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吧 关注:23贴子:153
  • 8回复贴,共1
 应县原来有四百多个自然村,有一个村庄就会有一个名字。古时,人们文化水平低,起个名字也比较简单,绝大多数是以姓氏命名。姓李的住的村庄就起名李家庄,姓王的人家住的村庄就叫王家寨。还有的不会起名字,跟住别人叫,在大穗稔附近又新建了一个村庄,就叫小穗稔。在辉耀村东边建起了一个村庄就叫东辉耀,逼得辉耀村自己改名西辉耀,还有的是根据地形起名,如圪塔、西沟、东岔等。这是村庄名称的绝大部分,比较简单,没有什么故事。可是,还有些村庄就不同了,它们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还包含着动人的故事。现将这些有故事的村庄写出来,供大家欣赏。
  三门城
  三门城在应县北部,桑干河的东岸,现属义井乡。说起此村的来历,可能是应县最早的村庄了。
  话说西晋时期,应县地域(那时叫繁峙县)出了个非凡人物叫莫含。此人原本是个商人,经常往来于雁门关内外经商。由于长年在外,见多识广,且又能说会道,所以买卖越做越大,财富也越来越多。后来就与上层政治人物勾搭上了。在关南,他认识了当时山西最大的官——并州刺史刘琨,在口外,他又与占据塞北的鲜卑部落首领拓跋猗卢友善。这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之间有什么事也让莫含传话,渐渐地,莫含由商人变成了外交家。刘琨任命莫含为从事(参谋)。后来,鲜卑部逐渐强大,西晋朝廷被迫封拓跋猗卢为代王,并把关外繁峙等五个县及其人民全部迁到了关内(这就是今天繁峙县的来历)。莫含的家本来也在迁移之列。他也准备随大伙迁往关南。但刘琨不同意,他对莫含说:“你与代王友善,又心存报国之志,建议你还留在原地,到代王那里做官。将来两家有什么事,你可以帮助调解,并州的和平安定就靠你了。”莫含听从刘琨的建议,就没有搬家。继续往来于关内外做买卖。代王也没有亏待他,封他为左将军,关中侯。而且他的子孙也代代在魏国为官。莫含由于经商致富,又位居高官,因而他的住宅也很豪华,筑成了一座城池,当时人们叫莫回城,也叫莫含壁。由于此城有三座城门。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三门城了。
  白瑭村
  义井乡的白瑭村本来也不叫白瑭子,而是叫白狼村,现在的村址也不是原来的村址。原来的村庄在桑干河的西边,黄花梁边。说起这个村庄的来历,与北魏时期的道武帝拓跋珪有关。《水经注》上说:“湿水(今桑干河)又东北经白狼堆南,魏烈祖道武皇帝于是遇白狼之瑞,故斯阜纳称焉。阜上有故宫,庙楼榭基雉尚存。每至鹰隼之秋,羽猎之日,肆阅清野,为升眺之逸地矣。”这段话是说,桑干河在流过黄花岗之后,就流到了一个叫白狼堆的地方。为什么叫白狼堆?是因为北魏道武皇帝拓跋珪有一次狩猎的时候,在这里遇见了一群狼,其中一只是雪白色的。大家知道,北方少数民族都是以狼为图腾的。平时很崇敬狼,遇见狼即认为是祥瑞之兆。何况道武帝遇见的还是一只罕见的白狼,所以认为是大吉大利,因而在这里起造宫殿,命名为繁峙宫。以后北魏的许多皇帝都来过繁峙宫。到郦道元写《水经注》的时候,这里经过战乱和地震,但繁峙宫的基础及残砖败瓦还清晰可见。宫殿虽然没有了,但白狼堆这个地名却留下来了。以后,经过千年演变,不知什么时候,白狼变成了白瑭。
  义井
