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五帝本纪》中提到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是分布在华夏族四周的原始部落,而华夏族只是占有河南、陕西的黄河流域地带。石家庄这一流域则是东夷商族的北部地区,南边的邢台曾经是商朝的第四个都城,石家庄这一带的商文化和商王室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
西周灭商后,把商部落居住地分为三个国家。后来这三个国家的贵族叛乱,被西周***,所有商部落的人民被北迁到南至邯郸漳水北抵保定涞水之间的地区,使商族人又迁回到了他们的发源地。西周为了稳定对北方的统治,在石家庄一带分封了一个诸侯国——(车氐)国(泜水流域,括号里那个字打不出来),都城就在今元氏县西张村附近。而此时,北狄中的赤狄鲜虞、肥子等部落开始从太行山西麓东迁,在正定、晋州、藁城等商族故地定居。由于民族的矛盾,以鲜虞为首的狄族部落则对(车氐)国发动了连年战争,(车氐)国国力不支,同为西周属国的邢国赶来支援。对于这件事,在元氏西张出土的著名“元氏铜器”上有明确的描述。到了东周时期,周王室已徒有虚名,鲜虞等狄族灭掉(车氐)国。然后转而进攻邢国、卫国,后来齐桓公联合其它诸侯,打退了鲜虞人的多次进攻,并确立了齐桓公春秋霸主的地位。
阅读全文:http://blog.bioon.com/user1/2081/archives/2008/170190.shtml
公元前414年左右鲜虞人建立的中山国在元氏封龙山南侧的设立飞龙(封龙)邑,就在今南佐镇封照村。赵国灭中山后,于赵孝成王十一年(前255年),封公子元于封龙邑,并在封龙邑东侧5公里处重点建设元氏城(今元氏县故城村),意在加强对石家庄南部地区的统治。从此,封龙邑这个名称消失,“元氏”这个称谓始见于史册,见证了石家庄从西汉到西晋几百年的文明。
从战国到汉朝立国期间,元氏出了祖孙两代英雄人物,他们都是元氏北楮村人。一是赵国大将李牧,对于他,我们是熟悉的,他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他一破匈奴,匈奴十年不敢南下,两破秦军,秦国不得已使出离间计才消除这个最大的障碍。另一个是李牧的孙子、楚汉名士李左车,大家可能对他不太熟悉,但是对“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话应该是很熟悉的。李左车原来是项羽属国赵国的谋士,在韩信一战成名的“井陉之战”前,李左车曾经向赵国统帅提出了一个能打败韩信的计策,(当韩信这个计策后,竟然吓出一身冷汗)但是赵国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以至被韩信打得大败。赵亡后,韩信悬赏千金捉拿李左车。不久,即有人将李左车绑送到韩信帐前。韩信立刻为他松绑,让他面朝东而坐,以师礼相待,并向他请教攻灭齐、燕方略。韩信采用李左车计,燕国不伐而降。在十面埋伏中,李左车诈降于楚,诱项羽深入重地,围于垓下。
在两汉时期,元氏城是石家庄的中心城市,说道常山,就是指的元氏。例如“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这个常山就是指的元氏。西汉增设元氏县,作为恒山郡的治所,是这一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管辖石家庄地区的25座城池。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为了避讳“恒字”,改恒山郡改为常山郡。东汉时期,常山郡的政治地位非常重要,军事活动频繁,文化成果灿烂辉煌,可以说是常山郡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建武4年刘秀又一次带兵来到元氏,驻扎在元氏县北部,具体说就是现在的万年乡万年村。这一次是来平定渔阳太守彭宠和琢郡太守张丰的叛乱,皇后阴丽华 (当时尚为贵人)从行,生汉明帝刘庄于万年村。这个刘庄是东汉比较贤明有建树的皇帝。原来这个村子名为万岁村,后人还建立了汉明帝的始生堂和阴皇后的梳妆楼以表纪念。刘庄作了皇帝后,多次减免当地钱粮征收,以示对父老的关怀。汉章帝(刘秀的孙子)元和三年北巡,到常山郡元氏县舍正堂祭祀刘秀,又到万年村始生堂祭祀刘庄。
三国曹魏时期,将常山郡城由元氏城迁到真定城,并增设赵郡,郡城设在500年历史的房子城(今高邑城西南),元氏归赵郡管辖。此后,元氏的地位让位与真定和赵州,他时而归常山郡管辖,时而归赵郡管辖。隋末,元氏县治迁至槐水之阳,即今元氏县城槐阳镇。原来的元氏城于鹿武德二年(619年)为窦建德部将刘黑达所破。现东西南部城垣尚存,逶拖连亘、若断若续,昔日雄姿依稀可辨。
两汉时期常山郡的郡、县两级行政机构都在元氏城。元氏的政治地位显耍,必然会影响到当地的文化和教育。常山国,常山郡,都把封龙山作为山川崇拜的对象,多次祭祀,规模大,规格高。汉代以来直至宋元,封龙山俨然已是中国北方文教的圣地,这里书院、庙宇、道观林立。
