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吧 关注:116,300贴子:1,148,778

可爱的福成系列文档[八] 福成,福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可爱的福成系列文档[八]
福成,福成
----- 黄梁垭与彭家洞
图文 田野流浪者


2017年元月,冬天已经到来的南郑县福成镇,感觉不是太寒冷,天气阴沉沉的,没有冬日的阳光,我们忙里偷闲,在日常的忙碌中,常常听到老人们讲述福成镇的人文轶事,福成镇[程家坝]黄梁垭这个大家耳熟的地方,在民国时期,出了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抗捐“十元半”的“神兵”红灯教首领朱兆琼;福成镇黄梁垭还是朱兆琼的祖居地,带着神秘于是决定前往,在荒凉的历史积淀里去找寻这位福成人民的英雄留下的足迹。
元月四日,我们与南郑县农业局驻村第一书记一行驱车前往福成镇黄梁垭--彭家洞实地踏勘。

黄梁垭是米仓山系分布在南郑县米仓山南坡的碑坝片区境内的一个分支,南北走向,由北向南逐步降低组成的罄坪山脉,介于碑坝河与后河之间,北起西河口至广家店一线,南至四川通江县的楼子庙,县境部分长约33公里,宽约6公里,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汉白[汉中至福成白玉]公路沿黄梁垭蜿蜒曲折通达福成白玉。我们找到了家住在程家坝村黄梁垭的退休职工王绍怀当向导。王老祖居这里,当听说我们来探寻朱兆琼的历史传奇时,欣然答应带我们去彭家洞。


1楼2017-01-04 23:44回复

    彭家洞坐落在黄梁垭半山上的一个深涧的悬崖峭壁上,只有一条危险的小路通达。经过半小时的爬涉,在一个山湾里,王老向我们介绍了朱兆琼的祖居地,在一个半湾梯地的山塘里,有几颗柿子树,人工砌有大石坎,那就是当年清朝末年秀才朱兆琼的老屋基,旁边还有几个大荒草坪,那是饲养马匹的圈舍。走过山湾,来到一处悬崖峭壁的崖砍下,再小心的向下就到了彭家洞了。说是一处洞穴,不如说是一处军事要塞,四面悬崖,只有一条小路可以上到洞里,易守难攻,难怪朱兆琼将这里作为官逼民反、举起造反大旗的大本营。这是一处碳板岩和石灰岩相互构造形成的一个巨大裂隙,在悬崖峭壁上,面积大约有600平米,一块看似向山下滑落的岩体形似屋顶刚好遮风挡雨,上端有两个天星孔。在洞穴里有两处深不见底的溶洞,据说一直通到川陕相邻的通江县楼子庙。石壁上到处遗留有人工开凿的用


    于建设房屋基础的木构件孔洞上下三层分布。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文字和房屋构建,王老告诉我们,听上一辈人说,全部被火烧了,洞里的几大筐火药也被引燃,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在人工修建的大石坎防御工事石壁上,果然看见了儗似火药燃烧后留下的黑癍,上边是做饭烟熏的痕迹。在王老的讲述下,我们的视线慢慢回放到了民国7年(1918)的四川省通江县程家坝黄梁垭[当时属四川管辖,1953年碑坝福成划归陕西南郑]。


    2楼2017-01-04 23:51
    收起回复
      2025-08-17 20:07: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长树瘤的马尾油松

      黄梁垭小学旧址

      黄梁垭民居
      朱兆琼,出生于当时四川管辖的程家坝黄梁垭(今福成镇程家坝村)一个书香门第的大户人家,世代以农耕为发家生计,从小侠肝义胆,豪情仗义,爱打抱不平,年青时候参加了晚清科举,中的秀才,家庭兄弟叔伯与相邻和睦,威望颇高,经常带有马队来往于四川通江一带采购物资。民国7年(1918)秋,携弟兄数人,至四川省南江县大河区松林观(今关门乡),拜岳老八神仙为师,习拳练武。岳老八,本名岳大纲,排行第八,原籍南郑县人。因双亲无力缴纳捐税,先后劳役困死,岳老八被迫于清末移居南江县大河区,在白莲教余支首领王登廷帮助下,于松林观一崖洞内,聚众操练武功,朱兆琼数兄弟来到这里,苦练武功结识了众多教民。




