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微生活吧 关注:8贴子:15
  • 0回复贴,共1

历尽沧桑的文昌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于这条历史悠久的小巷,不说外地人,就是很多南部本地人,也不一定知晓。她的一半,逶迤在半边街的支巷里;别一半,则隐身于汪家巷的里侧。如果不是偶然的机会,连我这个在县城居住了40多年的人,也不知道曾经多少次去买米买面的地方叫做文昌巷!
相对于县城其它的街道来说,今天的文昌巷显得有些零乱、狭窄、破败、落寞。历史就是这样。繁华绮丽过后往往就会坠入萧条、冷落。如同一位美妇,当她的青春韶华不再时,有的只是沧桑的疲惫与困顿。
翻开南部县城1500年的历史,应该说,文昌巷有相当一段时间处在县城的中心地位!
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南部县治从百里之外的柳边驿迁入这里。但在长达7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战乱、匪患、政权更迭、行政区划调整等诸多原因,县衙驻地总是不断搬迁,没有固定的住所。南部,也没形成真正意义的县城,只是有零零星星的房屋出现。直到宋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蒙古大军横扫千里,打到了距南部县治百里开外的保城乡,人们才意识到,应该修建城池以应对蒙军。于是匆匆决定,将县衙驻地迁入这块前临浩浩荡荡的嘉陵江,后靠巍峨高耸的跨鳌山麓上,并在其山腰上筑起了城堡,以抗御蒙古大军的铁蹄。也就是这以后,县城的雏形终于形成了,并逐渐拥有了城墙、城门。从公元1231年到明洪武初年(公元1378年)的近150年时间里,南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大戏,都在跨鳌山麓这一区域上演。文昌巷的街道形态,也就出现在这个阶段。
从宋代开始,中国就开始兴办书院、传经诵典。在清代,书院教育有了更大更迅速的发展。雍正末年以后,在清朝皇帝的提倡和各级官府的支持下,全国新建了许多书院,南部也不例外。先后出现了毋氏书院、灵云书院等。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知县李元奋又在曾经是县衙所在地的跨鳌山麓,建起了鳌峰书院。这座书院,广揽名师传教,很快跻身于四川十大书院之列。沉寂了400余年的这一区域,又成为莘莘学子发愤读书的场所。大概过了大约大约一百余年,鳌峰书院迁入县衙所在的文庙街,而鳌峰书院呢,则来了个“华丽转身”,从读书场所摇身一变为南部盐务局的大本营。要知道,食盐,在相当长的时期,可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作为盛产食盐的南部县,盐税也是最为重要的税源。一直由中央政府控制。盐务局的地位,在县上也是至高无上的。没有了读书人的文昌巷,却涌来了天南地北的商人。他们把药材、布匹、大米等从外地运往南部,然后又从盐务局的仓库里,采购回食盐,源源不断地运往四面八方。很快,文昌巷房屋逐渐增多、巷道不断延长,形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狭长街道,而且在它的四周,也出现了栉比鳞次的房屋。文昌巷,被越来越多的房屋包裹在了中间。
古人把北斗之六的六星称为文昌星,认为是主吉祥的星位。到了夏商时代,祭祀文昌是国家大典,家家户户必拜文昌之神。后来,人们认为文昌司赏功进士,能主管人间功名利禄,从而受到众多学子和文人士大夫的真诚拜谒,便敬奉为文昌帝君,成为文人必拜之神。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建有文昌宫,供奉文昌帝君。在“学而优则仕”的朝代,自然这里就是文人学士、社会贤达常来跪拜求愿的地方。到了清代,更是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大建文昌宫的热潮。连不少偏僻的山乡,也修建了文昌宫。当然,作为书院,自然也不能例外。所以,在鳌峰书院旁,也建有了一座文昌宫。鳌峰书院迁走以后,那座文昌宫却保留了下来,成为这条小巷的独特风景线。一年四季,从各地前来这里朝拜文昌帝君的读书人络绎不绝;那凫凫的香烟,缭绕徘徊在小巷深处,经久不息。文昌巷的名字,从此也就固定了下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这里又一次发生重大转折。盐务局撤销了,改为县粮食局的所在地。小巷里的文昌宫也不能幸免。文昌帝君,被捣毁了,而道观呢,连同其它建筑一道,被改建为一幢幢粮食仓库、食油仓库。在计划经济年代,这里应该算是县城人气最旺的地方。成天 穿梭出入这里的,不是前来买粮买油的居民,就是前来办理各种供应手续的人流。上世纪九十年初,粮食、食油再不需要凭票供应,在任何市场上都能轻松买到。曾经喧哗热闹了40多年的文昌巷,又象当年县衙、书院搬走一样,陷入了新的沉寂。不过这样的沉寂,不知在哪一天又会打破!因为历史这幕大戏,总是迭宕起伏的!
来源:背二哥的博客_天涯博客 贾登荣


IP属地:宁夏1楼2017-03-07 23: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