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吧 关注:17,684贴子:80,137
  • 4回复贴,共1

《六韬》中的两个经典段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翻译】
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共有的天下。能让天下人同享利益的,就可以得到天下。擅自独占天下利益的,就会失掉天下。天有四时,地有物产,能与天下人共同享用,就是仁爱。仁爱所到之处,天下人都会归附。免除死亡威胁,解除人们困难,消除人们祸患,救助人们危急,这就是德,德所施行之处,天下人都会归附。能与天下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就是义。义所展现之处,天下人都来归附。凡是人都厌恶死亡而乐于生存,喜爱仁德而追求利益,能使天下人获得利益的,就是王道。王道体现之处,天下人都会归附。


1楼2017-03-21 20:16回复
    【原文】
    「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
    【翻译】
    在他富裕时,看他是否违犯礼法。任为高官时,看他是否骄横傲慢。委以重任时,看他是否转变动摇。派他办事时,看他是否隐瞒欺骗。处理危难时,看他是否临危不惧。解决问题时,看他是否灵活智变。富裕而不违犯礼法,就是仁。高贵而不骄慢,就是义。身担重任而不动摇,就是忠。办理事务而不欺瞒,就是信。面临危险而不恐惧,就是勇。事情复杂而能灵活对待,就是谋。


    2楼2017-03-21 20:16
    回复
      前面一段说君上施仁、义、德、道于天下,就是有道之君,天下人心就会归附。后面一段说作为臣下应具备仁义忠信勇谋的素养,这样的人是可用之才,可以辅佐好君上。这些都是治国的理念,好像与兵法无关,恰恰是古代兵法的首要篇章,是古代兵法的重要目的之一。


      3楼2017-03-21 20:17
      回复
        如果君王没有像楼主截取的那么贤明,就要用《鬼谷子》、《韩非子》来弥补了。如果臣子不像《六韬》说的具备那样的素养,就需要《反经》里的观点进行补救了。


        IP属地:天津4楼2017-03-30 00:42
        回复
          嗯有道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5-21 0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