      3楼2017-01-04 23:59
      回复

        当时的川陕一带,民不聊生,《辛丑条约》签订后,四川分摊庚子赔款220万两,居全国第二位,政府以各种名义分摊到农民身上,使得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加上官吏差役逐级贪污中饱,农民的负担竞比赋税正额多至十倍。而且,1901年到1902年间四川发生了极其严重的旱灾,民众生活难以为继,而四川地方官吏仍旧摊派赔款,拘私舞弊,无恶不作,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外反动统治者的仇怨与日俱增,加之川楚白莲教起义,清朝政府的严酷镇压,国力衰竭,逐渐走向没落,各地官府更加残酷的剥削农民,白莲教的残余依然还退居在川陕一带人迹罕至的老林,逐渐演变为红灯教。信仰"真空家乡,无生老母"。 凡是入教者,都要给灵山无生老母委牌一张,牌上写着"收补92亿的人缘皇胎男女,传讲祖师的根源返本还源,皈家认主,逃避三灾八难"等语句。他们认为无生老母是创世主,创造了宇宙和人类;同时又是救世主,要拯救沉沦于苦海中的人类。红灯教吃斋、画符、念咒、练法水(据说喝一口神水,刀砍不入,枪打不进)[迷信色彩]……为了发展组织,他们号召受苦难的百姓入教(男女兼收,男称乾戒生,女称坤武生),抗粮抗捐,对抗官府。后来依然遭到清廷的严酷镇压,只有少数团股藏匿于川陕边界的山洞继续发展活动。

        在川陕饥民遍地的情况下,岳老八组织川陕饥民,待机造反。不久,教徒即遍及南江县大河区、赶场溪、贵民关、杨坝等地。因他武艺高强,打富济贫,人称岳八神仙。朱兆琼至松林观不久,广安县川北民军总司令郑启和勒令通江、南江、巴中等县百姓,不分贫富(凡冒炊烟的窝棚户、石崖户均计算在内),每户交银洋十元半,名曰"特别捐",逼得穷人户摇椽响。交不上捐者,捆绑吊打,挂干人皮。朱兆琼挺身而出,联络川北、陕南山民,于程家坝组织红灯教,揭露官府横摊滥派的罪恶,提出抗捐除邪、复兴蜀陕的口号。通、南、巴三县穷苦百姓纷纷入教。
        朱兆琼组织红灯教徒习拳练武,头扎红布,腰束红宽腰带,被推为神兵统帅,岳老八派庞参军充任军师。朱兆琼叔父朱仕楚为楚王,朱仕秀为秀山王,朱仕南为南王,朱仕惠为总领,拥有彭宗甲等将领四十余名。
        朱兆琼把铁匠、木匠组织起来,在黄梁垭彭家洞修筑工事,建设总指挥部和大本营,制造火药土大炮,制造刀枪、火药,同时在程家坝九道拐牛背梁、楠木溪四面山头安放铁头炮四门,木火炮六门、严阵以待,民国8年(1919)端午节,程家坝街上万人聚会,红灯教正式宣告聚义造反,将通江县派来催要十元半的陈差遣和碑坝的罗宗智,插标绑押会场,杀死祭旗后朱兆琼率神兵大队经四川渃水河黄龙背、鲁坝、平溪坝、沙曹里、板桥口,到写字岩,与郑启和军队交火,并与农民义军李自鸿部在狮子岗会师。郑部遭朱、李两军夹击,溃不成军,红灯教在板桥口杀了当地恶绅张龙图。十二月,郑启和亲自率部到通江,在新场坝、铜钵山,镇压红灯教,双方各伤亡300余人。回军途中,义军在斑竹园,活捉咨谋官张维紫、张维南、张维同三人,押至楼子庙,当众处死。


