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吧 关注:62,758贴子:329,638
  • 18回复贴,共1

文言文的重要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文死了吗?
到现在,我们老中青三代,几乎不能读中国书,中国人不能读中国自己祖先的书,这在全世界的民族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我们说中国人不能读中国书,不是说我们不能读小说,不能读报纸,不是。是我们中国人不能读代表中国文化的这些经史子集。为什么不能读经史子集呢?除了这些经史子集我们认为它很高深之外,还有另外一点,这一点困难让我们垂头丧气,什么困难呢?我们不能读文言文,就不能读经史子集。现在的中国人,已经不能读文言文了。
那么你说文言文很难读啊,我不能读文言文,情有可原啊。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请问文言文难读吗?我们有文言文难读的印象,也是民国初年五四时代那些知识分子告诉我们的。五四时代这些知识分子是非常奇怪的:首先,他们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对立起来,然后,他们再把现代跟传统对立起来,他们又说,我们现代化必须放弃传统。我们就感觉很奇怪:为什么日本没有放弃传统也能现代化?单单只有中国人一定要放弃传统才能现代化?你放弃传统了,你的现代化又在哪里?所以这是一个对立的思想。然后这个对立的思想,用在语言的教育上,他又告诉我们:你要学白话文,白话文是很重要的。白话文重要,白话文有意义,这我们承认。但是,他说:要学白话文,一定要把古文打倒!
胡适之就曾经做了一篇小小的文章,来教我们这个道理,这篇文章我会背的,他的文章题目叫做《古文死了》,他说:“古文死了!古文死了!死了两千多年了!他的那些孝子贤孙不敢替他发丧,就不敢替他报告死的消息,现在我胡适之出来宣布:古文死了!古文死了!你们要庆祝就去庆祝吧!你们要痛哭就去痛哭吧!”
古文死了吗?我们要学白话文要放弃古文吗?还有一点,古文难学吗?我们先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今天我们才能够要教儿童读古文,甚至教儿童读经典的这种教育。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什么叫做古文?什么叫做白话?古人在讲话,也是在讲白话,所以我们在看戏的时候,他们有唱歌的时候,唱歌的时候是在念诗,那个歌词都是古文,但是他们也有口白,什么叫口白?就是他们普通的讲话,他们普通的讲话就是白话,所以古人也跟我们一样讲白话。但是,我们一个人在讲话的时候,我们从头脑的思考到我们讲话,只有三寸的距离,我们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因此我们讲话是比较没有那么严格的,没有那么标准的。因此,你要把你的一辈子的学习的心得,你要传播下去,你必须把你的思想整理一下,让它非常精确;而且不要那么啰嗦,象我现在演讲很啰嗦,你整理成文章是不能看的,所以要把我们的思想简洁化;第三点,你既然要别人看,而且要流传久远,你必须要把它优美化。所以,我们平常的思想,不是直接讲出来,乃是经过整理,经过提炼浓缩,再把它记载下来,这就变成书面的语言,叫做文言文。
你如果只有记载你的口白,我手写我口,叫做白话文。所以古人当他要很认真地写文章的时候,他就写文言文,他在游戏之作,他就写白话文。比如,他要写信给家里的人,他就写白话;还有呢,他写小说也写白话。什么叫做小说?就是小小之说啦,小小的说啦,不入流的作品啊,叫做小说。先秦诸子百家有所谓的九流十家,为什么九流,为什么十家呢?本来九流就九家,但是十家里面有一家叫做小说家,小说家因为不能入流,所以十家实际上剩下九流,可见小说是不入流的。这些文人在写小说,是他的游戏之作,游戏之作就用白话。
那你认为用白话不是很好吗?用白话广泛地传播不是很好吗?现在有这样子想法的人,我们应该加上一点历史的知识,你就不会这样想了。什么意思?如果用白话记载我们的思想,等到三百年、五百年,我们的语言产生变化,于是我们的文字,你就读不通了,所以白话文不能流传久远,不能流传久,也不能流传远。我们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人读《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作品,他越读越困难,《离骚》很难读的,这个人越读越困难,他就非常生气,把书摔在地上,骂一句:“写这么难的书,让我读不懂,活该你去跳河!”其实,我们误解了屈原,屈原也饱读群书,当他用文言文来写文章的时候,我们读起来都还很顺;当他用楚地的白话,屈原要把文章写得很活泼、很浪漫,加上一点他的白话,他用白话写作流传几百年、一两千年之后,我们就不了解他在说什么了;流传到几千里地之外,我们就不了解他在说什么了;不止是你我不了解,连注解家都注不出来,所以有些语言已经成千古之谜。为什么?白话!