关于封龙山的书院,最早见诸记载的,可远溯公元41年,即东汉建武十七年,著名学者伏恭迁常山太守,敦修学校。常山太守伏恭“敦修学校,教授不辍,由是北州多伏氏之学”。后来,伏恭曾作为汉明帝、汉章帝的老师。公元七世纪后期,唐朝名臣郭震讲学于此地,同朝隐士姚敬也于山下收徒。现在所说的封龙书院坐落于封龙山南麓,由五代时名士李昉(宋初为相)创办。宋代的四大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前三部都是李昉主编的。李昉年青时曾在封龙山的中溪书院读过书,后他重振中溪书院。当时除中溪书院外,还有在唐隐士姚敬栖遁之所创办的西溪书院,这两座书院在当时都颇具规模。当时河北境内见诸记载的书院仅有三个,即封龙书院、中溪书院(封龙书院前身)、西溪书院,他们都在封龙山中。在北宋与辽、金的战争中书院都废于兵火,直到金后期,封龙书院才得以被修复。
真正使封龙书院名垂千古人物出现了,他就是李冶。李冶栾城人,金末进士,金朝灭亡后,曾四处流浪。公元1251年,即蒙古宪宗元年,李冶回到他少年求学的元氏县,买田封龙山下,重建中溪书院。李冶在此完成天元术著作《益古演段》和《测圆海镜》以及对天元术的普及,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以数学成就赢得世人关注的书院。李冶的天元术被看作是符号代数的开端,所设未知数称为“天元”,相当于现代的“设X为某某”,由此建立方程。这种用“元”代表未知数的说法,也一直沿用至今,例如我们经常说的“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叫法中的“元”就是来自与此。这是中国传统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创造,被称为元代数学的精粹。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次方程数学科学成就,比欧洲代数的产生至少早300年。由此封龙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奠定了他的特殊地位,成为我国惟一的一座在自然科学领域颇有建树研究的书院。
加上好友元好问(曾写下“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不朽名篇)、张德辉两位著名学者经常到此讲学,与李冶合称“龙山三老”;元曲大家白朴、元杂剧作家李文蔚、名士王仲常等也随学山中;又得当时真定路督元帅使、元朝开国元老史天泽鼎力支持,封龙书院遂“学徒益众”,常常“聚徒数千人,朝暮讲诵不辍”。 “梦里封龙旧隐,经卷琴囊,酒尊诗笔”,这是元代大作家白朴回忆与友人在封龙书院读书是的情景。一直到清朝道光时期,封龙书院几经废立,虽绵延不绝,但书院的规模再也没有恢复元朝时的鼎盛。但封龙书院的绪统绵延一千年不绝,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封龙山汉碑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素来为金石家所注目。汉碑如此集中,除山东曲阜之外,在国内恐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与之伦比了。目前发现见诸史籍记载的汉碑有六通,即《封龙山颂碑》、《三公山碑》、《祀三公山碑》、《三公山神碑》、《八都神坛碑》、《白石神君碑》。现存实物的有《把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两通,保存于封龙山上“汉碑堂”内,这是河北境内仅存的汉代碑刻。这些汉碑,不只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历史资料,更重要的是显示了我国文字从篆向隶发展演变的过程,有极高的书法美学价值,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书上有重要意义,对华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其中的《封龙山颂》,又称封龙山碑,原立于封龙山簏,清道光间元氏知县刘宝楠访得于城西三十余里的王村(呵呵:这是我们村),并移入城内县学署。该碑书法遒劲豪放,字体方正,向来被金石家视为书法精品。清代相守敬《平碑记》称此碑“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除了汉碑以外,封龙山还有金元以来碑碣十余通。封龙山的摩崖石刻,尤其是题景摩崖石刻,是封龙山书法艺术的瑰宝。
封龙山还是河北最早的佛教名山,早在东晋十六国时,这里便有佛教寺院兴起,历代道家也在这里兴盛发展,留下了宫观庙宇及遗址十几处。封龙山石窟现存两处,一处在封龙山西麓的西石堂院,一处在东麓的东石堂院 。
元氏在石家庄历史上的作用可谓不小,但虽着郡治的搬迁,它的名声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土中,归于沉寂。以至人们提到“常山”只知道有正定,不知道有元氏。经常看到有人做这样的注解“常山(正定)×,×××”,其实该事发生的年代在两汉,作者想当然的就为常山加了一个(正定)的标签。呵呵......
