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贴关于高晓松国籍问题的帖子,回想过去的我的思维,估计也和发帖的朋友差不多吧,虽然我也不是很老。
马克思主义说过:质变产生量变,而量变又会转为质变,万物皆是以这种关系形态成螺旋式的上升的。
学生时代对于这句话的粗糙理解就不提了。随着生活的变迁,年龄的增长,经验与阅历的累积,这些形而上的抽象哲学时不时会浮现在脑海里。
当然这个思维能力的变化也是成这样的关系做螺旋式的上升的。
人生下来可是一清二白的,随着感官所收集的各种信息的累积,人才会逐渐地显现出智力,再由智力的累积形成智慧,而智慧本身又有不同层次高度的。
比如在某个行当中:1个月工作经历、1年的工作经历和10年的工作经历,其个人对这个行业的的理解、感受和了悟程度自然不会是一个层次的。
所以,我认为当人对这个世界的信息量、思考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量变),人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就会有所突破成为更高的层次或形式(质变)。而当这个突破的思维形式的思考与运用又累积到了一定的程度时(量变),又会形成另一种更高程度的突破(质变)。
简单举例一个以前看到的关于道德观的思维层次变迁,大致意思为:
第一阶段:形式道德观。比如:偷药店的药,是不道德的行为。
第二阶段:内在联系道德观。偷了药店的药,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爱人,没有办法而为之的,所以是道德的行为。
第三阶段:整体形式道德观。就算为了拯救爱人,那也是扰乱的社会秩序,让他人承受了损失。何况人人都以这个名义偷盗,社会不会打乱吗?所以是不道德的行为。
第四阶段:形式内在并重的整体道德观:偷了药,扰乱了社会秩序,需要被惩戒。但是事出有因,可以从轻发落。
(大家可以由此看看自己的道德观处于哪个阶段)
其他思维形式,意识形态也差不多会呈现出类似的思维层次变迁。包括现在,对高晓松的判断,对民族的想法,对国籍的看法,也会因不同的意识阶段而产生不同的看法。
这里没有任何标榜和贬低的意思,因为任何人的意识形态中必须要有足够庞大的信息量才能得以突破和提升,都会以每个人不同的信息接收速度和年龄阶段的不同而不同。或许一些有更多经历的人到了那个点,或许一些年轻人还在累积信息等待那一刻的突破,这都不是孰强孰弱、孰好孰坏的问题,只是一个必会经历的阶段。
扯得有点远,拉回来说说关于“爱国与归属感”的问题。
以前看过句话,大致意思是:“爱国是最廉价的荣耀,因为任何人只要说他爱着自己的国家,他便可以以此为荣。”
因此,导致我现在对爱国的情怀感到不屑,当然我也是偏激的。
抛开我的偏见,下面就来分析下“爱国情怀”到底是什么。
心理学家马洛斯早就定义过,人除了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以及人身安全需求外,其最重要的便是“爱与归属”的需求。“爱”这个范围太大,我们这里只说“归属感”。
与基础的人身安全需求不同的是,人身安全要求的是物质生理上的安全,比如不被偷、不被抢、不会莫名其妙死亡等,是满足物质世界安全的需求。相对的,“归属感”便是在心灵上的安全需求,即“归属感”、“存在感”。
要知道,人本身智慧到了一定的程度,都会对自我的存在产生困惑。就因为人人都会这样,所以才会出现众所周知的三大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去哪里?”