现在《四书五经》比《离骚》还要古老,我们都还读得懂,只要你会通文言文,你就可以上下三千年。因为三千年来的文章,统统用同一套文言文来写,有了文言文之后,它可以使中国的语言维持稳定,不至于太大的变化,它还可以使我们的白话更加的优雅,更加富有内容。比如说,我们随便讲一句:“今天我到新加坡来演讲,大家反应很好,我讲得不亦乐乎。”“不亦乐乎”这四个字就是文言文,所以文言跟白话,本来并没有差别多少,是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头脑被五四时代所洗脑了。我们现在认为:文言跟白话是差别很大的;还有,我们认为:白话是比较好学的,文言是比较难学的。现在我又要证明,白话文不见得好学,文言文也不见得难学。比如说,现在大陆、台湾以及海外的华裔子弟,统统都在读白话文,我们小学教白话文,初中教白话文,高中教白话文,教了十几年白话文,请问我们中国的百姓白话文在哪里?他作好了白话文了吗?学了十几年,而白话文还没有学好,拿起笔来,绞尽脑汁,写不出几句话,写不出几句漂亮的话,可见白话文很难学嘛!
那么文言文呢?文言文却很好学。什么意思?杜甫、李白,十三岁之前就把文言文学好了,他怎么学的呢?他从文言文而学文言文。古代的人读书就直接读文言文,不读白话文,因为白话文是根本不必学的,学白话文是浪费时间。一个会讲华语的人,会讲中国话的人,只要他能够认识了字,他就会写白话文,因为白话文的标准是我手写我口——我的嘴巴怎么讲,我的手怎么写。既然是这样,已经会讲话了,为什么还要学白话文?学白话文不是浪费时间吗?所以古人讲白话,但是他不学白话文,他只学文言文,因为所有中国的传统智慧,都在文言文里面,没有在白话文里面。所以杜甫、李白从小就读文言文,所谓满肚子学问了,满腹经纶,他读了十三年,已经把应该读的书都读完了。十三岁以后,他走向社会,遇到人生的感慨,他就把以前的学问跟他自己的生命结合成一体,然后发出他的创作,出口成章,吐珠不凡,酒一斗,诗百篇。现在我们的华裔子弟也读了十几年书,读到肚子里面的,满肚子是稻草垃圾,你十三岁之后,也走向社会,你也面对人生,你也有感慨,这个时候想要发表你的感慨,你一句话讲不出来,酒两斗,诗也没有一篇。这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叫做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叫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呢,没有百年身了,这一辈子就这样完了!(掌声)
文言文难学吗?十三岁就学完了嘛,韩愈、柳宗元也是这样学的嘛!啊,我们如果说,那都是唐朝人,距离我们已经一千多年了,这些人的环境跟我们不一样,我们也不认识他。好了,我们不认识他没有关系,我们举现代人的例子,你总是认识,我们举鼎鼎大名的胡适之先生。胡适之在四十岁的时候,他已经名闻天下,他认为他的一生可以供给我们后人作参考,因此他在四十岁就写了他的自传,这是很少有的现象,(我们李光耀先生四十岁也卖写自传,这么伟大的人嘛!)所以胡适之四十岁就写自传。他的自传第一章就记载他小时候读书的经过,他怎么说的呢?他说:我四岁就读父亲所作的诗,当然是古文,五六岁上私塾,还是读古文。他们读古文就是把这些重要的文章,一直读,读到很熟,然后会背,也是满腹经纶。到了九岁的时候,六岁读到九岁,就是我们现在小学一年级读到三年级,胡适之自己就去偷看古典小说,在一两年之内他看完了中国三四十本古典小说。各位,你现在头脑里面,不要你看过,你记得几本古典小说的名字?恐怕你举不出三十本,你能够举出三本就不错了。胡适之是自己看过三四十本。如果你家的小孩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看完了三四十本古典小说,我告诉诸位,你这个孩子一辈子的华语华文,你就不要烦恼了。他这种书是偷看的,老师不准他看。
现在到了十一岁,小学五年级的这个年纪,他的老师就开始让他阅读古书,以前是一直背古书,现在就是读,已经有程度了就可以读,第一本古书叫做《资治通鉴》,司马光的作品,大家如果不知道《资治通鉴》,我形容一下,古书的字都比较大,现在用我们的铅字,用电脑打出来的字比较小,北京中华书局曾经把《资治通鉴》整理出来,一共一万两千多页,这样子的一部书,叫做《资治通鉴》。这一个小孩它不仅能读《资治通鉴》,老师所给他的课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课本,这个胡适之读得不亦乐乎啊,把《资治通鉴》读完了。自从读了《资治通鉴》以后,经史子集全部就可以自己自由阅读,三千年的文化传统让他悠游其中,十三岁就读完《左传》了。
