热、涩、滑。 动:静功坐到一定程度,就要动起来。动
      起来以后不要害怕,也不要去追求,随它自然动。便不要有意顺着去做。它能动什么地方,就动什么地方,不要顺着去加力。
      痒:
      动过后就是氧。常常心头发痒,身上发痒。这时心头特别难受。再难受也得忍耐,不要管它,慢慢地深呼吸就行了。不要把它看成毛病。千万不要脱衣服挠,也不要用扇子扇,或拨起腿来活动一番,那可就糟了。那就等于馒头没蒸熟,就把锅盖揭开了,这就吃亏了。这时一动,不但心头仍然痒得难受,而且身体也很不舒服。再练功,老是静不下来了。所以,出现痒的感觉不要管它。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11-25 23:37
      回复
        轻:
        再进一步练,就出现全身轻。甚至有人会慢慢地腾空起来。这需要大脑高度入静。练轻功的就重点训练这一步,
        常年不断地练、练、练、后来就真的能腾起来很高。练功刚进入「轻」的感触时,不要害怕,不能「唉呀,我怎么搞的!」要始终不紧张,也不兴奋。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11-25 23:40
        回复
          重;
          轻过后,再继续练功,身体就要出现重的感触。特别的重。好象自已的腰弓下来,身体向下缩。有某种特殊功能的人,这时就可能由于自身磁场加强,使体重增加八倍以上,一、两个人抬不动。出现了重的感觉,千万别紧张。有的人紧张。或用意念想「越重越好」加强它,你可能就定在那里,重得动不了。重,要把它看成练功的正常过程,仍然正常地,慢慢地深呼吸练功。
          凉:重过后就出现凉。在发凉时,血压要下降,甚至要下降到休克状态,但也不要害怕。这时,要有意识地把自的气内收,要有个信念,想着很快会热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11-25 23:42
          回复
            热:
            凉的感触出现后,再继续练功,就慢慢地开始发暖,由发暖到发热,然后烧得不行。象在太阳下面晒,甚至象在火炉边烤。有的人烧的特别凶。这时千万不要害怕。
            一般地说,功夫里的「三昧真火」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也。这叫「文火」、「龙雷之火」。由文火到武火,由武火到龙雷之火。进入这个练功过程相当好。如果到了这一步,功夫就容易上升。
            练功过程中,常常是小腹、胸部、头部发烧。发烧时,稍稍用意念想一下,把这个火引到小腹里面,或腰后面的两个肾脏里面,比较好的是引至会阴穴或涌泉穴。烧得再厉害也没关系,只要不害怕,不紧张,仍然放松练功,一定能控制得住,不会出现特殊的反应。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1-25 23:43
            回复
              涩:
              烧过后,慢慢地平息下来,就出现了全人身发涩的感触。此时此刻用手去抚摸皮肉,会感到全身象捆着似的。全身的肉皮象盐巴。眼睛也不舒服,涩巴巴的。舌头也是干涩的。出现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现象。仍坚持慢慢地练,缓慢地深长呼吸,定则由涩到滑。
              滑:
              进入这一练功过程一,全身好象在很滑的油里一样,或象滑雪滑冰时处于很滑溜的状态。这时,你觉得全身都非常舒服。觉得什么地方都能通过了,因为这个时候身体内气血的循环加强了。
              这是初禅的「八触」,八个过程。坚持练下去,时间一长,就属于童子功的一个方面,全身皮肤很柔润,象幼儿皮肤一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11-25 23:44
              回复
                十功德:八触过后,继续再练功,就会进入「
                十功德」练功阶段。 第一步是「空」
                继「滑触」之后继续练,就会出现「空」。突然全身空了,心神虚空。这和小乘阶段的「欲界定」的最后一步---「未到地定」的「心身境虚」是不同的。那个阶段是虚,现在是空。全身空了。好象自已的内脏都抛开一样。这种感觉,常常是突然出现的,要把它定下来,不要害怕,突然出现异于常态的感觉,往往容易动,但这时一定要坚持不动,一点也不能兴奋。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11-25 23:45
                回复
                  再进一步练,就出现「明」。
                  大脑中就要显现明亮的图片。内景明了。外景也明了,内外景象都非常清楚。而且常常看的比较远。遥视功能可能在此出现。身、脑全空,很快就会出现图象。
                  50内脏图象可以出来,就能看到内脏了。外面的图象出会出来,可以看得很清
                  楚。这叫「内外景象明净美好」。这时,要把图象定下来,不可慌张。
                  再往下是第三步,叫「定」。
                  空、明、定。就是说,内外景图象出来后,就需要「一心安稳」。不管是看到内脏,不是看到血管,就老是看那一个地方。只看一个目标,不要看第二个,叫「一心安稳」。要把看到的景象定下来,定的稳稳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11-25 23:50
                  回复