  义井本非“义井”,原名应为“溢井”。其得名来历见《旧五代史·武皇纪》:“新城(即今应县城——引者)北有毗沙天王祠,祠前井一日沸溢,武皇(即李克用)因持卮而奠曰:‘予有尊主济民之志,无何井溢,故未察其祸福,惟天王若有神奇,可与仆交谈。’奠酒未已,有神人被金甲持戈。隐然出于壁间,见者大惊走,惟武皇从容而退,由是益自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李克用父子在神武川居住的时候(神武川即今应县城北至怀仁县高镇子一带的平川地带),李克用小时候经常到自己家附近的天王祠玩耍。一天,他突然发现祠前边的一口井里的水像沸腾一样溢了出来,李克用觉得很神奇,于是便对祠庙墙壁上画的神像说了一番祝愿的话,他刚说完,果见壁上金甲神人张目持弓,似乎真要下来。一伙孩子们都吓跑了,唯有李克用认为自己有天神暗助,增强了平定天下的决心。后人为纪念这口无故自溢的井,便给村庄起了个名字叫“溢井”,后演变为“义井”。
  鸦鹘庄
  鸦鹘庄,从字面上解释,鸦,即是乌鸦,也是黑色的意思。鹘,即隼,一种非常凶猛的大鸟,比鹰还厉害。两字联系起来,就是所向无敌的意思。唐朝韩翃《寄哥舒翰》诗有:“左盘右射红尘中,鹘入鸦群有谁敌”之句。这个村庄的得名,与唐末称雄一时的李克用有关。据新、旧《五代史》,唐末沙陀首领李克用统率的部队人称鸦儿军。实际上就是鸦鹘军。这支部队不仅穿黑色的衣服,且异常凶猛,所向无敌。由此看来,“鸦鹘庄”实际上就是李克用部队的军营,因为位置也在神武川,在应县城与义井的中间。
  曹娘村
  曹娘村亦得名于唐末五代间。据传此村有一姓曹的姑娘嫁与李克用部下大将李嗣源。后来李嗣源当了皇帝,封曹氏为皇后,人称曹娘娘,她出生的村庄人们也称为“曹娘娘村”,后简称为曹娘村。据《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传》:“明宗三后一妃;和武宪皇后曹氏生晋国公主。”“明宗天成元年(926),封楚国夫人曹氏为淑妃,长兴元年(930),立淑妃为皇后。”看来,民间所传,确有其事。只是,曹皇后虽为李嗣源的结发妻子,由于没有生儿子,得不到宠爱,而且也不愿多管事。《新五代史》说她:“为人质简,常避事。”明宗后宫管事的是人称“花见羞”的王德妃。
  辉耀村
  辉耀村原本只有一个,后分为北、东、西辉耀,金元时期的北辉耀不知什么时候湮没,现在只有东、西辉耀二村。辉耀村也得名于唐末五代间,且与应县的又一皇帝后汉高祖刘知远有关。据明万历《应州志》:“瓜园,在城东辉耀村。相传刘知远微时种瓜处,有汲水古今存。”可是史书不这样说,说刘知远唐乾宁二年(895)生于太原。但又说他是沙陀族人,青年时就在李嗣源部队服役,而且还说他父亲刘琠是李克用部下列校。这就自相矛盾了,我们知道沙陀族就是生活在应县一带的部落民族,李克用、李嗣源又都是应县人。根据他的经历,是应县人无疑。《应州志》说他在辉耀村种瓜也并非空穴来风。
  大营
  大营原名鲍家大营。得名原因是明朝初年,有个部队军官叫鲍孟辉,从江南嘉兴调防应州,世袭安东中屯卫指挥。将军营安扎在黄花梁脚下,由于他们世世代代都任安东卫指挥,所以这座军营人们就叫鲍家大营。后来,鲍孟辉四世孙鲍崇德出使俺答立功,官拜骠骑将军。他的儿子鲍承先受父荫任职沈阳副将,在一次战斗中被后金军俘虏,降了后金,为清朝的建立建立了不朽的功劳,因而被封为清朝第一任内秘书院大学士(相当宰相)。从此他们离开了鲍家大营,后代遍及全国各地,仅有一枝迁到鲍堡村居住。但大营的名字却因此而保留下来。
  刘霍庄
  刘霍庄本命“留回回庄”。古时,应县一带一直是汉民族与其它民族混合居住的地方。留回回庄意为有一枝回族人民迁移到这里,应县人容纳了他们,给他们起名留回回庄。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回民也汉化了,村庄也按谐音改为刘霍庄。
  马岚庄
  马岚庄本名侍中庄,是唐时即有的应县富庶村庄之一。清朝末年,因使用马岚峪水和上、下马峪打官司到大同府。府官断定,侍中庄要想使用马岚峪水,必须根据马岚峪命名。村民为了用水,只好同意府官的判定,从此村名改为马岚庄。
  胡家岭
