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7,633贴子:10,034,048

答2008年全国红楼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概念:

天:指女娲氏炼石补天,用三万六千五百块顽石所补的那个“天”。 (5分) 
通灵宝玉:指无才补天,被弃在青埂峰下,被变成美玉,上镌着“通灵宝玉”的石头。 (5分)
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根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无才补天,被弃在青埂峰下,被变成美玉,上镌着“通灵宝玉”的石头,是被带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将其夹带于中,而警幻仙子宫中的警幻仙子则是“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 (5分)
贾宝玉 :因他一生下来,嘴里所衔之玉上,镌着“通灵宝玉”,而被名为宝玉。但由于宝玉并非 “通灵宝玉”本身,所以宝玉仅仅是假(贾)宝玉而已。根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宝玉的前身,是梦幻之中,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浇灌绛珠草的赤瑕宫神瑛侍者。他的下凡,造历幻缘,是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而无才补天,被弃在青埂峰下,被变成美玉,上镌着“通灵宝玉”的石头,是被一僧一道带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将其夹带于中(即夹带于神瑛侍者之嘴里),故贾宝玉衔玉而生。 (5分)
二·判断:
1.《石头记》之石头,是一块“无才可去补苍天”之顽石。既然娲皇补天未用,那么被变成美玉,上镌着“通灵宝玉”的石头,究竟能不能被带到女娲氏用三万六千五百块顽石所补的那个“天”上,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将其夹带于中? 
B.不能 (5分)
2.无才补天,被弃在青埂峰下,被变成美玉,上镌着“通灵宝玉”的石头,是被带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将其夹带于中,而警幻仙子宫中的警幻仙子则是“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请问:梦幻中警幻仙子所居的“离恨天,灌愁海”,是不是女娲氏用三万六千五百块顽石所补的那个“天”?
B.不是 <10分>
3.梦幻中之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之绛珠草,经神瑛侍者的浇灌,脱却草胎木质,得幻人形,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密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为酬报灌溉之德,她才下世为人,将一生所有眼泪还他;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下凡造历幻缘,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无才补天,被弃在青埂峰下,被变成美玉,上镌着“通灵宝玉”的石头,被带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将其夹带于中(即夹带于神瑛侍者之嘴里)。请问:衔玉无才补天之石而生的贾宝玉[神瑛侍者]及黛玉绛珠草等女子,是从女娲氏用三万六千五百块顽石所补的那个“天”上来到人间,还是从梦幻中警幻仙子所居的“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来到人间?
B.梦幻中警幻仙子所居的“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 (5分) 
4.根据《石头记》的浪漫主义框架,在黛玉泪尽,宝玉悬崖撒手之后,她(他)们的结局是归女娲氏用三万六千五百块顽石所补的那个“天”,还是归梦幻中警幻仙子所居的“离恨天,灌愁海”?
B.归梦幻中警幻仙子所居的“离恨天,灌愁海” <5分>
5.归梦幻中警幻仙子所居的“离恨天,灌愁海”,与传统观念的“归天”,二者之间有无区别?
B 有    【5分】
6.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请问:作者自云曾历过的一番梦幻,与开生面梦演红楼梦之梦幻,是不是存在着因果关系?
A.是  【5分】
7.梦演红楼梦之梦幻,是不是作者以自云曾历过的一番梦幻为原型,创作而成?
A 是 【5分】
8.倘若作者没有历过那一番梦幻:
【1】.会不会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 B 不会 
(2).会不会有甄士隐(真事隐)其人? B 不会
【3】.会不会有甄士隐梦中之太虚幻境? B 不会
【4】.会不会有开生面梦演红楼梦之梦幻? B 不会 【10分】
三.推理:[
1.作者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为什么不直接以其为原型,撰开生面梦演红楼梦之梦幻,并与之相结合的现实主义,而是故将真事(作者曹雪芹曾历过一番梦幻之真事)隐去,而借“通灵”的“身前身后”,撰开生面梦演红楼梦之梦幻,并与之相结合的现实主义?



