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那年原创 2017-03-25 王清福 德州市陵城区作家协会
辉煌那年
◆ ◆ ◆
文 | 王清福
1997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一场特殊的发奖大会正在糜镇初级中学初三教室门前举行。原二中副校长宋善良宣读授奖名单。原二中校长张炳义说:“他们都是咱糜镇初级中学的毕业生,经过三年的拼搏已经跨过本科分数线,光荣的踏进大学校门。这迟到的授奖大会在糜镇初级中学举行,就是因为咱糜镇初级中学的学生,为二中的本科名额贡献了百分之四十二点八的力量(全二中7个本科生中,就有3人是糜镇初级中学的毕业生)。-------” 其目的就是看好糜镇中学的生源基础,以此扩大二中的影响,吸引糜镇初级中学的学生报考二中。
起初糜镇的学生向外流向滋镇、神头、义渡、张习桥等周边中学。为什么现在却引起本县两处高中的如此重视哪?说来话长。
糜镇初级中学第一任校长是齐书荣,第二任校长是徐士青,第三任校长是王泽胜,第四任校长是田兆平。中学校长的频繁更换,反映出文教领导对教学成绩的忧虑和提高成绩的急切心情。临危点将,徐士岐于1994年8月24日走马上任,挑起了糜镇初级中学校长的重担。
校长徐士岐走马上任,首先肯定前几任校长成绩。他和原有教师谈心,与学生交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与周边兄弟学校交流教学经验,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极大地调动起一线老师的积极性。年底县统考,当时的初三政治老师刘福林就创出了全县第三的优异成绩,打破了糜镇中学门门成绩拖后腿的被动局面。以此为突破口,老师们看到了勇攀高峰的希望。学校给予创出优异成绩的老师在精神鼓励的基础上,给予重奖。徐校长说:“宁可学校办公的经费紧张一点,也要给予做出成绩的老师重奖。以激励更多的老师创出更优异的成绩”。使一线老师学有目标,干有方向。
学校领导班子积极引导,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奖惩制度,更进一步调动起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使老师们教有奔头,学生学有信心。领导、教师、后勤人员拧成一股绳,比干劲,争上游,创优质服务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月考、季考,一步一个台阶。1995年的中考糜镇中学摘掉落后帽,跨进中游行列,刘福林老师更创出了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一举扭转了学生外流的被动局面。随着基础的奠定,经验的积累,积极性的提高,中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逐步跨入三、二、一名的行列。
教学成绩的提高,影响进一步扩大,学生由外流变为内流。义渡、滋镇、张习桥、邓集等乡镇的学生都抢着来糜镇初级中学读书。临邑县的戚家寨的学生也成了我校的常客。家住陵县县城的王莹莹竟来糜镇初级中学就读。更有甚者,在县委工作的李广和也为另一位家住陵县的孩子来糜镇初级中学就读做说客。一次,当时的总务主任王清福与副主任李洪才逐班清点人数,竟达到1688人的吉利数。生源的充足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线。
同时也为学生家长减轻了后顾之忧,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为糜镇老百姓省下了大笔的真金白银。以每个学生成绩提高一个档次计算,向高中少缴的钱就为糜镇老百姓省下三分之一的集资提留款。所以说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为糜镇的父老乡亲创造了极大的财富。同时,两处高中都向糜镇初级中学投以青睐的目光。二中校长来糜镇中学为考入本科的大学生发奖就是很好的案例。
辉煌那年
◆ ◆ ◆
文 | 王清福
1997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一场特殊的发奖大会正在糜镇初级中学初三教室门前举行。原二中副校长宋善良宣读授奖名单。原二中校长张炳义说:“他们都是咱糜镇初级中学的毕业生,经过三年的拼搏已经跨过本科分数线,光荣的踏进大学校门。这迟到的授奖大会在糜镇初级中学举行,就是因为咱糜镇初级中学的学生,为二中的本科名额贡献了百分之四十二点八的力量(全二中7个本科生中,就有3人是糜镇初级中学的毕业生)。-------” 其目的就是看好糜镇中学的生源基础,以此扩大二中的影响,吸引糜镇初级中学的学生报考二中。
起初糜镇的学生向外流向滋镇、神头、义渡、张习桥等周边中学。为什么现在却引起本县两处高中的如此重视哪?说来话长。
糜镇初级中学第一任校长是齐书荣,第二任校长是徐士青,第三任校长是王泽胜,第四任校长是田兆平。中学校长的频繁更换,反映出文教领导对教学成绩的忧虑和提高成绩的急切心情。临危点将,徐士岐于1994年8月24日走马上任,挑起了糜镇初级中学校长的重担。
校长徐士岐走马上任,首先肯定前几任校长成绩。他和原有教师谈心,与学生交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与周边兄弟学校交流教学经验,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极大地调动起一线老师的积极性。年底县统考,当时的初三政治老师刘福林就创出了全县第三的优异成绩,打破了糜镇中学门门成绩拖后腿的被动局面。以此为突破口,老师们看到了勇攀高峰的希望。学校给予创出优异成绩的老师在精神鼓励的基础上,给予重奖。徐校长说:“宁可学校办公的经费紧张一点,也要给予做出成绩的老师重奖。以激励更多的老师创出更优异的成绩”。使一线老师学有目标,干有方向。
学校领导班子积极引导,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奖惩制度,更进一步调动起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使老师们教有奔头,学生学有信心。领导、教师、后勤人员拧成一股绳,比干劲,争上游,创优质服务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月考、季考,一步一个台阶。1995年的中考糜镇中学摘掉落后帽,跨进中游行列,刘福林老师更创出了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一举扭转了学生外流的被动局面。随着基础的奠定,经验的积累,积极性的提高,中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逐步跨入三、二、一名的行列。
教学成绩的提高,影响进一步扩大,学生由外流变为内流。义渡、滋镇、张习桥、邓集等乡镇的学生都抢着来糜镇初级中学读书。临邑县的戚家寨的学生也成了我校的常客。家住陵县县城的王莹莹竟来糜镇初级中学就读。更有甚者,在县委工作的李广和也为另一位家住陵县的孩子来糜镇初级中学就读做说客。一次,当时的总务主任王清福与副主任李洪才逐班清点人数,竟达到1688人的吉利数。生源的充足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线。
同时也为学生家长减轻了后顾之忧,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为糜镇老百姓省下了大笔的真金白银。以每个学生成绩提高一个档次计算,向高中少缴的钱就为糜镇老百姓省下三分之一的集资提留款。所以说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为糜镇的父老乡亲创造了极大的财富。同时,两处高中都向糜镇初级中学投以青睐的目光。二中校长来糜镇中学为考入本科的大学生发奖就是很好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