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吧 关注:209,426贴子:1,194,618
  • 1回复贴,共1

名著读后感整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羊脂球读后感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星星闪得还亮的聪慧。所以说,读一本文学名著就似享受一般。
《羊脂球》这篇小说讲的是在一场战争中失败的人民纷纷逃离战区,在一辆会法国的车上坐着很多名流淑女,还有一个叫羊脂球的妓女。
http://dhg.koudaizuowen.com/400zi/20483099.html
在马车上的第一个中午,谁都没有带吃的,只有羊脂球带了许多吃的,和其他人分享了。
第二次上马车时,和第一次在马车上的情况差不多,不过,这次是羊脂球没有带吃的,其他人都带了,但没人愿意与她分享自己的午餐,在路上,他们对羊脂球的事情十分不满,还讽刺她,嘲笑她,那些所谓的社会上的名流、淑女们的心灵是那么的丑恶。
我替羊脂球感到十分伤心,她被那伙人骗的好惨,我也十分憎恨那伙可恶的衣冠禽兽,他们不仅连基本的爱国之心都没有,就是在文明礼节上都形见笨拙。


1楼2017-01-15 16:09回复
    《红楼梦》读后感
    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这开头是个悲剧,结尾是个悲剧,曹雪芹自导自演着一场又一场的悲情戏,经历过美好生活及人生大变故之后,他黯然写下震惊世界的名著《红楼梦》。有人说他笔下的每一个角色都有他自身的代入感,但无论是哪一个角色,我们似乎都能找到他自己的影子,都蕴藏着那么淡淡的愁绪。
    前三十回在展开剧情,这书原名《石头记》,从木石前盟开始,自然也应在大荒山结束,在没看完全本之前我就已经有种预感,如果是曹雪芹执笔完本,结局就应该是宝玉化为顽石,离开人间吧。“美中不足,好事成魔”。大家却都只听说过好事多磨,曹雪芹的人生观或许便是如此,悲观的认为世间没有一件好事,在全书开头的这句话,奠定了全文悲情的基调。
    宝黛的爱情是个悲剧,“还泪说”隔了他们一个奇妙而略感凄凉的开始,那爱情路上多坎坷,谁又说他们是天设的一对,地造的一双呢?宝钗的佩玉又算什么?那上头刻的字又算什么:芳龄永继,不离不弃。当宝黛相遇,那目光的交流像是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阻挡,彼此瞬间领悟到对方将是自己人生路上的一对冤家,他们知道彼此的重要性,只是,他们真的爱吗?如果爱是关心体贴,为何我总看到黛玉的任性,宝玉的赔罪,左一个“林妹妹”,右一个“好妹妹”的叫着,黛玉如果真的爱,为什么没有好好替宝玉着想呢?一个宝钗的生日会,又无端惹出许多是非,宝玉从戏词中悟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宝玉终于醒悟了吗?警幻仙子所劝成功了吗?好像没有,黛玉宝钗联合劝了几句,那一丝禅机又忘了个干净。女儿乡,英雄冢。
    大观园是个仙境,却也是个陷阱。各色的花朵,各色的美人,温柔乡却是让宝玉沉沦了。“红杏梢头挂酒旗”,那杏帘在望。“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莫若有凤来仪。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动人心弦,贾政为景色按上了许多华丽的藻饰,却没有抓到事物的本质,特例独行的宝玉用那些俗气的字却恰到其处的形容了各处景色的气质,诠释了美丽的本质。宝玉重男轻女,性格迥异于社会,不喜读书,拥有孩子般的天性,而那人性中纯洁的美好,却也渐渐被现实抹去。“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所想表达的核心思想展露在大观园的结尾:红颜薄命,读书无用。
    http://dhg.koudaizuowen.com/duhougan/mingzhu/368HLM7150121/
    会舞文弄墨又怎样,宝玉对此毫不在意,其认为生来平等,而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却时刻敲打着这颗赤子之心,藐视科举,讨厌读书,却中了进士,而曹雪芹也曾为科举旁窗苦读,却落魄余生,这真是天大的讽刺,到最后,宝玉跟着空空道人走了,剩下了什么?
    红尘如梦,宝玉走着一遭却是来也空空,去也空空,体验了一场人生悲剧,然后大彻大悟的离去,贾府由盛转衰,终究都没个好下场。感时书溅泪,叹别玉惊心。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很虚幻,很飘渺,看的痛苦,满是感伤。这书当然不是只为了赚的后人的眼泪,我想找到悲剧的源头。
    是封建的制度压迫吗?变了味的科举制已不再拥有选拔人才的功能,而开始埋没人才,抹杀创造力。等级制度使得生命的存在被藐视,富人贵人过着神仙般的生活,下人们的早起贪黑不过是为得一口饭。达官贵人们天天吟诗作画又不见得有几首几幅好诗好画流传至今,尽是一些风花雪月之事却写了一遍又一遍,当整个社会堕落了,一切的结尾自然是个悲剧。
    是家境变迁人情世故影响了他吗?爷爷辈积累的财产都已挥霍尽,他小时候也曾享受过富贵生活,家境没落,社会最基层的生活体验让他思绪万千,却又无能为力,无法改变些什么,身为下贱,心比天高,晚年曹雪芹靠卖画和卖风筝维持生计,他将悲愤与不满写在书中,人物的一个个悲剧的结束表达了他对社会的真切想法:没有人能过上好日子。
    又或者是故事发展的必然结局?至极阳则阴衰,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曹雪芹在叙述贾府这个高门望族由盛到衰的历史悲剧时,所持的是盛极必衰的观念,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扭转的结果。“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或许曹雪芹在领悟人生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站在历史的制高点陈述。
    空悲切,满楼红。红楼梦中却是在演着一场生面别开的大戏,而万千姿态不离悲,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想写这样一部书,“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他经历了人生的一场悲剧,又构造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悲剧,将自己对人生的不满和对社会的指责蕴藏其中。八十回定稿,恰逢幼子夭折,黯然离世,悲剧的留下个未完的传奇悲剧。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会解其中味?”
    或许我们读不通红楼,研不透红学,当我们一定看得懂这场悲剧,并从中感悟些什么;雨果的悲惨世界同样向我们叙述了这个世界的不公平,我们从作者的血泪史中学到的人生感悟,将帮助我们更好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
    至于如何看待红楼梦的悲情氛围,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2楼2017-01-15 16: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