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汉服吧 关注:155贴子:5,896
  • 6回复贴,共1

蚌埠汉服社 | 推广活动 | 安徽省文化产业博览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丙申年十一月初八,蚌埠汉服社受邀参加第二届安徽省剪纸艺术节暨阜阳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此我们首先要祝贺蚌埠汉服社在过去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汉服知识普及巨大的成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06 13:00回复
    本届艺术节在阜阳体育馆举行。
    宗主大人带着夕副秘书长,来到我们蚌埠的展区,认真布置展台,展示汉服,宣传汉服理念宣传了汉服、展示了蚌埠汉服社的特色活动,吸引了很多群众驻足观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06 13:00
    回复
      群众驻足阅读我们的汉服展板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06 13:01
      回复
        给自己打个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1-06 13:01
        回复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 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 ,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汉服和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传统技艺一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缩影,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汉服、喜爱汉服、支持汉服发展、赞成汉服日常化。
          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其他的传统艺术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1-06 13:02
          回复
            阜阳之行结束,感谢宗主和夕夕的付出。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1-06 13:02
            回复
              贵社的活动很多,很用心!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1-07 1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