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是Intel定位入门级的产品,一块是Intel主导服务器市场的旗舰,两个似乎并没有多少交集的产品有对比的可能或者必要吗?可当我们尝试从全景生活体验出发,用单核论证处理器核心实用性时,两款产品真的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化学反应”。
至强似乎在刻意引导数字逻辑?
至强全新的E7系列处理器近日成为服务器领域讨论的焦点,从跑分数据到功耗,都成为服务器玩家讨论的焦点,率先登场的旗舰至强 E7 8890 v4更是一口气提升到24核48线程的规格,令市场惊叹不已,可当人们留意服务器实际使用处理器核心数量问题时,E7系列处理器似乎在刻意引导“核心数量越多、跑分越高、处理器就更值得买”的逻辑。
实际上,至强注重处理器多核心的原因在于其单核心性能表现并不足,难以同酷睿同级产品对抗,设计与制造拆分之后,相对Intel 7代酷睿拥有“后发优势”的至强系列处理器,很大可能本身就是针对不同市场定位的7代酷睿产品性能设计除的产品,通过核心数量和跑分数据压制,继续营造数字营销逻辑而已。
然而,面对长期在PC领域起主导地位的酷睿而言,至强整体实力还有欠缺。至强极具针对性的推出E7系列处理器产品,试图在每各市场区间取得优势时,产品线丰富的酷睿完全可以随时调整自身产品线布局,推出类似Intel Core i3-7350K这样的明星产品来同至强竞争。随着人们开始用实用性来考量购买需求时,处理器的单核性能开始成为关注焦点。
立足实用性的单核战役
跑分数据对产品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产品实际性能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日常应用,毕竟绝大多数消费者不会是以跑分为数据购买PC产品的,因而测试的重点被放在日常图片/音频处理、PPT转PDF、游戏测试等模拟日常PC使用场景的测试上,选择GeForce GTX 1080这样的旗舰级显卡也是为了削弱显卡性能对整机测试成绩的影响,让测试结果尽量体现Intel Core i3-7350K和至强E7 8890v4两款处理器的差异。
两套测试平台
游戏是考验单核性能的最理想场景,正如文上所述,很少有专业玩家在游戏之时开启其他应用,总是希望在游戏中获得最佳实时性的体验。事实上,如果你并非游戏主播,需要在游戏同时进行视频转制、直播,那么很少会有多核应用。测试中我们选择了《魔兽世界》和《英雄联盟》两个极具代表性的网络游戏,在1080p的场景中,我们看到Intel Core i3-7350K领先了E7 8890v4 5%~13%的成绩,而7350K的价格仅是后者的30分之一,这意味着在主流游戏的比拼中,Intel Core i3-7350K对PC整机性能的提升更为明显。
转自卡吧:
http://tieba.baidu.com/p/5038842593婬特爾這波公關簡直了。。。2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