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平天下吧 关注:8,858贴子:143,741
  • 8回复贴,共1

反社会人格与行尸走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若是遇到对哺乳动物有利的事情或能产生有利动物自身的存在,大脑就会分泌奖励的物质使人产生愉快,若没有这种基因动物不能否活下去的,例如当一只小猴子看到自己的同类被狮子抓住,发出骇猴的惨叫声,其它猴子听到会恐惧,发怒,毛骨悚然,然后尖叫着逃跑,而这只猴子发生基因突变,不会产生其它猴子会产生的意识,而是会产生很愉快的感觉,那么那只猴子的神经细胞就会形成和其它猴子不一样的网络,培养出观看狮子捕食同类的兴趣,甚至还会爱上狮子,因为狮子让它感到愉快,狮子也许也爱猴子,不过是对食物的喜爱,因此当有一天猴子兴高采烈的靠近狮子时,狮子兴奋的扑向猴子时,等待它的是死亡。
所以这样的变异会被淘汰,这样只有对自身有利时才会分泌多巴胺产生愉快的动物才能生存下来,而人类是这些生物进化来的,因此人类有伴随着奖励获得意识的本能,若没有这些奖励,就会空虚,痛苦,变得无知,愚蠢,不会发展出任何意识,兴趣爱好。
不久看到一个新闻,当一个人把一只狮子从笼子放出来后,因很久不曾和主人相见,狮子奔跑着,扑向把它养大的主人,狮子和人紧紧抱住,许久不放,虽然狮子的本能是把其它动物当食物。小气候看过一个节目,一个狼爱好者弄到一条小狼,对它悉心照料,容忍它的任性,但主人觉得狼应该回归大自然才能幸福,于是把它放到远离家的地方,后来,狼自己跑回家来了,还带来礼物,它的猎物,后来又把狼放回野外,经过几次后,当地的狼群接纳了外来的狼,不过这只狼和其它狼不一样,看到人类会高兴的跑过去,就像虔诚的基督徒看到天使降临一样,其它狼不用说会仇视人类。
无论是狮子还是狼,获得和人类成为朋友根深蒂固的意识都伴随着成长过程中从人类那里获得对自己善的行为,觉不可能是鞭打,哪怕只有一次。每一次饿了都能从人类那里得到食物,每一次感到弱小无助需要依靠时都有人类陪伴,每一次野兽的本能产生时都有人类和它在大自然中嬉戏,每一次和人类的互动都感到愉快,这样就会慢慢形成一种意识,人类等于善,只要看到人类就会感到快乐,安心,只要有主人在身边即使用全世界交换也不愿意,主人就是自己的一切,主人不在了就没有活着的意义,像反社会人格发展的最后结果一样,每一天都是无尽的空虚和痛苦。
再来看看反人类人格的形成,若一个小孩从小就受尽人类的伤害,受尽侮辱,谩骂,毒打,结果会如何,绝不会像那只基因突变的猴子一样产生愉快的感觉,最后喜欢上被虐待,最后成为愚蠢的奴隶,因为产生这种突变的基因非常罕见,就像横空出世的天才一样罕见。人类会像保护自己的方向发展,会产生一种不要靠近人类的意识,当远离人类的时候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使人很安详,陷入无尽的遐想,活在精神的世界,但是活在精神世界需要知识,若连知识都没有就什么也不能想象,什么也不能思考,这样的孩子是不是会成为废物。知识=体验×敏感性,若体验等于零,知识是不是等于零,大人恰恰相反,体验较多,敏感性却几乎等于零,小孩比大人敏感的多,因为血液中的化学成分都不一样,大人永远无法理解小孩的想法,除非在血液中添加相同的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大脑时才能产生和孩子类似的想法。
觉得好听吗?那就听吧
觉得好看吗?那就看吧
觉得好玩吗?那就玩吧
如果感觉对了,那就做吧
远离人群会安静快乐并不足以产生反社会人格,真正的原因在于和人待在一起多巴胺突然停止分泌,敏感性降低,变得迟钝,感到痛苦,难受,空虚,若一个人获得了这种自我保护技能,还能爱人类吗?,还能喜欢上人类吗?和人类合作。
若只有反社会人格并不足以导致这种人走向毁灭,每一天都是无尽的空虚和痛苦,或者报复社会,或者自杀。正常人和人互动进行社会活动时会感到充满活力,使大脑清醒兴奋的化合物大量分泌,交谈时像下了蛋后的母鸡一样咯咯咯聊的正欢。
人类的祖先,远古的祖先,非常远古的祖先,非常非常远古的祖先天生就有社会性的基因,看到同类会分泌多巴胺,产生愉快感,互相喜欢对方。若哪只动物变异产生反社会基因,很快就会被淘汰,因为无法单独生存,即使是草原霸主狮子也一样。天生的本能渴望融入群体,并被温柔相待,因为在远古时候只有互相帮助一个群体才能生存下去,人类作为这些动物的后代,也有这些基因。孔子领悟了这种情况,孔子是天才,心智能力很高,佛陀,耶稣这些人都感受到了人类的这种本能,所以孔子才会说,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但又有几个人能领悟孔子的这句话呢?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都需要爱爱,无论是什么样的人。
爱,是今天的一切
此刻谁要是觉得不悦或烦恼?