        4楼2017-01-05 00:03
        回复
          民国七年(1918)6月受上陈家坝朱兆琼组织红灯教反"十元半"抗捐运动影响,通江县苦草坝农民张伯山组织"红灯教"农民起义军1000余人踞得汉城。半年时间发展到3000多人。民国9年(1920)1月初,由于川陕一带朱兆琼的农民义军的坚强斗争,声势大振,引起四川省督震动,郑启和被迫缓征十元半。11月,朱兆琼继续在程家坝一带组织红灯教,吸收教徒2万余人。从中选出精壮者为“神兵”,据山练武,铸造兵器,储运粮草。毙伤民军及其帮凶碑坝军阀石青阳部官兵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和物资,义军在朱家坝杀死恶绅张宗显、张树生。郑启和派罗俊率一个团的兵力向朱兆琼围追堵截,激战数十天终因刀矛棍棒敌不过洋枪洋炮,伤亡惨重,朱兆琼被四面围堵到程家坝的据点---彭家洞内。将彭家洞围得水泄不通,同时派人挖了朱兆琼父亲朱仕朝的坟墓;堵了彭家洞的天星眼,坚持了数日后,由于没有水源,点燃了洞内的火药库,引燃了洞内木质房舍,朱仕楚战死,朱兆琼被火烧伤后落入敌手。朱兆琼夫妻和朱仕秀等被俘的十多名义军首领,被押解四川南江,程家坝惨遭杀害。1918年,朱有守参与朱兆琼领导的反对军饷“十元半”的农民运动,任百长(类似排长),每战必先。后,义军败,朱有守投敌,任甲长。岳老八也被南江县县长陈相尧诱杀于南江城河坝。



          5楼2017-01-05 00:06
          收起回复
            红灯教被镇压朱兆琼牺牲后,川陕人民筹集路费,选派代表朱月哲、朱有剔扛上朱兆琼"官逼民反"的大旗,到成都去告状。当局慑于民愤和广大民众的声势,罢免了通江县罗知县的官,五月,郑启和被迫撤离通、南、巴,十元半全部停征,最终取得了胜利,在川陕近代农民为了反抗剥削、反抗压迫写下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永载川陕史册。

            我们置身于当年英雄打造的军事要塞,仿佛历史就在眼前重演:这个彭家洞,地理环境优越,王老讲,当年官兵围住彭家洞,沿山下轮番进攻,都被石头木棒打的尸横遍野;但是义军忽略了一个致命问题;退守彭家洞,外无援兵,狭小的要塞,只能固守,土大炮失去了作用,粮食、水源全部断绝、同时悬崖峭壁,没有退却的后路,洞顶的天星孔又被堵塞,只有被挨打,洞内木建筑、火药库被引燃,造成重大失败。王老还讲到一个细节:洞内有两个溶洞,当时只有一名妇女钻入溶洞、爬了七天七夜,最终双手挖烂,在今天四川通江渃水河潮水坝或楼子庙找到出口,得以幸存。我们想,之所以这样,朱兆琼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誓与官兵决战到底,绝没有留的青山在的想法,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英雄气节,唤醒更多的民众、反抗剥削、压迫,与一切反动势力斗争、抗争到底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折射出了秦巴米仓山人民疾恶如仇,敢于斗争、誓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反动势力,不屈不挠、用鲜血和生命换得自由、解放和幸福生活的一个前奏和缩影。


            6楼2017-01-05 00:09
            回复

              所以,人们把朱兆琼写进南郑县志里;
              所以,人们把朱兆琼写进百度百科里;
              所以,人们把朱兆琼写进今天的米仓山里,写进福成人的骄傲和自豪里,他励志后人,不忘先贤、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
              福成,福成,您将永远是福成人民的幸福----成就,勿忘先贤,励志福成人的中国梦。
              文稿讲述:南郑县福成镇程家坝村 王少怀 部分资料参阅《南郑县志》,在此致谢。
              2017年元月4日与南郑福成


              7楼2017-01-05 00:13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1-05 07:09
                收起回复
                  2025-08-17 20:01: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1-05 07:24
                  收起回复


                    10楼2017-01-05 09:29
                    收起回复
                      福成沉淀了丰富的人文历史,还有那吊角楼,腊肉


                      IP属地:陕西11楼2017-01-05 13:51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1-05 14:24
                        收起回复


                          13楼2017-01-05 14:26
                          收起回复
                            你是福成宣传员和发言人!


                            14楼2017-01-05 15:21
                            收起回复
                              2025-08-17 19:55: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查阅资料,关于朱兆琼牺牲的时间有两个版本:一是1920年,一是1928年,确切的牺牲时间是1920年。


                              15楼2017-01-05 17: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