我跟各位都已经不是十三岁了,倒过来算三十一好了,我们右传还没有读过呢,所以我下了一个判断,十三岁没有读过《资治通鉴》,没有读过《左传》的中国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大人才!这辈子就是活着,活着,活着,然后死掉,与草木同朽。
是不是胡适之特别聪明呢?不然!是不是胡适之特别认真呢?不然!我们也不比他笨。我比他笨,你比他笨,所有中国十几亿人口并不都比胡适之笨啦!是不是胡适之特别用功呢?不然!我们也曾经很用功啦!我们现在的孩子也是一样很用功啦!但是,我们怎么没有这个能耐呢?原因只有一个——没有人教你(古文),小学老师不教,我们家里的父母不教,初中不教,高中不教,到大学更不教!没有人教,如果有人教,我们不至于如此。
—— (选自王财贵博士2000年在新加坡演讲)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2-01 15:56回复
    胡适之四岁就开始读古诗,六岁上私塾就开始背古文;到了九岁的时候,读了三年古文,他自己就能自己看古典小说了。所以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嘛,能够看古典小说,这个语文程度已经很高了。两年之内,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说,一辈子的作文,基础就奠定了,九岁!十一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就正式教他读古书,因为已经读了四年古书了,以前读书是背,现在是自己读,已经有能力自己读了。老师教给他第一本书叫作《资治通鉴》,十一岁就读完了。到十三岁就把《左传》读完了,把《左传》读完了,大概这辈子中国书都读过了,以后就是复习、综合、创造。 任何以前中国读书人,都在十三岁之前把所应该读的书全部读完。一些重要的书都放在肚子里面,假如没有这样子的教育,这一辈子不要想要成为一个所谓的大人才。就没有了,大人才就跟这个人分家了。胡适之接受这种教育,他也没有变成书呆子,以后他的记忆也很好,学英语学得很快,所以十九岁考公费留学,二十岁出国去,到了二十七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他凭什么拿博士,他写了一篇文章,叫作”先秦名家研究“。诸子百家已经很困难了,名家更困难,没有高度的文言文基础,能够研究先秦名家吗?所以胡适之非常容易就写出来了,因为十三岁前就读完了,而且他写出来以后美国教授看不懂,所以糊里糊涂地让他通过毕业了。二十八岁回来北京当北大教授。他凭什么当教授,十三岁之前的功力。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作《中国哲学史》。他凭什么写《中国哲学史》,你能吗?不到三十岁全国闻名,凭什么?十三岁之前受的教育基础。他去演讲引经据典不要带书的,从来不会错误。因为他至少会背一千首诗词,至少。其他的书不用说了。在他成名之后,建议我们的教育部,不要再让儿童读古文。从此以后中国人没有胡适之。出不来了,出不来了!可怜的中国! 胡适之读古书长大的。你不是要写白话文,白话文不是写得很好吗?胡适之读古书长大的。徐志摩、朱自清、白话文不是写得很好吗?读古书长大的。钱钟书、沈从文,读古书长大的。鲁迅、老舍,读古书长大的。林语堂、梁实秋,读古书长大的。 什么叫白话文?不好好思考这点,万世不得超生! 他为什么能,我们不能?我的孩子比他笨,全国的孩子比他笨吗?!思想的问题,教育思想的问题!一个孩子,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一个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是吸收的能力。是海绵式的吸收,整体的吸收。你教他什么,放在肚子里面。懂不懂?不懂!但是不懂就没有用吗?你看看胡适之就好啦!长大就有用,一个人是会长大的,学的这些不懂的东西,他有七十年去懂,你怕什么!但是现在不学,一辈子就来不及了!