虽然“归属感”与“自我存在感”有所不同,但是却心心相惜。因为当人感到自己有所归属时,自我的存在感就会因此而得到体现。所以,有时我会说:“归属即存在。”
先从基本的“家庭“的归属感来说,虽然每个人的家庭不同,或和睦,或破碎,但都能从中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感”。
和睦的家庭中,家庭的信任与凝聚力强,成员能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是需要存在于这个家庭的,是家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所以和睦家庭成员的“存在观”是:需要存在。
反之,破虚的家庭中充斥不满与怨恨,成员感受到的是排斥与厌恶,对家庭来说自己是不被需要的。所以破碎家庭的“存在观”是:没有存在的必要,同时也切实的对自我的存在产生困惑。
(另外扯一下:所有的自杀案例都和其个人过去所在的家庭和睦程度有着密切联系,自杀倾向一般都是建立在归属感缺失以及丧失自我存在感之上形成的。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通过搜索“走饭的微博”了解下关于自杀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对自我存在的感受。)
同样在社会中,比如学生时代的小组、班级、科系等,都可以分成不同的团体单位,也都可以被当做“归属感”的载体。我们会说,“我代表A组参加某辩论赛”;“我参加XX班级与XX班的体育竞技”;“XX学校是我的母校”等等,只要是可以将自己归纳于某个集体形式的,都可以成为归属感的载体。
(另:在实际的精神层面上,人必须要有归属感。如果在最基础的家庭中寻找不到归属感,就会从其他的集体形式里寻找。比如现今的网络就是一个非常容易找到的归属感载体。而那些“孤独”的文学艺术大师们,也自然会从他们的文学与艺术的”圈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尚若这里的“一席之地”都找不到的话,那么也许只有自杀这一条路了。)
理解了归属感,我们可以进入放大概念的阶段了。
先说下家庭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
-多个个人集合体:家庭
-多个家庭集合体:家族
-多个家族集合体:氏族
-多个氏族集合体:民族
-多个民族集合体:社会
再牵入国家的概念,和社会差不多,只是国家更具地域性:
-家
-多个家的集合体:村
-多个村的集合体:镇
-多个镇的集合体:城
-多个城的集合体:国
(以上概念非严谨定义,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家庭与国家与归属感的关系。)
那么,我们即可以说“我是来自XX家族的XXX”并从这个载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属;也可以从“我是来自XX镇XX村的XX”中找到自己的归属;甚至是“我是中国人”并以此显示自己的归属感。重要的不是我们到底属于什么集体,而在于我们能够在这些集体形式的载体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是以,在言论中强调地域性的朋友、强调民族的民族主义以及强调国籍的爱国者们,基本都是处于获取廉价归属感的阶段。
当然,我不是在否定“爱国”的意义,只是从心理角度解读在贴吧里强调这些词语的朋友的内心状态。
本来么,爱国应当同等于牺牲小我,为国家这个大我牺牲和奉献一生。并且,无论是你高尚的道德典范、是有情操的只是分子,又或是被人唾弃的窃贼、强奸犯、杀人犯,只要你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所有人民的利益,那便是值得赞颂的,甚至说你过去的所有污点都能够一笔购销——这就是爱国的最大好处。
只是在这个和平年代并不需要这样做,大家也只是在贴吧上闹腾一下,所以”爱国“才会逐渐沦落到寻求认同和存在感的地位。
分析了那么多,如果只是贬义的话,那就没有意义了。
通过这个,我只是想说:朋友们别忘了——多个国家的集合体、多个社会的集合体便是我们“人类”这个更大的归属载体。
在这个归属载体中,地域、民族、国家,都不是问题。做为”人类“的一员,如何面对地球的人口、经济、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又或是向外的对宇宙的探索,是否能移民太空、是否真有外星人等;又或是更优美的音乐、更赏心悦目的画作、更深入心灵的文字、更伟大的发明,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探讨的东西。
甚至说,你能继续将思维阔度升华到所有存在于地球的生命体(佛家意境——普度众生),又或是像科学家那样将整个世界的有机体与无机体全部都纳入你的思考范畴后,或许你对今天贴吧里的地域攻击、民族主义、爱国言论就有了不同的看法了。
当然,这些也只是我当下个人意识形态下的妄语。今天的我所看所知所想也只能思考到这个地步了,或许这种思维方式再过10年20年后又有了新的突破吧?那时再回过头看看今天的言论的话,或许也只是一笑而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