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农机吧 关注:24贴子:81
  • 0回复贴,共1

东北玉米“变现”难,产区政府应如何是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6年国家取消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实行玉米购销市场化,实打实的让东北玉米遭遇了一次惨重的“滑铁卢”。“今年苞谷苦逢旱,产减三成价折半”,正如这首业内的打油诗所讲,玉米价格不断下跌。农民消费者的经济收入直接决定其购买玉米收割机和其它农机具的能力。尽管2017年第一周跌势有望放缓,但依旧压力巨大。面对这一困境,东北地区各地政府开展了相关工作,期望借以解决卖粮难问题。
  小编从黑龙江省政府网了解到,黑龙江开展了异地代收代储玉米业务,为外省、市收储玉米并实施异地存储措施,再根据不同需求运往其他城市。积极帮助黑龙江省农民实现玉米“变现”。截至目前,黑龙江省粮食部门异地代收代储玉米36万吨。
  玉米种植的收入一直是农北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东北约80%的农户种植玉米,自辽宁、内蒙古、吉林至黑龙江一个狭长地带。目前仅从黑龙江省玉米收储情况,不难看出2016年玉米收割机市场成交额度大幅度下滑的一些原因。
  吉林省针已加快储备粮收购节奏,通过限制玉米等级和水分等措施,控制省外粮流入,最大限度的收购本省粮食。为满足春节前农民的售粮需求,吉林省政府力争春节前再收购玉米750万吨,力求总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以此辽宁及内蒙古也在逐渐调整适应市场形态,积极开展多元市场主体收购,并加大对“地趴粮”的整治力度,引导农户科学储粮。
  如果东北地区农民消费者购买玉米收割机和其它农机具的支付能力大幅度下降。不仅影响在次购买农机需求的消费意识,同时也影响2017年玉米收割机市场。
  从目前东北地区的玉米价格来看,部分农民处于亏损的状态。产区的实际状况似乎与政策的本来目的有一些背道而驰。如何能够实现中央下达的目标又能合理解决农民的卖粮难问题,拉动玉米收割机市场走势,是各地政府所面临的一大难关。
  中国农机产业网网讯


1楼2017-01-09 15: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