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嗜喝汤、“崇蛇”,并有着独特的方言。这些独特的“福建性格”,究竟源于何处?又始于何时?2010年一艘由波利尼亚起航的木舟,又为何将“寻根之旅”的终点设在福建?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要从一个被称为昙石山的小山丘谈起……
一段“挖”出来的历史
昙石山原名“墰石山”,是福建省闽侯县城近郊的一座小山丘,东距福州市区约20公里。在福州话中,“墰”,即“海边礁石”之意,此山并不似北方名山大川巍峨险峻,只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纺锤形”小山丘,南北长约430米,东西最宽处也不过150米。如此寻常的小山丘,却因为1954年的一次意外发现,改写了福建的历史。
那是1954年的1月7日,昙石山下昙石村的村民们正在山上取土,修筑村子周围的闽江防洪堤坝。突然有人大喊“快来看啊,挖到宝贝了!”几个样式古旧奇特的瓦罐和一些形制规整、明显带有人工打磨痕迹的石器,赫然出现在挖开的土层中。在这些“宝贝”里,一件刃部锋利的石斧格外打眼,当地的村民对它也并不陌生。以前,大雨冲刷过后的泥泞路面上,也冒出过几把这样的石斧,因为来历不明,又与雷雨相关,当地人都把这种石斧叫做“雷公斧”,但从地底下挖出来还是头一遭,而那些模样古怪的瓦罐此前却不多见,莫非昙石山上真的有宝贝?种种猜测在村民中流传开来,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引起了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的注意。他们立刻派人到现场进行了勘探工作。勘探的结果令专家们欣喜不已——这竟然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距今大概有5000年左右。但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发现将补写出一个福建之前的“福建”。
福建古称“闽”,《山海经》中一句“闽在海中”,赋予了这里一种孤远而神秘的气质。加之偏居东南沿海,远离中原,史官们向来无意花费太多的笔墨记录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因此,人们关于福建文明起源的认知,始终停留在《史记·东越列传》那篇幅不多的文字中。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闽人”被认为是这里最早的土著居民,而福建有明确纪年的历史则只能追溯到公元334年。当时越王无疆伐楚兵败身亡于昭关(今安徽省含山县城以北),衰没的越国王室贵族散落于沿海地区,纷纷接受册封,臣服于楚国。而一些不愿卑躬屈膝的越人,不得不放弃故土,颠沛流离,迁徙到今天的浙南和福建地区。在与当地土著“闽人”不断融合的同时,他们也传播了吴越和中原文化,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闽越族。在此后的历史中,汉武帝虽开疆拓土至此,却始终不能在文化上使其“属汉地”;三国时孙权五次出兵,才得立建安。
闽越族之后的辉煌历史,愈加激发了人们追根溯源的渴望。闽地难以同化的文化因素与海纳百川的包容力,究竟源于何处?
寻找不见于文字记载的 “闽越国”之前的福建,考古研究成了几近唯一的方式。但希望总是以失望告终。此前,福建地区也不乏一些年代久远的考古学文化,其中一些甚至可以追溯到至今7000年左右。可由于缺乏一脉相承的文化因素,使它们都难以与闽南文化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但这次不同,一开始我们就有了好的预感。”发掘领队吕荣芳口中的这种预感,实则源于一名考古人敏锐的观察。昙石山早期地层到晚期地层中有序夹杂的大量红陶、灰黄陶、橙黄陶、赭彩陶以及“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勾勒出一部跨越2000年的发展史。“尤其是晚期地层中的原始陶器上的釉彩,可能是我国目前最早的上釉技术。我们当时初步判定,这个时段可能已经接近了商周时代。”吕荣芳终于道出了“预感“的来源。他心中的这个时间表意味着昙石山文化的下限,已经接近了正史所载的“闽越国”时期,在年代的承续上,具备了上溯福建历史的可能。
随后的碳十四测年结果将昙石山文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上限距今5000年左右,相当于北方的仰韶文化晚期;下限距今 2700年左右,相当于商周时期,与吕荣芳的判断完全吻合。这个结论让考古队员们兴奋不已,昙石山会不会就是“闽越国”之前的福建呢?它是福建文明的源头吗?
