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中的爱》赏析(下)
第二段的唱法与第一段类似。前面略去。
“看——着你,看着——你来,只是听不到你说,再见!——我的爱!声声汽笛火车已开,我的一双眼睛,充满眼泪,因为相逢已不再。”
这一节里我喜欢“火车已开”的填词方法。中国字的情绪感特别强。上一段的“要开”唱时要张口,仍有人为努力的余地,但这一段的“已”字,就是无能为力之感。和下面的“相逢已不在”都是一中情绪的解脱。下面的“火车远开”也同理。所以说,能让人感觉到中国文字的在歌曲中特别的传递能力,也只有邓了。
“难忘你给我的情,难忘你的关怀,难忘你给我的爱,难忘你的风采”同上略去。
“愿我俩这段情——用高音突出“这段情”成为本曲的中心主题。“常留在你我心怀”——荡气回肠的一句“常留”,要是按我自己的意思,可将这“常留”改为“长留”才觉得解“恨”。
“声声汽笛火车远开,我的一双眼睛,两行热泪”————这种由唱的高音急转入平缓的环节上自然产生一种泪眼婆娑的效果,诚实而生动,这一句不是唱出来了,而是一种生理上的自然而强烈反应,有时真叹服出色演绎者的通感能力,完全能控制听众的耳脉。
“想起我俩曾相爱!”————“俩”字,邓处理成“两”字,这是民国传统南方人读法,北方人读“俩”带有油滑诨味,而邓的处理使这个“两”字十分珍重,将后面的“曾相爱”用轻而清的口语吐出,但你不得不在“曾相爱”的后面打上感叹号!,因为她唱出了一种惋惜遗憾留在”爱”字上令人回味不已。
在暗场的“这段情”,其实是这首歌的大背景,没有全部出场,但在高音处拉出了这个主题,使这首离别之歌的意境十分完整。
此歌如果给那些没有灵慧的歌手唱,想必唱成念经口白的效果也不奇怪,但邓却凭那流珠滚玉、信手拈来的天赋,处理得高潮迭起,从这一点上讲,邓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歌手,而是一个创作者,一个歌心如文心,有着鬼斧神工之能力的灵魂描摹者.
这首歌我没有听人翻唱过,所以我更有典藏之意.别人唱邓的歌,好比《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的比照,我们不能说狗尾不好,但它的确不该续在貂之后,无论伸出多远仍有不见日月的暗淡。
纵然音乐本身不错,但此曲的配乐也娴熟流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先进文化”。也要填感谢中文填词的林煌坤,虽然在立意上不免传统平实,但他的确使曲与词做到了完美的结合。
好了,现在打开MP3,再听一遍这首歌吧!
——作者: subrinal
第二段的唱法与第一段类似。前面略去。
“看——着你,看着——你来,只是听不到你说,再见!——我的爱!声声汽笛火车已开,我的一双眼睛,充满眼泪,因为相逢已不再。”
这一节里我喜欢“火车已开”的填词方法。中国字的情绪感特别强。上一段的“要开”唱时要张口,仍有人为努力的余地,但这一段的“已”字,就是无能为力之感。和下面的“相逢已不在”都是一中情绪的解脱。下面的“火车远开”也同理。所以说,能让人感觉到中国文字的在歌曲中特别的传递能力,也只有邓了。
“难忘你给我的情,难忘你的关怀,难忘你给我的爱,难忘你的风采”同上略去。
“愿我俩这段情——用高音突出“这段情”成为本曲的中心主题。“常留在你我心怀”——荡气回肠的一句“常留”,要是按我自己的意思,可将这“常留”改为“长留”才觉得解“恨”。
“声声汽笛火车远开,我的一双眼睛,两行热泪”————这种由唱的高音急转入平缓的环节上自然产生一种泪眼婆娑的效果,诚实而生动,这一句不是唱出来了,而是一种生理上的自然而强烈反应,有时真叹服出色演绎者的通感能力,完全能控制听众的耳脉。
“想起我俩曾相爱!”————“俩”字,邓处理成“两”字,这是民国传统南方人读法,北方人读“俩”带有油滑诨味,而邓的处理使这个“两”字十分珍重,将后面的“曾相爱”用轻而清的口语吐出,但你不得不在“曾相爱”的后面打上感叹号!,因为她唱出了一种惋惜遗憾留在”爱”字上令人回味不已。
在暗场的“这段情”,其实是这首歌的大背景,没有全部出场,但在高音处拉出了这个主题,使这首离别之歌的意境十分完整。
此歌如果给那些没有灵慧的歌手唱,想必唱成念经口白的效果也不奇怪,但邓却凭那流珠滚玉、信手拈来的天赋,处理得高潮迭起,从这一点上讲,邓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歌手,而是一个创作者,一个歌心如文心,有着鬼斧神工之能力的灵魂描摹者.
这首歌我没有听人翻唱过,所以我更有典藏之意.别人唱邓的歌,好比《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的比照,我们不能说狗尾不好,但它的确不该续在貂之后,无论伸出多远仍有不见日月的暗淡。
纵然音乐本身不错,但此曲的配乐也娴熟流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先进文化”。也要填感谢中文填词的林煌坤,虽然在立意上不免传统平实,但他的确使曲与词做到了完美的结合。
好了,现在打开MP3,再听一遍这首歌吧!
——作者: subr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