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孔子闲居》载有这样一句话: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天地变化之象,是天地变化之理使然,它含着一种最高的知识,在人能察识与否。然而,若无意深玩万象的所以然之故,只观这天地变化之象本身,它仍是一种不言之教。说它是一种教,因为自然正以其美感动着人、启发着人。
眼可以明辨万物却难于自见,心可以明察万物却难以自知。眼要自见,须是借镜反观;于心而言,是否有一种镜子可供人心反照自觉呢?从美学角度观之,一心之外的万物便无不是照见人心的镜子,唯其或大或小、或清晰或模糊而已。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天地变化之象,是天地变化之理使然,它含着一种最高的知识,在人能察识与否。然而,若无意深玩万象的所以然之故,只观这天地变化之象本身,它仍是一种不言之教。说它是一种教,因为自然正以其美感动着人、启发着人。
眼可以明辨万物却难于自见,心可以明察万物却难以自知。眼要自见,须是借镜反观;于心而言,是否有一种镜子可供人心反照自觉呢?从美学角度观之,一心之外的万物便无不是照见人心的镜子,唯其或大或小、或清晰或模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