西周灭商后,把商部落居住地分为三个国家。后来这三个国家的贵族叛乱,被西周***,所有商部落的人民被北迁到南至邯郸漳水北抵保定涞水之间的地区,使商族人又迁回到了他们的发源地。西周为了稳定对北方的统治,在石家庄一带分封了一个诸侯国——(车氐)国(泜水流域,括号里那个字打不出来),都城就在今元氏县西张村附近。而此时,北狄中的赤狄鲜虞、肥子等部落开始从太行山西麓东迁,在正定、晋州、藁城等商族故地定居。由于民族的矛盾,以鲜虞为首的狄族部落则对(车氐)国发动了连年战争,(车氐)国国力不支,同为西周属国的邢国赶来支援。对于这件事,在元氏西张出土的著名“元氏铜器”上有明确的描述。到了东周时期,周王室已徒有虚名,鲜虞等狄族灭掉(车氐)国。然后转而进攻邢国、卫国,后来齐桓公联合其它诸侯,打退了鲜虞人的多次进攻,并确立了齐桓公春秋霸主的地位。
阅读全文:http://blog.bioon.com/user1/2081/archives/2008/170190.shtml
公元前414年左右鲜虞人建立的中山国在元氏封龙山南侧的设立飞龙(封龙)邑,就在今南佐镇封照村。赵国灭中山后,于赵孝成王十一年(前255年),封公子元于封龙邑,并在封龙邑东侧5公里处重点建设元氏城(今元氏县故城村),意在加强对石家庄南部地区的统治。从此,封龙邑这个名称消失,“元氏”这个称谓始见于史册,见证了石家庄从西汉到西晋几百年的文明。
从战国到汉朝立国期间,元氏出了祖孙两代英雄人物,他们都是元氏北楮村人。一是赵国大将李牧,对于他,我们是熟悉的,他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他一破匈奴,匈奴十年不敢南下,两破秦军,秦国不得已使出离间计才消除这个最大的障碍。另一个是李牧的孙子、楚汉名士李左车,大家可能对他不太熟悉,但是对“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话应该是很熟悉的。李左车原来是项羽属国赵国的谋士,在韩信一战成名的“井陉之战”前,李左车曾经向赵国统帅提出了一个能打败韩信的计策,(当韩信这个计策后,竟然吓出一身冷汗)但是赵国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以至被韩信打得大败。赵亡后,韩信悬赏千金捉拿李左车。不久,即有人将李左车绑送到韩信帐前。韩信立刻为他松绑,让他面朝东而坐,以师礼相待,并向他请教攻灭齐、燕方略。韩信采用李左车计,燕国不伐而降。在十面埋伏中,李左车诈降于楚,诱项羽深入重地,围于垓下。
在两汉时期,元氏城是石家庄的中心城市,说道常山,就是指的元氏。例如“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这个常山就是指的元氏。西汉增设元氏县,作为恒山郡的治所,是这一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管辖石家庄地区的25座城池。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为了避讳“恒字”,改恒山郡改为常山郡。东汉时期,常山郡的政治地位非常重要,军事活动频繁,文化成果灿烂辉煌,可以说是常山郡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建武4年刘秀又一次带兵来到元氏,驻扎在元氏县北部,具体说就是现在的万年乡万年村。这一次是来平定渔阳太守彭宠和琢郡太守张丰的叛乱,皇后阴丽华 (当时尚为贵人)从行,生汉明帝刘庄于万年村。这个刘庄是东汉比较贤明有建树的皇帝。原来这个村子名为万岁村,后人还建立了汉明帝的始生堂和阴皇后的梳妆楼以表纪念。刘庄作了皇帝后,多次减免当地钱粮征收,以示对父老的关怀。汉章帝(刘秀的孙子)元和三年北巡,到常山郡元氏县舍正堂祭祀刘秀,又到万年村始生堂祭祀刘庄。
三国曹魏时期,将常山郡城由元氏城迁到真定城,并增设赵郡,郡城设在500年历史的房子城(今高邑城西南),元氏归赵郡管辖。此后,元氏的地位让位与真定和赵州,他时而归常山郡管辖,时而归赵郡管辖。隋末,元氏县治迁至槐水之阳,即今元氏县城槐阳镇。原来的元氏城于鹿武德二年(619年)为窦建德部将刘黑达所破。现东西南部城垣尚存,逶拖连亘、若断若续,昔日雄姿依稀可辨。
两汉时期常山郡的郡、县两级行政机构都在元氏城。元氏的政治地位显耍,必然会影响到当地的文化和教育。常山国,常山郡,都把封龙山作为山川崇拜的对象,多次祭祀,规模大,规格高。汉代以来直至宋元,封龙山俨然已是中国北方文教的圣地,这里书院、庙宇、道观林立。
关于封龙山的书院,最早见诸记载的,可远溯公元41年,即东汉建武十七年,著名学者伏恭迁常山太守,敦修学校。常山太守伏恭“敦修学校,教授不辍,由是北州多伏氏之学”。后来,伏恭曾作为汉明帝、汉章帝的老师。公元七世纪后期,唐朝名臣郭震讲学于此地,同朝隐士姚敬也于山下收徒。现在所说的封龙书院坐落于封龙山南麓,由五代时名士李昉(宋初为相)创办。宋代的四大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前三部都是李昉主编的。李昉年青时曾在封龙山的中溪书院读过书,后他重振中溪书院。当时除中溪书院外,还有在唐隐士姚敬栖遁之所创办的西溪书院,这两座书院在当时都颇具规模。当时河北境内见诸记载的书院仅有三个,即封龙书院、中溪书院(封龙书院前身)、西溪书院,他们都在封龙山中。在北宋与辽、金的战争中书院都废于兵火,直到金后期,封龙书院才得以被修复。