    ——王财贵老师《一场演讲百年震撼》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2-01 15:57
    回复
      一个人若不能读哲学著作原文,要想对它们完全理解、充分欣赏,是很困难的,对于一切哲学著作来说都是如此。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加以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的特点,使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作富于暗示之处,简直是无法翻译的。只读译文的人,就丢掉了它的暗示,这就意味着丢掉了许多。
      一种翻译,终究不过是一种解释。比方说,有人翻译一句《老子》,他就是对此句的意义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这句译文只能传达一个意思,而在实际上,除了译者传达的这个意思,原文还可能含有许多别的意思。原文是富于暗示的,而译文则不是,也不可能是。所以译文把原文固有的丰富内容丢掉了许多。《老子》、《论语》现在已经有多种译本。每个译者都觉得别人的翻译不能令人满意。但是无论译得多好,译本也一定比原本贫乏。需要把一切译本,包括已经译出的和其他尚未译出的,都结合起来,才能把《老子》、《论语》原本的丰富内容显示出来。
      公元五世纪的鸠摩罗什,是把佛经译为汉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他说,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不过经过这么一嚼,饭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来乏味多了。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2-01 16:01
      回复
        语文的变与不变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我们看世界的文字,不管英文、德文、法文,虽然现在的文字和语言是合一的,但是语言大约三十年一变,所以一百年以前的英文、法文书籍,除非专家,否则是莫辨雌雄。
        我们中国的老祖宗晓得语言和时代是要变的,所以把文字脱开了语言,只是用很短的时间,经过两三年的训练就会写出来,这个文字就单独成为一个体系,表达了思想。因此这种文字所保留下来的几千年以上的思想,在几千年以后的人看来,如面对现在,没有阻碍,它对于国家有什么错误呢?没有错。只是因为教育不普及,大家对于这个国文的修养没有学好。当时提倡“五四运动”的部分人士,求进之心是对的,在学问修养上,老实讲,还有商量的必要,于是这一文学革命就出了问题。
        举例来讲,生活上每天必有的一件事——上厕所,我们小时候叫“出恭”,后来叫“解手”,现在叫“上一号”了,看看几十年来,变了好多。因此,我们翻开资料,对“五四运动”前后的白话文,现在看来,简直不通;到了现在的文章,说它不好吗?真好。好吗?文章看完了,价值也完了,多半没有保留的价值。
        ——南怀瑾老师《论语别裁》
        最地道、最经典的汉语书面语不是白话文,而是文言文。通行白话文的历史还不满一百年,而通行文言文的历史则长得多。文言文对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起了重要作用。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指出:“一千年以来,文言文一直是一种人为之物,而且尽管有那么多格调的变化,这些年代以来它基本上是一样的。一个中国人一旦掌握了它,他所读的一首诗,无论是在基督时代,或者公元一千年以后,或者是昨天写的,从语言学观点上看,对他都是一样的。不管是什么时代写的,他都能理解并欣赏它。可是在别的国家里,书写文字随着口语而演变,在很少几个世纪中可形成一种实际上全新的文字,今天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很少能看懂三、四百年前的本国文献。最早期的文献只有经过专门的语言学研究后才能了解。他们对本国古代文化的无比热爱和理解,大都是由于他们文字的这种特殊的性质之故。”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大家李约瑟同意高本汉的说法,认为“这种古老的文字,尽管字义不明确,却有一种精炼、简洁和玉琢般的特质,给人的印象是质朴而优雅,简炼而有力,超过人类创造出来的表达思想感情的任何其他工具。”(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导论,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9页)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2-01 16:07
        回复
          “到现在,我们老中青三代,几乎不能读中国书,”
          ——————————————————————————————
          不知此结论从何而来?


          IP属地:江苏7楼2017-02-01 19:12
          回复
            同问。以偏概全的结论哪来的?从小学就会鹅鹅鹅,中学就学论语和道德经的节选。说中国是特例没传承?我倒想知道,还有哪个国家在中学就学公元前二世纪的思想散文?至于左传问题,春秋三传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倾向,三传学下来用个十年一点也不过分。留给真正有兴趣的人去学就可以了。要我个人意见,人精力有限,十五岁以前不学就不学了,能多学点数理化培养科学精神更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2-02 09:55
            收起回复
              我比较赞成楼主的观点。说老中青都不会读文言文了,我觉得是事实。老一代,现在约七八十岁的,我没调查,我觉行他们上学时已开始学白化文了,应当读不太懂文言文,但应当比四五十岁的还强。四五十岁的读文言文,较费劲,本人就是这个阶层。二三十岁的,可能还不如老中阶层。青少年时期,多学文言文,熟读成诵,会终身受益。谨代表各人经验 ,欢迎友好交流。勿相互攻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2-02 18:50
              回复
                “现在《四书五经》比《离骚》还要古老,我们都还读得懂。”——未必吧!
                离骚还能大概猜一下意思,比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句,哦,看样子好像在说时间流逝;
                但是尚书盘庚这段演讲“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钦;罔有逸言,民用丕变。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
                喵喵喵~~~大王你说啥???
                更何况,如果离骚是白话文,诗经论语也应该是白话文好吧!
                “读了三年古文,胡适自己就能自己看古典小说了。能够看古典小说,这个语文程度已经很高了。”——呀,能看懂个古典小说这么了不起呢!
                男:“你放心。”
                女:“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你这个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
                男:“你果然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
                女:“我真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
                我们都看得懂红楼梦宝黛这段对白,我们的逼格都直追胡适巴扎嘿!
                “在胡适成名之后,建议我们的教育部,不要再让儿童读古文。”——放心吧,郭嘉去年补了个文化自信,前两天又出新国策,让幼儿园和一年级都读弟子规呢! http://mp.weixin.qq.com/s/0qzM98YvhIlGo1CyEY36uQ


                IP属地:山西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7-02-03 02:19
                收起回复
                  西方的教育也是极好的


                  14楼2017-02-03 09:54
                  回复
                    文言文就是封建产物它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连我们自己都很难学会,外国人怎么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4-26 18: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