(节选自《中华遗产》2012年第6期 撰文/王有为摄影/陈浩等 供图/福建闽侯县昙石山文化遗址博物馆)
一段“挖”出来的历史
昙石山原名“墰石山”,是福建省闽侯县城近郊的一座小山丘,东距福州市区约20公里。在福州话中,“墰”,即“海边礁石”之意,此山并不似北方名山大川巍峨险峻,只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纺锤形”小山丘,南北长约430米,东西最宽处也不过150米。如此寻常的小山丘,却因为1954年的一次意外发现,改写了福建的历史。
那是1954年的1月7日,昙石山下昙石村的村民们正在山上取土,修筑村子周围的闽江防洪堤坝。突然有人大喊“快来看啊,挖到宝贝了!”几个样式古旧奇特的瓦罐和一些形制规整、明显带有人工打磨痕迹的石器,赫然出现在挖开的土层中。在这些“宝贝”里,一件刃部锋利的石斧格外打眼,当地的村民对它也并不陌生。以前,大雨冲刷过后的泥泞路面上,也冒出过几把这样的石斧,因为来历不明,又与雷雨相关,当地人都把这种石斧叫做“雷公斧”,但从地底下挖出来还是头一遭,而那些模样古怪的瓦罐此前却不多见,莫非昙石山上真的有宝贝?种种猜测在村民中流传开来,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引起了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的注意。他们立刻派人到现场进行了勘探工作。勘探的结果令专家们欣喜不已——这竟然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距今大概有5000年左右。但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发现将补写出一个福建之前的“福建”。
福建古称“闽”,《山海经》中一句“闽在海中”,赋予了这里一种孤远而神秘的气质。加之偏居东南沿海,远离中原,史官们向来无意花费太多的笔墨记录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因此,人们关于福建文明起源的认知,始终停留在《史记·东越列传》那篇幅不多的文字中。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闽人”被认为是这里最早的土著居民,而福建有明确纪年的历史则只能追溯到公元334年。当时越王无疆伐楚兵败身亡于昭关(今安徽省含山县城以北),衰没的越国王室贵族散落于沿海地区,纷纷接受册封,臣服于楚国。而一些不愿卑躬屈膝的越人,不得不放弃故土,颠沛流离,迁徙到今天的浙南和福建地区。在与当地土著“闽人”不断融合的同时,他们也传播了吴越和中原文化,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闽越族。在此后的历史中,汉武帝虽开疆拓土至此,却始终不能在文化上使其“属汉地”;三国时孙权五次出兵,才得立建安。
闽越族之后的辉煌历史,愈加激发了人们追根溯源的渴望。闽地难以同化的文化因素与海纳百川的包容力,究竟源于何处?
寻找不见于文字记载的 “闽越国”之前的福建,考古研究成了几近唯一的方式。但希望总是以失望告终。此前,福建地区也不乏一些年代久远的考古学文化,其中一些甚至可以追溯到至今7000年左右。可由于缺乏一脉相承的文化因素,使它们都难以与闽南文化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但这次不同,一开始我们就有了好的预感。”发掘领队吕荣芳口中的这种预感,实则源于一名考古人敏锐的观察。昙石山早期地层到晚期地层中有序夹杂的大量红陶、灰黄陶、橙黄陶、赭彩陶以及“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勾勒出一部跨越2000年的发展史。“尤其是晚期地层中的原始陶器上的釉彩,可能是我国目前最早的上釉技术。我们当时初步判定,这个时段可能已经接近了商周时代。”吕荣芳终于道出了“预感“的来源。他心中的这个时间表意味着昙石山文化的下限,已经接近了正史所载的“闽越国”时期,在年代的承续上,具备了上溯福建历史的可能。
随后的碳十四测年结果将昙石山文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上限距今5000年左右,相当于北方的仰韶文化晚期;下限距今 2700年左右,相当于商周时期,与吕荣芳的判断完全吻合。这个结论让考古队员们兴奋不已,昙石山会不会就是“闽越国”之前的福建呢?它是福建文明的源头吗?
(节选自《中华遗产》2012年第6期 撰文/王有为摄影/陈浩等 供图/福建闽侯县昙石山文化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