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
在生活方面,宅博士无疑是个聪明且勤奋的实用主义者。伽罗第无数次这么想道。
宅博士一家的住址选在星星城西城郊区的高地,这地方偏僻得微妙。不远处是葱茏而死寂的防御林,遥望是沉静而繁华的中心塔,虽然来往交通不算便利,附近零碎的取材倒是快捷。并且伽罗还知道在两地之间还夹有这片大陆的一小段边缘——他曾经通读过七十二城的地理概况与大略的城市布局。
而他已经在这个微妙的位置呆了有一周了。
伽罗杜撰出一套看似无懈可击的谎言,取得了宅家尤其是宅博士的信任。在人群间交往自如并非为伽罗所擅长,事实上自三年以前,这些非必要的活动大都由凯撒负责;但诓一诓这类星星城的普通居民,对于曾经算有个一官半职的阿德里城上将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儿。他甚至还通过这个找回了他在防御林里被击毁的阿德里蜂型飞船。
然而即便如此,七天过去了,伽罗仍然没有搜寻到有关阿卡斯的任何消息。
“中心塔里应该有信息记录,我们星星城的管理系统还是很不错的。”数天前宅博士建议道,“顺道去补一张主联的身份卡吧。”
主联,即二十一主城联盟,新共和历元年成立的城邦联盟,通过《和平公约》制衡着三十一座主城与它们各自的四十一座附庸城。除此之外,其成员内部实行统一的户籍管理等制度。比如伽罗需要在星星城补录的个人身份卡,就能将其记录的主人信息等汇总在该主城的总数据库,也就是中心塔内。
而中心塔,则是星星城的两大标志物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随处可见”——无论你身处星星城的哪个角落,一抬眼,永远是中心塔不变的那一点稳定着的蓝莹莹的光。这种视觉上的小把戏说不得高明,解决起来却绝对是一等一的惹人厌。
所以作为外邦人,伽罗不认路,很正常;可他实在料想不到,身为星星城本地的城民,小心居然也认不得去塔区的路。要不是几经确认这少年的确对地理不甚敏感,伽罗几乎要以为他是在伺机报复自己——虽说小心已明确表示过对伽罗掐他脖子行为的谅解,而且看起来也不像存有芥蒂的样子。
“是这边吧?”伽罗摸摸鼻尖,向某处一指,指尖的方向仍是中心塔。他和小心一左一右地站在岔道上,小心看起来犹豫不定,手下拧着那彩色方块的动作都磕巴起来。伽罗记得这种古老的玩具叫做魔方,在旧历中后期就逐渐被时代淘汰的东西。
“或许……是的。”带着迟疑的口吻,小心最终还是打定了主意,按着外邦人猜测的路径,向那座高欲通天的塔行进。
星星城囊括的大陆这一截子边界是片冰川,纵使无处不在的恒温器模糊了全城气候的差别,伽罗仍然能够勉勉强强判断出郊区到市区的那点微不可查的温差。
还算幸运,公用传输站很快出现在那条大路旁。一人多高的胶囊状物整齐地排在几棵行道树之间,同植株一起为人们精心照料。
这不愧是运送到星星城中心的传输器,质量不亚于私用飞行器,且成本颇高。
就整体而言,七十二城的空间折叠技术已经小有成就,但仍没有哪一个城邦支撑得了大型传输设施跨越如此长一段距离,更别提行程的危险性问题。绕是以星星城的科技实力,也只能做到将这技术在公共传输器上稍加运用而已。
沿路的景飞也似的从传输器箱体透明的窗外闪过,多是夹着红白色彩的绿冠,偶有上了清漆的合金冷色在里面若隐若现地掺和着,而后逐渐多了起来。那是建筑物和移植机器人。星星城分为东西两城,宅家所在的西城就有许许多多的移植机器人,说其公民大部分是由这种不太高端的改造人组成也不为过。
几乎每一个有点历史底蕴的城邦都还留存着改造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伽罗捻着他一缕长长的鬓发,强制性地让脑袋在这点珍贵的闲暇时间里放空,不去想那些不怎么愉快的事情。他以后的时间,恐怕很难再有这样轻松的机会了。
泛着冷光的单调颜色开始占领仅有方寸的窗,蓦然地传输箱轻轻一颤——也许这点颤动也只有伽罗感到了——金属与彩漆铺天盖地地透过箱体涌进乘客的视野里。
扁圆的飞行器携着一点嗡鸣,沿上空浮着的光道飞过;无数相若的轨迹在三维的立体空间中交错,连结成中心塔区的小小交通网,让它的受益者们遵循这既定的规则在城中之市穿行,或斜或仰,忙而不乱,秩序井然。
建筑物穿插在光道内,周身不加装饰,仿佛通通出自同一条流水线,连在夜晚亮起的白色光都大同小异,除高低俯仰之外,常人很难分辨出这些个金属大件的区别,虽然他们也不需要费力去分辨——还在陆路上走动的,有半数都披着一副铁皮。
传输器静静地降落在坪上,扬起一圈灰尘。似是很久没有见到自传输箱的来客,大胶囊近旁的人迅速围成了潮水,踩下了刚刚扬起来的尘。
舱门挪移开,里头的外邦人与本地人先后落上了实地。
这里是塔区,是星星城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城主府及其配套机关亦坐落于此处。
“中心塔……就是它吧?”伽罗昂起头,话是个问句,口吻分明是肯定。他也不觉得小心会花一个字以上来回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