1楼2008-10-15 13:36回复
    答:在传统观念中,人的死亡被称之为“归天”。
    作者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只所以没有直接以其为原型,撰开生面梦演红楼梦之梦幻,并与之相结合的现实主义,而是故将真事(作者曹雪芹曾历过一番梦幻之真事)隐去,而借“通灵”的“身前身后”,撰开生面梦演红楼梦之梦幻,并与之相结合的现实主义,其动机,是借石头的“无才可去补苍天”,给他自云曾历过的一番梦幻一个定位,从而在主观上,起到将他梦幻中,警幻仙子所居的“离恨天,灌愁海”,与女娲氏用三万六千五百块顽石所补的那个“天”区分开之效果。
    我们所现在看到的,梦幻中“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的警幻仙子之处,所贮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所演之红楼梦十二支曲,正是被作为石头的“身前身后事”,而被记在“无才可去补苍天”这块大石上。 【10分】
    2“此系身前身后事”之“此”,指的是什么?
    答:根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无才补天,被弃在青埂峰下,被变成美玉,上镌着“通灵宝玉”的石头,是被带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将其夹带于中。正因为如此,所以 “此系身前身后事”之“此”,是指梦中之太虚幻境,警幻仙子之处,所贮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所演之红楼梦十二支曲,并与之相结合的现实主义。 【10分】
    3.贾宝玉(神瑛侍者)何以衔玉(无才补天之石)而生? 
    答:根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宝玉的前身,是梦幻之中,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浇灌绛珠草的赤瑕宫神瑛侍者。 他的下凡,造历幻缘,是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而无才补天,被弃在青埂峰下,被变成美玉,上镌着“通灵宝玉”的石头,是被一僧一道带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将其夹带于中(即夹带于神瑛侍者之嘴里),故贾宝玉衔玉而生。【10分】
    4.“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的警幻仙子之处,所贮之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所演之红楼梦十二支曲,为什么被记在“无才可去补苍天”这块大石上?
    答: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所历不过红楼一梦耳!’),故将真事(作者曹雪芹曾历过一番梦幻之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借通灵的‘身前身后’,撰他自云曾历过的一番梦幻;借通灵的‘无才可去补苍天’,给他自云曾历过的一番梦幻一个定位),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根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无才补天,被弃在青埂峰下,被变成美玉,上镌着“通灵宝玉”的石头,是被一僧一道带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将其夹带于中(即夹带于神瑛侍者之嘴里),故衔玉而生贾宝玉,并非从女娲氏用三万六千五百块顽石所补的那个“天”上来到人间,而是从梦幻中,警幻仙子所居的“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来到人间。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黛玉泪尽,宝玉悬崖撒手之后。她(他)们的结局并非“归天”,而是归“离恨天,灌愁海”。“离恨天”——“离”开人间“恨天”也!宝黛等离开人间,只所以归“离恨天,灌愁海”,恰恰说明了他(她)们“离”开人间“恨天”;说明了“风刀霜剑严相逼”下的他(她)们,生活于“愁海之中”。 (10分)


    


    2楼2008-10-15 13:36
    回复
      红楼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示意


      3楼2008-10-16 19:49
      回复
        2008年全国红楼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示意


        4楼2008-10-16 19:55
        回复
          2008年全国红楼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示意


          5楼2008-10-16 20:00
          回复
            2008年全国红楼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示意


            6楼2008-10-16 20:03
            回复
              2008年全国红楼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7楼2008-10-16 20:05
              回复
                厉害


                8楼2008-10-18 13:53
                回复
                  无语。。。。。。。。。。。。。。。。


                  9楼2008-10-19 08:50
                  回复
                    • 58.248.216.*
                    怎么这么多呀,请问公子,你叫奴家怎么看呀


                    10楼2008-10-19 12:20
                    回复
                      • 58.248.216.*
                      从小外婆教导女子无才便是德呀,所以小女子不会答呀,见笑见笑!!!


                      11楼2008-10-19 12:23
                      回复
                        由此观,吾未开蒙!


                        12楼2009-06-21 15:22
                        回复
                          • 117.8.127.*
                          小女子感问先生您是否近视眼???


                          13楼2009-06-27 20:01
                          回复
                            • 117.22.126.*
                            回复:13楼
                            非也!


                            14楼2009-07-06 21:43
                            回复
                              呵呵


                              删除|15楼2009-07-06 21: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