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饱受食品安全困扰的情况下,随着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兴起,有机农场、生态农场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全国各地,许多人选择了自己种菜种粮,还有许多投资机构也开始大举进军生态有机农业,但是其中蕴含的风险不仅仅是资金和市场,更多的是技术。
目前国内的有机农场或生态农庄,不论是什么流派,基本上都遵循不用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的“四不用”底线,既然不用化学产品就要有替代产品,于是有机肥(包括农家肥)替代了化肥,生物和植物农药等代替了化学农药,让作物自然生长代替了激素,用中草药和植物提取物代替抗生素,人们在寻找安全的生产方式上各显神通,为安全农业的发展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本文仅就有机肥代替化肥谈谈其中的风险、问题和解决办法。
什么是有机肥?有机肥是专指以各种动物废弃物(包括动物粪便、动物加工废弃物)和植物残体(饼肥类、作物秸秆、落叶、枯枝、草炭等),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或三者兼有的处理技术,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堆制、高温、厌氧等),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病原菌、病虫卵害、杂草种籽等)达到无害化标准而形成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NY525-2011)及法规的肥料。
既然通过无害化处理达到国家有关标准,怎么还会有风险呢?请注意,这个有机肥料标准里并没有关于抗生素残留的规定。其次关于重金属的残留仅有五项重金属残留限值,对于目前养殖场大量使用的铜制剂和锌制剂的残留也没有限制。
目前国内有机肥生产原料基本上都来源于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笔者在很多场合说过:长期使用常规养殖场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来源的“生态”农场,其土地在十年之后,很可能就是生态重灾区。这并非危言耸听,且让我们从源头、过程和结果来层层分析。
现状
2003年全国畜禽粪便排放量达到了31.8亿吨,据估算,到2010年,全国畜禽粪便的排放量将达45亿吨。
化学工业学会和制药工业学会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约为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占年总产量的46.1%)用于畜牧养殖业。有研究表明,抗生素药物只有15%可被动物吸收利用,85%未被代谢而通过粪便被排放至环境中。按以上数据测算,每年通过畜禽粪便排放到环境中的抗生素高达8.2万吨。
某地养殖场的32个猪粪样本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09、5.22、3.57mg/kg;23个鸡粪样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97、2.63、1.39mg/kg。而据中国农科院食品安全检测研究所研究,有的猪粪样品中金霉素等残留的抗生素含量竞达到200mg/Kg。对某省北部地区畜禽粪便样本和施用畜禽粪肥的农田土壤调查也表明,施用畜禽粪肥的农田表层土壤中,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的检出率分别为93%、88%和93%。
据统计,全国畜禽养殖行业每年使用微量元素添加剂15-18万吨,其中约有10万吨未被动物利用而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在各类微量元素添加剂中,以铜制剂、锌制剂和砷制剂使用最多,因此排放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也最严重。
对某省集约化养殖场61个禽畜粪样本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鸡粪中铜、锌和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7.5、366.6和21.6mg/kg,猪粪分别为765.1、1128.0和89.3mg/kg,按不同肥料重金属限量标准,鸡粪和猪粪重金属超标以铜、锌和砷为主,其中锌的超标最为普遍。
风险
让我们看看常规养殖场畜禽粪便中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可能带来什么风险。
抗生素的设计本身就是抑制和杀灭某些细菌的,因此它们随粪便进入土壤之后必然破坏土壤微生物的菌群平衡结构和功能群落的的多样性,使土壤微生物呈现“定向富集”趋势,且对土壤环境中微生物、动物、植物的生长发育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抗生素进入土壤导致一些致病菌产生耐药抗性基因,并通过植物、动物、水源等途径进入到食物链。
人为添加到畜禽养殖饲料中的重金属,进入到土壤之后,形成累积。有研究试验表明,连续10年施用猪粪的菜地,其土壤重金属含量可超过国家农田二级土壤标准而变为重污染农田。最终这些超标的重金属或被富集(植物或草食动物),或通过地下水迁移进入到人类食物链。
最终,这些畜禽粪便中携带的抗生素和重金属,都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我们的食物链,从而对人类的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32c1610ee1190ef01fb92d7fe1a9df7/8c449dcc7b899e51b9aafce94ba7d933c9950d63.jpg)
