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轨时代 宜居宜业长清系列报道(中)
瞄准现代城市产城融合
长清区构筑多元化产业体系高地
作为西部城区的主阵地,长清即将迎来“轻轨时代”、长清黄河公路大桥开通等带来的发展机遇。随着华谊兄弟电影文化城项目的签约、创新谷纳入全市发展战略以及高新技术、移动互联网、电子信息等产业项目的入驻和一批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按照“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的目标, 长清构筑起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为长清注入新生机,并向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市新区迈进……
建设项目搭“轻轨”快车
“近几年的招商工作明显轻松了很多。”见到记者,长清区大项目办工作人员郑伟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其中让他感触最深的便是房地产项目。长清优良的居住环境,吸引国内多家知名开发商来长清投资置业,目前已建成恒大绿洲、鲁商常春藤、鲁商御龙湾、建邦原香溪谷、中建赢园、中建长清湖、润和山居、耕读世家、康桥圣菲等高档社区。
随着轻轨R1线、长清黄河公路大桥明年通车,济菏高速互通立交工程推进,长清房地产业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据了解,目前,长清正和碧桂园、西城置业、龙湖地产等大型房地产开发商洽谈,策划推出具备挂牌条件的海子洼片区、银东花苑、小柿子园等13个地块,作为城市发展的“品质工程”。仅今年1-10月份,长清区完成房地产投资32.2亿元,施工面积320万平方米,销售面积42.4万平方米,销售额22.7亿元。
借势“轻轨时代”,长清将积极推进主城区、大学科技园和济南经济开发区三大片区开发建设,开展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破解城市开发困局。
产业园区“筑巢引凤”
“长清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这里有拥有12所高校、近20万师生的大学科技园;这里有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进驻企业近200家的济南经济开发区;这里还有已经纳入全市发展战略、具有京沪走廊高端产业承载地之称的济南创新谷。这三大园区将成为长清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长清区大项目办相关
负责人介绍。
以大学科技园为例,这里为长清区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化、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中提供了优越的先天条件。长清区不断探索资源整合,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融合成果转化,先后促进86家企业与这里的高校院所签约,推动17家企业结盟成立全省首家移动互联产业联盟。长清区还整合崮云湖街道的招商平台——创新大厦、数娱大厦、三庆青年城、园博园山东馆、大学科技园各高校孵化基地等空间资源和高校人才资源,建设互联网村、创业大街、创业集市、创业社区等多种创新创业载体,构建功能定位准确、空间布局合理、梯级发展鲜明的创业生态系统。
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济南经济开发区已形成高端机械装备制造、出版印刷发行、高端物流和现代服务三大主导产业,进驻各类企业近200家。其中,由北京联东集团投资兴建的联东U谷产业载体项目,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能源环保作为为主导产业,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大批中小企业落地难的问题。
此外,除了三大园区,西联动力、创新大厦等新兴载体也为电子商务、信息产业孵化提供产业聚集空间。
“四个转型”布局方向
长清是“压力容器之乡”、 “建筑之乡”,但以压力容器制造、粗放式建筑方式为主的传统产业正逐渐转向精密制造和智能制造。目前,以长兴、汇富、通发等为代表的建筑产业化正在崛起,以楼梯、墙板等为主的建筑部件年生产能力已经超过了100万立方米,随着市场的推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建筑产业。而部分压力容器企业也在转型升级中转向了环保产业。从2015年长清区产业转型升级“成绩单”即可看到转型升级的威力——百家环保企业年均产值增长15%以上;全区百家重点企业中有70多家实现了三年倍增;奥图、北辰2家企业已在新三板上市;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8355万美元,同比增长18.5%,增速全市第一。
不只是产品的升级换代,转型升级的内涵在长清区得到更多延伸:“内转外”,引导企业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转型发展;“粗转精”,引导传统粗加工企业向精密制造、智能制造企业转型发展;“散转聚”,由分散经营向集聚抱团发展转型;“股转市”,鼓励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加快上市步伐,提高企业融资能力。(李娜 王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