那是未知明天的奴隶
遮暗了人生迷宫的道路
——珀西.比希.雪莱
动物的本能渴望同伴,但后天习得的技能却让你远离同伴,这样会慢慢的产生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的意识,若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我的所作所为到底有何意义,不会感到自己的行为对自身有利(人类的合作都是为了互相帮助),大脑不会分泌奖励的物质,对很多事情会慢慢失去兴趣,敏感性慢慢的降低,而心智能力与敏感性成正比,心智能力消失后,人只是一只巨大的蚂蚁,慢慢的变成行尸走肉,不过在变成行尸走肉之前会经过痛苦的挣扎,那是堕入深渊的灵魂在一片黑暗中绝望的呼唤,使灵魂堕入虚无空间的正是反社会人格,深处虚无黑暗的灵魂看不到希望,无论飞向哪个方向都没有意义,于是绝望的游荡在虚空中发出绝望的悲鸣。所以一个人是无法活下去的。
普通人对待反社会人格的人会给予惩罚(他们认为这是善的行为,是为了不至于使这些人走向毁灭,每一天幸福的活着),关进监狱,毒打,挨饿,劳动改造,其实这些只会使反社会人格继续恶化,在被政府机构正义的改造过程中,使这些人将来能贡献社会,当改造完成后,一些人将来会报复社会,这些人会越来越残忍,愚昧无知,一些人承受不了痛苦会自杀,一些人选择拖一些人一起下地狱,他们会制造自杀式的恐怖袭击,一些人在改造后成为行尸走肉
反社会人格:人类因被同类的愚昧无知自私自利的行为伤害,而获得的自我保护技能,后天获得的经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2-23 02:49回复
    我也是反这种人格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7-02-23 07:32
    回复
      dd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2-23 07:48
      回复
        就算变得强大,但也要有努力的理由,若觉得世上只有一个人,那就无论如何也不能产生动力,就像在虚无空间游荡的灵魂,无论向哪个方向都没有意义,那样为什么还要游荡呢?游荡到哪里都一样所以就干脆什么都不做好了。因此变得强大是需要理由的,最起码需要慈悲的心,若没有就没有动力,唯有拥有慈悲的人,才能不停的完善自我,唯有慈悲,才能领悟终极奥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2-23 19:39
        回复
          圈养人类
          智力较高的就会制造麻烦
          那些就是叛逆者
          为何要生活在被圈养的狭小空间中
          空气污浊痛苦伴随每一次呼吸
          周围的人就像巨大的蚂蚁
          冷漠的就像机器人
          叛逆者也会慢慢变得麻木
          成为无情的恶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2-24 02:42
          回复
            社会的锻炼就是让人丧失心智,麻木像巨大的蚂蚁。 一般的人不会感到很痛苦,因为他们本就心智不高,可以说社会心智就是大众心智的平均
            社会的锻炼就是让人看到钱听到钱就会兴奋,见到上级也会兴奋,然后臣服,对一般人的体验无感,无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03-18 22: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