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最后围歼杜聿明集团时,粟裕在指挥中因疲劳过度,病倒了,委托陈士榘指挥。他不分昼夜,亲临作战室值班.坐镇指挥,使他熟练的战场指挥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左淮海决战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上架在组织指挥战役、战斗中的特点:一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敌我双方的情况,抓住敌人的弱点,发挥自己的长处,集中优势兵力、火力,迅速歼敌。如1948年春、夏、在组织指挥攻歼洛阳、开封守敌的战斗中,我军都是利用守敌麻痹的弱点,采用提前准备,隐蔽企图,远道奔袭和集中兵力、火力,密切协同,连续突击而取得成功的。二是在战斗关键时刻,深入现场,组织协同,实施指挥。如在最后解决洛阳、开封守敌缩集固守的核心阵地时,他都是亲自入城,到现场组织突击部队之间和集中炮火支援的协同动作,从而保证一次突击成功,速决歼敌。在1946年12月15日宿北战役发起后,他随即去8师指挥所了解、观察、掌握攻打峰山要点的战斗情况; 当夜又去一纵指挥所了解战斗进展情况,就地解决两个部队互相配合协同动作问题,从而缩短了战斗进程。三是着眼战略战役全局,全面领会研究上级指示,结合实际,主动提出可行的积极歼敌作战建议。如1948年3月上旬发起的洛阳战役,原来军委下达任务为调动歼灭由西安或平汉线、郑州增援之敌,他判断两处敌人迅速增援的可能性不大,乃改为乘敌犹豫不定之际,迅速攻克洛阳。1948年6、7月豫东战役发起之前,粟裕、张震遵照军委预定的以寻歼第五军为目标的意图,原拟集中西兵团各纵队南北夹击歼灭第五军于鲁西南地区,经陈士榘、唐亮提出建议,改为以三、八纵奔袭开封,调动西援的区寿年兵团于睢杞地区的作战计划,从而实施成功的。
陈上架在组织指挥战役、战斗中的特点:一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敌我双方的情况,抓住敌人的弱点,发挥自己的长处,集中优势兵力、火力,迅速歼敌。如1948年春、夏、在组织指挥攻歼洛阳、开封守敌的战斗中,我军都是利用守敌麻痹的弱点,采用提前准备,隐蔽企图,远道奔袭和集中兵力、火力,密切协同,连续突击而取得成功的。二是在战斗关键时刻,深入现场,组织协同,实施指挥。如在最后解决洛阳、开封守敌缩集固守的核心阵地时,他都是亲自入城,到现场组织突击部队之间和集中炮火支援的协同动作,从而保证一次突击成功,速决歼敌。在1946年12月15日宿北战役发起后,他随即去8师指挥所了解、观察、掌握攻打峰山要点的战斗情况; 当夜又去一纵指挥所了解战斗进展情况,就地解决两个部队互相配合协同动作问题,从而缩短了战斗进程。三是着眼战略战役全局,全面领会研究上级指示,结合实际,主动提出可行的积极歼敌作战建议。如1948年3月上旬发起的洛阳战役,原来军委下达任务为调动歼灭由西安或平汉线、郑州增援之敌,他判断两处敌人迅速增援的可能性不大,乃改为乘敌犹豫不定之际,迅速攻克洛阳。1948年6、7月豫东战役发起之前,粟裕、张震遵照军委预定的以寻歼第五军为目标的意图,原拟集中西兵团各纵队南北夹击歼灭第五军于鲁西南地区,经陈士榘、唐亮提出建议,改为以三、八纵奔袭开封,调动西援的区寿年兵团于睢杞地区的作战计划,从而实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