  据清雍正《应州志》,位于应县最西北部的胡家岭村归应县最东南的北楼里管辖(清时的里相当于现在的乡)。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明朝时,此村只有周、赵两姓在此居住。后来,从北楼口迁来四家姓胡的,胡家人多势众,周、赵两姓逐渐衰落,村名便改为胡家岭。但胡家纳税还要交到北楼里。于是便出现了最东南的里管理最东北村庄的怪事。
  北官庄
  北官庄古名大有村,因为比较富庶,村民经常为争利而打官司,州官也经常来村里调查问案,村民不胜其烦,遂改名“避官庄”,希望以后少和衙门打交道。后演变为北官庄。
  大刘庄
  杏寨乡的大刘庄,原名刘庄子。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县内有两个刘庄,遂更名大刘庄。其实,刘庄之名也是以后改的,这个村的本名叫刘指挥庄。意为此村曾有一位任过指挥使军职的人,据雍正《应州志》说:刘永昌,世袭安东卫指挥使,历升江南总兵,后作战被俘,不屈投江死。是不是他,待考证。
  旧堡
  旧堡原名晋宁堡。本是宁武府设在应州的一座前哨堡寨,是军队驻扎的地方,后军渐变为民,部队堡寨变为人民村庄。但归属还是宁武府。直道民国时才归属应县。
  安营
  安营原名“安银子”,亦作“安营子”,为古时的一座兵营。明朝时,全县的驿递总站设在这里。明正统十四年(1449),因为这里曾发生兵变,将驿递总站移到州城。此村又改名安营。
  大北头 大西头 小南头
  过去,这三个村庄之间有一座古寺叫普觉寺。这三个村庄便以普觉寺的方位命名。
  中曹山
  中曹山原本与南曹山是一个村。只因为村子中间有一条小河,把一个村子分为两部分。人们便把这两部分叫做前堡(南)、后堡(北)。1950年土地改革时,一位下乡干部建议把后堡改为中曹山,村民同意,遂有了现在的名称。
  龙泉
  龙泉村原名灰泉子,因其井水苦涩,故名。清朝时,此村打出一口井,井水甘甜。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应州知州樊恩庆为其改村名为“隆泉”。民国初年,应县知事陈德昌又改村名为“龙泉村”。据传,樊恩庆曾夜间巡查此村。发现一户人家窗户还亮着灯光,走近一听,原来此家主妇正在生小孩。樊州官令部下不得打扰,悄悄离开。第二天还派人给这家人家送去红糖二斤。并把村名改为“隆泉”。
  于东沟
  在茹越峪内。古名余睹谷。据《辽史·本纪》:“二月,至应州新城东(应为南)六十里余睹谷,为金人完颜娄室等所获。”这句话里包含着这样一个故事:辽朝末年,荒淫无耻的辽朝末代皇帝耶律延禧在金兵的追赶下如丧家之犬一样到处逃亡。保大三年,他想到他的大部财宝都收藏在应州,于是便逃到应州,但应州已被金兵占领。只好乘夜向应州南逃去,想入关投奔北宋或党项。跑了一夜,跑到余睹谷休息。由于夜间下起了小雪,金兵沿着他们逃跑的马蹄印追了过来,追到于东沟时,便把这位末代皇帝俘虏了。后来,余睹谷由谐音变成了于东沟。
  书堂崖
  书堂崖亦在茹越峪里的深山里。这个村的得名与应县历史上一位文人学者有关。在金朝末年,应州有个叫曹子谦的人,他是宰相高汝砺的外甥,名士曹恒之子。青年时考中进士,在朝中任左司员外郎的小官,与大学者元好问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就是命不好,正赶上金朝败亡,他们只好流落民间。曹子谦寓居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在那里讲学授徒,整整干了30年。晚年时,回到应州,就在茹越峪里的深山里隐居下来,为了维持生计,招了几个山中儿童当学生,当起了山村小学教师。由于他在中国文学界是有名望的人士。人们便把他隐居设帐授徒的地方叫做“书堂崖”。
  钗里
  据清雍正《应州志》,清朝初年,在此村设立西城里,里是明清时期的基层组织,相当于现在的乡。西城里管辖西贾庄、东贾庄、南泉子、清凉庄、峙峪堡、瓦窑沟、上甘港七村。后来,西城里撤销,村庄得名“拆里”,后演变为“钗里”。