                    第四步叫「智」。当定在一个地方看时,就需要把它看清楚,不挲煤时惹不解。要神清。这个时候切记不要发困,不能睡觉,也不要迷迷迷糊糊。要把看到的景象看清清楚,这时大脑要非常清醒。这就进入了练功的「智」的阶段,智慧在这时就容易开发出来。如:你面前出现了一个骑自行画的景象,当你在前面看不清楚时,意念可调到后面看,这时是在用智慧,要神清而不迷惑,
                    对所看到内外景象,当你在前面看不清楚时,意念可调到后面看,这时是在用智慧,要神清而不迷惑,对所看到的景象,要看的越来越清楚才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11-26 08:17
                    回复
                      第五步的「善心」阶段。当把内,外景看得十分清楚以后,要注意「善心」。对所看到的景象不能抱着欣赏的态度,如,你若看到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走来,你可不能想着追她。要用忏悔的方式对所看到的景象表示尊敬。如,你若看到了自已的内脏,就想:「唉呀,我怎么没学医呢,人的内脏原来是这个样子!」你若看到了一个人走路很难,就想着做好事,就会进入练功的「善心」阶段。第六步叫「柔软」阶段。「善心」出来后,再继续练,就进入柔软状态,叫「心性雅萌」。这时候,自然而然觉得应该文雅,应该讲文明。你的想法,你的行为,总觉得不应该再去干什么不文雅的事了。
                      练功练到一定阶段,禀性也会改变的。如果练到「柔软」这一步,说话和动作都 显得优美。因此说「雅心自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11-26 08:19
                      回复
                        第七步叫「欢喜」阶段。
                        从「柔软」阶段再继练,就出现「庆喜前悟」和心情。练功练到这一步,内心特别高兴,就会出现喜心。当出现柔软美好的动作的时候,会想到今后如何做个文雅高尚的人,等等。进入这一阶段后,还应坚持练功,千万不要中断练功。
                        第八步叫「乐」的阶段。
                        「欢喜」阶段继续练功,就会真正进入了十分快乐的状态.妙悟就从这个阶段练功时自生出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11-26 08:23
                        回复
                          第九步叫「解脱」阶段.练功练到这一阶段时,就把以前很多很多的贪婪、自负、以及悲观,或者骄傲、不孝敬、粗暴等念头再一次解脱,全部把它们放出去了。进入练功的「解脱」阶段
                          以后,就决心再不于什么假、丑、恶的事了。因此,就会「神往安然」。这时,心情特别好,达到了一个练功的特殊境界。
                          第十步为「境界相当」阶段。练功进到这一阶段时,一些特殊的功能又出现了。如:出现了「念应不乱」的功能,即你有一个念头就可能会兑现。
                          以上是初禅的「八触十功德」练功过程 。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11-26 08:25
                          回复
                            二禅:
                            初禅过程练过扣,再继续练,就进入「五枝」阶段。五枝指:「觉枝」、「观枝」、「喜枝」、「乐枝」、「心枝」。这都是气功中练功的传统术语。二禅阶段的前二枝,即觉枝、观枝。
                            第一枝:觉枝
                            指的是「自觉初触」。这时练功者会自然感觉到有很多事情,而且判断的比较
                            准确。
                            第二枝:观枝
                            出现了「析别触得」的功能。进入这个练功阶段,不公能比较准确地事前感觉到即将发生的事情,而且能比较准确的分析出「为什么」。
                            这两步功能的出现,一定要加强练功,让它表现得十分明显、准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11-26 15:49
                            回复
                              三禅:
                              三禅指的是「五枝」阶段的第三枝「喜枝」。 第三枝:喜枝
                              自「观枝」再进一步练,就进入了「定象而悦」的「喜枝」阶段。这时,自已对内外景象,一看就看得清清楚。看自己的内脏,看别人的内脏都看得清楚,就自然会出现「定象而悦」的喜悦心情。
                              四禅:又叫「不动定」阶段。四禅阶段是指五枝的后两 枝,即:「乐枝」和「一心枝。
                              从「喜枝」进入「乐枝」练功阶段以后,你会对周围的事情都比较清楚,心神安稳,愉悦。这个阶段练功,就不再怕别人干扰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11-26 15: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