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相当于人类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一。因此,纳米科技是在和微观世界“打交道”。纳米科技与生活的关联性或许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丹麦纳米科学家弗莱明·贝森巴赫获得“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时就表示,纳米科技已迅速融入生活,未来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他看来,就像搭积木一样,科研人员利用原子和分子作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合,构建大的结构,而这些结构也具有了新特性。比如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上的芯片就是纳米成功应用的一个例子。电脑中的芯片,早期的微处理器都是使用0.5微米的工艺制造的,随着芯片频率的增加,原有的工艺已无法满足产品的需求,便出现了数量级越来越小的制造工艺。手机的芯片也大体如此。从此前的相关消息可以得知,预计从2013年开始,三星、台积电等公司将采用20纳米技术。至于当前芯片行业的领导者英特尔,他们当前采用的是22纳米技术,但其14纳米工艺预计在2014年就能实现量产。这样一来,未来的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的芯片,不仅性能更佳,耗能将越来越少,体积也将更小。基于纳米技术的纳米复合塑料多功能添加剂,在塑料制品中添加进这种材料,可以让制品具有广谱抗菌的性能,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可以达到99%以上。而且,制品的耐磨性、抗冲击强度、硬度都能得到大幅提高,这些制品可以用来制作电冰箱、空调外壳里的抗菌塑料。现代社会,服装不再局限于保暖、时尚这样的功能,具有保健功能的衣物更能获得青睐。纳米二氧化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厂家正将其应用到防紫外线、抗菌消臭、抗老化等功能材料方面。例如,以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的适当配比而成的复合粉体是抗紫外辐射纤维的重要添剂。日本帝人公司将纳米二氧化硅和另一种纳米材料混入化学纤维中,得到的化学纤维具有除臭及净化气的功能,这种纤维可被用于制造长期卧床病人和医院的消臭敷料、绷带等。[1] 在纳米尺度上个头只有分子大小的神奇纳米机器人将源源不断地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国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1990年发表的《论机器人》一文中就预言:到21世纪中叶,纳米机器人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