  窨子沟
  窨子沟原来的名称叫饮牛沟,后来村民嫌名字不雅,改为窨子沟。
  南丰疃
  南丰疃的原名叫“胡疃”,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古时,汉族人民把少数民族统称为胡人。后来,少数民族汉化,为取年年丰收之意,改为“丰疃”,后又分为南北丰疃。
  留义
  刘义村原来是一处种地庄子。相传古时,有代州一读书人寓居此处,久之,盘缠花光,身上再无分文。又住了十来天,尽管没有钱,但村民们管吃管喝,还像往常一样对待他。临走时,与众乡亲拜别,无物相赠,便挥笔榜书了一个“义”字,以作留念。从此,此村得名“留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20 22:29回复
    狼峪村民以孟姓为主,他们自称是北宋名将孟良后裔。据说村中亦曾有杨姓居住,但因其家族连遭不测,为了避讳村名而迁往他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20 22:31
    回复
        中和村
        中和村村址原是一座寺院。后来,寺院被火烧毁,只留下被火烧红的断垣残壁。再后来,又有人在此建房居住,渐成村庄。因村中多被火烧红的砖墙,人们便把这个新建的村庄叫红墙村。因村离北楼村较近,人们又把北楼村称为上村,红墙村称为下村。1946年,红墙村改名为中和村。取上、下两村和平友好之意。
        护驾岗
        护驾岗是应州古三岗之一。金元好问有“三岗四镇护金城”之句。明万历《应州志》说,北魏孝文帝时曾驻跸此村。但住过是住过,怎么又护了驾呢?莫非孝文帝曾在此处遭遇风险?但遍查史书,找不到原因。只是在《魏书·拓跋顺传》上有一段记载:“毗陵王顺,昭成(皇帝)子地干之子也。太祖讨中山,留顺守京师(今大同),贺力脊聚众作乱于阴錧(今朔城区里仁村),顺讨之不克,乃从留宫自白登(今大同市东)南入繁峙故城(今应县东古城),阻灅水(今桑干河)为固,以安人心。”北魏在应县境内就发生了这次有记载的战斗。大概是毗陵王顺把留守的皇室人员全部撤到护驾岗。在那里固守待援。因而留下了这么个地名。
        康辛庄
        康辛庄原名康兴庄。历史上是金朝权州节度使康公弼的别墅,又名小有园。康公弼,应州金城人,进士出身。在历史上还算个清官,当他任宁远县令时,曾被农民起义军俘虏。由于当地老百姓给他说好话,说这是我们县少有的清官、好官(此天下良吏也),请把他放了吧。于是起义军给他松绑,并护送回家(“解缚拜谢,令护送出境”)。死后,追封道国公,谥忠肃。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20 22:41
      回复
        教场村,六,,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4-16 10:40
        回复
          应县有没有渔具店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9-05-12 20:58
          回复
            求助,谁知道应县有没有正经的阴阳先生?有的话给我留一个联系方式,谢谢了!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20-08-16 12:31
            回复
              能说说大穗稔的来历吗?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20-08-30 0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