在饱受食品安全困扰的情况下,随着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兴起,有机农场、生态农场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全国各地,许多人选择了自己种菜种粮,还有许多投资机构也开始大举进军生态有机农业,但是其中蕴含的风险不仅仅是资金和市场,更多的是技术。
目前国内的有机农场或生态农庄,不论是什么流派,基本上都遵循不用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的“四不用”底线,既然不用化学产品就要有替代产品,于是有机肥(包括农家肥)替代了化肥,生物和植物农药等代替了化学农药,让作物自然生长代替了激素,用中草药和植物提取物代替抗生素,人们在寻找安全的生产方式上各显神通,为安全农业的发展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本文仅就有机肥代替化肥谈谈其中的风险、问题和解决办法。
什么是有机肥?有机肥是专指以各种动物废弃物(包括动物粪便、动物加工废弃物)和植物残体(饼肥类、作物秸秆、落叶、枯枝、草炭等),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或三者兼有的处理技术,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堆制、高温、厌氧等),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病原菌、病虫卵害、杂草种籽等)达到无害化标准而形成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NY525-2011)及法规的肥料。
既然通过无害化处理达到国家有关标准,怎么还会有风险呢?请注意,这个有机肥料标准里并没有关于抗生素残留的规定。其次关于重金属的残留仅有五项重金属残留限值,对于目前养殖场大量使用的铜制剂和锌制剂的残留也没有限制。
目前国内有机肥生产原料基本上都来源于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笔者在很多场合说过:长期使用常规养殖场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来源的“生态”农场,其土地在十年之后,很可能就是生态重灾区。这并非危言耸听,且让我们从源头、过程和结果来层层分析。
现状
2003年全国畜禽粪便排放量达到了31.8亿吨,据估算,到2010年,全国畜禽粪便的排放量将达45亿吨。
化学工业学会和制药工业学会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约为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占年总产量的46.1%)用于畜牧养殖业。有研究表明,抗生素药物只有15%可被动物吸收利用,85%未被代谢而通过粪便被排放至环境中。按以上数据测算,每年通过畜禽粪便排放到环境中的抗生素高达8.2万吨。
某地养殖场的32个猪粪样本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09、5.22、3.57mg/kg;23个鸡粪样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97、2.63、1.39mg/kg。而据中国农科院食品安全检测研究所研究,有的猪粪样品中金霉素等残留的抗生素含量竞达到200mg/Kg。对某省北部地区畜禽粪便样本和施用畜禽粪肥的农田土壤调查也表明,施用畜禽粪肥的农田表层土壤中,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的检出率分别为93%、88%和93%。
据统计,全国畜禽养殖行业每年使用微量元素添加剂15-18万吨,其中约有10万吨未被动物利用而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在各类微量元素添加剂中,以铜制剂、锌制剂和砷制剂使用最多,因此排放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也最严重。
对某省集约化养殖场61个禽畜粪样本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鸡粪中铜、锌和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7.5、366.6和21.6mg/kg,猪粪分别为765.1、1128.0和89.3mg/kg,按不同肥料重金属限量标准,鸡粪和猪粪重金属超标以铜、锌和砷为主,其中锌的超标最为普遍。
风险
让我们看看常规养殖场畜禽粪便中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可能带来什么风险。
抗生素的设计本身就是抑制和杀灭某些细菌的,因此它们随粪便进入土壤之后必然破坏土壤微生物的菌群平衡结构和功能群落的的多样性,使土壤微生物呈现“定向富集”趋势,且对土壤环境中微生物、动物、植物的生长发育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抗生素进入土壤导致一些致病菌产生耐药抗性基因,并通过植物、动物、水源等途径进入到食物链。
人为添加到畜禽养殖饲料中的重金属,进入到土壤之后,形成累积。有研究试验表明,连续10年施用猪粪的菜地,其土壤重金属含量可超过国家农田二级土壤标准而变为重污染农田。最终这些超标的重金属或被富集(植物或草食动物),或通过地下水迁移进入到人类食物链。
最终,这些畜禽粪便中携带的抗生素和重金属,都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我们的食物链,从而对人类的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32c1610ee1190ef01fb92d7fe1a9df7/8c449dcc7b899e51b9aafce94ba7d933c9950d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