真正使封龙书院名垂千古人物出现了,他就是李冶。李冶栾城人,金末进士,金朝灭亡后,曾四处流浪。公元1251年,即蒙古宪宗元年,李冶回到他少年求学的元氏县,买田封龙山下,重建中溪书院。李冶在此完成天元术著作《益古演段》和《测圆海镜》以及对天元术的普及,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以数学成就赢得世人关注的书院。李冶的天元术被看作是符号代数的开端,所设未知数称为“天元”,相当于现代的“设X为某某”,由此建立方程。这种用“元”代表未知数的说法,也一直沿用至今,例如我们经常说的“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叫法中的“元”就是来自与此。这是中国传统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创造,被称为元代数学的精粹。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次方程数学科学成就,比欧洲代数的产生至少早300年。由此封龙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奠定了他的特殊地位,成为我国惟一的一座在自然科学领域颇有建树研究的书院。
加上好友元好问(曾写下“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不朽名篇)、张德辉两位著名学者经常到此讲学,与李冶合称“龙山三老”;元曲大家白朴、元杂剧作家李文蔚、名士王仲常等也随学山中;又得当时真定路督元帅使、元朝开国元老史天泽鼎力支持,封龙书院遂“学徒益众”,常常“聚徒数千人,朝暮讲诵不辍”。 “梦里封龙旧隐,经卷琴囊,酒尊诗笔”,这是元代大作家白朴回忆与友人在封龙书院读书是的情景。一直到清朝道光时期,封龙书院几经废立,虽绵延不绝,但书院的规模再也没有恢复元朝时的鼎盛。但封龙书院的绪统绵延一千年不绝,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封龙山汉碑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素来为金石家所注目。汉碑如此集中,除山东曲阜之外,在国内恐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与之伦比了。目前发现见诸史籍记载的汉碑有六通,即《封龙山颂碑》、《三公山碑》、《祀三公山碑》、《三公山神碑》、《八都神坛碑》、《白石神君碑》。现存实物的有《把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两通,保存于封龙山上“汉碑堂”内,这是河北境内仅存的汉代碑刻。这些汉碑,不只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历史资料,更重要的是显示了我国文字从篆向隶发展演变的过程,有极高的书法美学价值,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书上有重要意义,对华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其中的《封龙山颂》,又称封龙山碑,原立于封龙山簏,清道光间元氏知县刘宝楠访得于城西三十余里的王村(呵呵:这是我们村),并移入城内县学署。该碑书法遒劲豪放,字体方正,向来被金石家视为书法精品。清代相守敬《平碑记》称此碑“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除了汉碑以外,封龙山还有金元以来碑碣十余通。封龙山的摩崖石刻,尤其是题景摩崖石刻,是封龙山书法艺术的瑰宝。
封龙山还是河北最早的佛教名山,早在东晋十六国时,这里便有佛教寺院兴起,历代道家也在这里兴盛发展,留下了宫观庙宇及遗址十几处。封龙山石窟现存两处,一处在封龙山西麓的西石堂院,一处在东麓的东石堂院 。
元氏在石家庄历史上的作用可谓不小,但虽着郡治的搬迁,它的名声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土中,归于沉寂。以至人们提到“常山”只知道有正定,不知道有元氏。经常看到有人做这样的注解“常山(正定)×,×××”,其实该事发生的年代在两汉,作者想当然的就为常山加了一个(正定)的标签。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