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客吧 关注:1贴子:37

摘抄《张国荣语录》或其他评价《张国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香港影界集体向他致敬的《风流无价,灼灼其华》中有最为中肯的解释:“他靓仔,眉目的俊俏有超乎时代和性别的勾捺,可冷可艳可懒可醒,你不一定需要妒忌他或者甚至特别喜欢他,但你不得不承认他的靓。”“三分洞察世情三分调侃三分骄傲,外渗半点妩媚半点不羁,如秋夜点点凉湮小河流水上微泛的轻风,愉快的带了不问苍生的恍惚。这氛围,是天赋,不能学不能赊不能买不能卖。”“他性格传统、循规蹈矩谦恭有礼,然而舞台上、光影间他处处别出心裁以破格为傲;他是让大小女孩或男生为他痴迷尖叫的偶像,也是震动万千影迷心灵的实力演员;他可以缕缕深情若即若离,可以目下无尘拒人千里,可以是乔木可以是丝萝;他的书生和浪子、青楼阔少或者孤独旅人,光影中一般令人感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25 01:36回复
    至今仍记得爸爸曾经用了好多年的签名:左手曾经沧海,右手除却巫山,双手交叠,握住的是不变的容颜和永不流逝的韶华。这是我见过的关于《左右手》的最煽情的解读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25 01:37
    回复
      3楼申明下,这个帖子里所有关于张国荣先生的话语均为转载抄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25 01:38
      回复
        这些内容分别来源于新浪微博,或者张国荣贴吧荣迷所写。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1-25 01:39
        回复
          爸爸习惯整理稿件到很晚,他说夜晚很安静,思绪也清晰。于是,妈妈也就习惯了在十一点左右的时候起床给爸爸温一碗去乏的汤药,然后再去睡。妈说,有一次她把药放在书桌上刚转身,爸爸就说:“哎……中药总是比西药温和的多啊……你说萱草适不适合张国荣?”听妈妈说这些,我都会偷偷的抹眼泪的。我知道,萱草,又叫忘忧草……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1-25 01:40
          回复
            我跟爸爸经常有这样的对话:爸爸,你最爱哥哥的哪首歌?《左右手》。最爱哪部电影?《春光》。最想对哥哥说什么呢?张国荣,你是艺术家。什么时候喜欢上哥哥的?很久以前。那还会喜欢很久吗?是,这个从来都不算问题。那你希望我这个小荣迷做些什么呢?把他没有完成的日子尽量活出些光彩。那,我想到哥哥会哭怎么办?抬头,用仰视张国荣的姿势向上看,眼泪会流回去。你都是如何怀念哥哥的?唯将终夜长开眼……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1-25 01:40
            回复
              妈妈是中医,于是就经常听到她跟爸爸谈草药。从他们的话中,我都觉得草药好诗意啊。有一次,妈妈喊爸爸出书房吃午饭,爸爸没有应声,于是妈妈去书房看爸爸。“又再研究你的春光啊?”“嗯嗯……”“何宝荣其实很像一种草药的名字。”“哦?说来听听啊……”“当归……”“怎么说?”“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正是归时又不归……这话很对啊,他总是不停地回去联络黎耀辉,但是最该归的时候他却把自己放逐了,他有他的骄傲。也许爱情就是这么容不得沙子,归来也不完满了……”每每想起这番对话,我都会习惯性地拿起手边的纸笔,画一画当归的样子,仿佛画得越像也许哥哥就会归来吧……当归……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25 01:41
              回复
                早晨六点收到爸爸的信息:昨晚《中华情》看到眼睛发酸。但是,丫头,老爸也很高兴,因为终于在所有的节目中,我看到的都是那张不老的脸,风采不走。另外,你知道的,我最在乎主流文化对他的评价。好吧,这么早短信你,最想说的也只是一句话:张国荣的故事没有结束,其实才刚刚开始!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1-25 01:41
                回复
                  关于零三年,爸爸总是不愿多说的,我每每提起来,爸爸都沉默的可怕。但还是有一次爸爸说了一番话,他说:“你知道吗?但丁曾说过,他到过那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们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一切。张国荣之所以离开,也许就是因为人世间的人们还无力承担他的美好……”是啊,哥哥,你总是有太多美好,甚至让我们这些凡人都无力承担,或是根本无力重述……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1-25 01:42
                  回复
                    爸爸很欣赏哥哥蓄须的样子,他说:“这样的张国荣,是装在硬骨头里的精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1-25 01:42
                    回复
                      也断断续续的记录了一些小片断了,每每写这些东西都是满满的感动,哥哥真的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最诗意的那部分。说说我的真实名字吧,虽然后来在爷爷的主张下最终改了,但是家里人都还一直叫这个名字。这名字是爸爸给我取的,他们叫我:倾荣。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1-25 01:43
                      回复
                        爸爸看哥哥的作品时,总是习惯作笔记的,他这个习惯十多年了,笔记本也有一大堆。但是,我不敢随便去翻看,那些都是爸爸的宝贝,不敢弄乱。有一次还是忍不住翻了一篇:今天又暂停在先生的热情,看着他的背影,回不过神来,如此清晰、勇敢、坚强的背影。先生并不高大,可是他却有着不尽的奔腾流走的生命力,一曲《爱慕》动人心魄!看着这个身影总是想起上古先民的载歌载舞“操牛尾,歌八阙……”源源不息的生命力,对爱与追求的最真表达。现在难寻这么真的艺术家了……张国荣先生——一个远方的诗意存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1-25 01:43
                        回复
                          我也跟爸爸说过的,他有那么多笔记,可以整理一下啊。可是爸爸说,现在还不行,他如果把文章发表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大家也许只是好奇而已。他说现在还没有人真的是认真地从文艺的角度去解读张国荣。他要的不是好奇,而是大众真正地用心地欣赏哥哥的作品。他期望着别人跟他滔滔不绝地讲张国荣,而不是他一个人的说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1-25 01:44
                          回复
                            先生的表演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艺术品啊……今天,又看热情。再看一些细节:先生在换装前,转身后有一个背影的特写。再次惊讶于先生的完美!他的发髻是向右倾的,倾的角度如此恰到好处。太向右就会有失于庄重,而发髻太正的话,就会少了些许的灵动。只有这个角度才不偏倚,加之复古的发簪,这就是艺术品!暗暗在心中为先生喝彩!想到秦俑的发髻角度都是有讲究的,为了作战而要梳不同倾斜度的髻。他们的发髻实用而美观,初次看到也是很惊异的。但是,先生的发髻就更加的写意啊,过目难忘,复古中的小灵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1-25 01:45
                            回复
                              然后是先生换装后出来唱《无心睡眠》,先生是出来后才开始戴手套的。这又是精彩的一笔!把大家的思绪延长,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大家都还沉浸在刚刚换装时的兴奋里,于是先生就把这兴奋延长,戴上手套接续换装表演,再次给人们一种现场感。还有就是,戴好手套了,那就出发吧,张国荣先生来赴约了,他来交出这场最好的show……踏着脚怀念先生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1-25 01: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