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吧 关注:5,529贴子:100,798
  • 12回复贴,共1

【女主称制】西汉易储事件(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西汉初期的易储事件
  [摘要]太子是国之根本,不可轻动,否则便是动摇国本,贻害无穷。但在西汉初年,在刘邦的支持下,戚夫^挑起了易储事件,震动朝野,影响巨大。这场易储事件看似是两对母子之间的斗争,却牵扯极广险些引发大乱。最终,在吕后和朝臣的努力下,刘盈保住了太子之位,但这场争斗并非刘邦一时兴起,甚至刘邦最后打消这个念头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关键词]易储;国本;天下;刘邦;吕后
《公羊传・僖公五年》何林注:“储君,副主。”(即君主之副职)。《后汉书・郑众传》:“太子储君。”《晋书・成都王颖传》说:“皇太子,国之储君”。亦称“储元”、“储副”,(即上引何休注的简写)、“储后”、“储嗣”、“储两”、“储贰”,均太子别称。 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得到了山东定陶美女戚姬,戚姬能歌善舞,深得刘邦欢心,并于公元前208年为刘邦生T--子,是为刘如意。或许出于自身安全,或许贪图富贵,戚夫人日夜哭求刘邦立刘如意为太子。
  至于刘邦为什么动了易储的心思呢?“今戚夫人日夜侍御,赵王如意常抱居于前,上日,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从中可以看出两点:戚夫人和刘如意非常的宠;刘邦认为刘如意更像自己。
  刘邦称帝时已经55岁了,而戚夫人小刘邦30多岁,更是生的沉鱼落雁。戚夫人能填词,会唱歌,会跳舞,会乐器,这四样,刘邦都会,可以说戚夫人是刘邦的知音。此时吕后却已经人老珠黄。戚夫人当然更得刘邦宠爱。而刘邦也因对戚夫人的深爱,“爱母及于子”,视刘如意为掌上明珠,意以为太子。
  至于刘如意像自己这一点现在看来可能有些好笑,但在古代父死子继的这一皇位传承制度下这是立储的依据之一,很多皇帝遗诏中确立继承人时写道“某某皇子,深肖朕躬”。
  除此之外,吕氏外戚势力的膨胀也是刘邦感到了威胁。外戚势力本是刘邦为制约功臣而一手扶植的。但是吕后的政治才干显然出乎刘邦意料,通过铲除功臣事件吕后不仅树立了个人权威。也间接使吕氏一族势力壮大。要削弱吕氏家族势力,釜底抽薪之计便是废太子,断绝吕后的从政资本。为了大汉基业,刘邦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易储,并非只是因为私心。
  既然刘邦并非一时兴起、不计后果才决定易储,那为何最后会失败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名不正言不顺,舆论不支持
刘盈仁弱,但仁名在外,百姓刚刚从暴秦的统治下解脱,需要一个仁君。整个封建王朝信奉嫡长子继承制,刘盈是嫡长子,刘如意是庶子,废长立幼,难服人心。吕后依照张良的计策请出商山四皓,打消了刘邦的易储之念。至于商山四皓的出现为什么能打动刘邦,并不仅仅因为刘邦多次请求商山四皓出山而商山四皓坚决不从,而使刘邦更加敬重商山四皓,其原意大概如下:第一,四皓的主张符合“立嫡不立庶”的惯例,代表了多数人的意见。众所周知,自从西周嫡长子制得到确立后,立嫡不立庶就成了一种习惯法,继承问题也成了一方诸侯或一个王朝的大事。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将有利于社稷的安稳;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大动乱,这样的例子在汉初之前有很多,西周末年的褒姒之乱、晋国的骊姬之乱、甚至秦二世谋害兄长夺位引起的纷争,都是惨痛的教训。第二,四皓的做法有利于汉初社会的稳定。刘邦欲废太子,事在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这个时候刚经历秦末大乱、楚汉相争,一方面社会疲敝,百废待兴,另一方面黥布等人还割据地方,人心未稳。因此如何保持社稷的稳定,无疑是当时最大的问题。如果因太子问题而引起纷争,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吕后在朝中有着重大的影响,戚姬政治意识与政治才能低下
吕后是刘邦的发妻,更是政治上的伙伴。在刘邦起事之初得到了吕后的大力支持,因而吕后也得到了刘邦部下与臣子的承认。后来通过诛杀功臣,吕后的政治影响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政治才干得到了朝臣的肯定,权威仅次刘邦。况且吕氏一族是刘邦制约功臣的一支重要力量,所以吕后在朝中的势力不可小觑。吕后素来“为人刚毅”,吕氏兄弟又多把持要位,若太子被废,在“母以子贵”的年代,吕后及吕氏家族显然不会善罢甘休。而戚姬深居后宫,在刘邦起事过程中也没做过贡献,在朝中更没有实力,虽然得到了刘邦的支持,但政治上太过幼稚,她在朝臣眼中不过是借着丈夫权势作威作福的女人,且戚姬的行为也让朝臣不齿,“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涕泣,欲立其子代太子。”
三、朝臣反对
皇帝立谁为太子本是皇帝的家事,但立太子后废太子就是国事,朝臣就可以提出质疑。首先是太子少傅张良得知刘邦意图后以为“义难坐视”,率先人谏,刘邦不听,张良羞愧难当,从此称病不出。接着,太子太傅叔孙通人宫强谏,他对皇帝指出“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共苦食啖,岂可背哉!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日:“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四、顾念夫妻父子之情
刘邦作亭长时,吕后是其“微时纪也”。吕公因刘邦其貌不凡,将女儿吕雄嫁与刘邦为妻。这一时期的吕后过着普通平民百姓的生活,并与“两子居田中褥”,俨然是一个贤妻良母。但她同时也不失善良温柔的一面,“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铺之”。刘邦为汉王时,吕后“佐高祖定天下”。在楚汉战争中,吕后跟随刘邦颠沛流离,并且作为人质被“项王常里军中”,饱尝了囚虏和战乱之苦。在楚汉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的时候,“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吕后才回到了刘邦的身边。这段经历磨砺了其意志,增加了其胆识和政治阅历。也为其日后的皇后地位奠定了基础,更是奠定了他与刘邦的感情基础。后来吕后设计杀了韩信这个帅才,刘邦归来“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司马迁遣词用字实在高明,韩信死了,刘邦极为高兴,他的老婆能替他除掉这个心腹大患,他当然是更加怜爱自己这个美丽又能干的老婆。可见,刘邦对吕后并不是恩义全无。这一点,从刘邦死前的白马之可以充分体现。刘邦死前,与大臣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一点明显针对吕后。对于刘邦而言,最简单的办法是杀掉吕后,虽然子立母死是从汉武帝开始的,但汉以前后宫干政者不在少数,以刘邦心狠手辣的个性,大可以杀吕后以绝后患,但是刘邦没有,这可以理解为刘邦为刘盈留下了一个得力帮手,但更不能忽略刘邦对吕后的感情和愧疚所起的作用。
五、刘邦是―代明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万人之上的帝王。帝王一妻多妾并不仅是一种人人羡慕的福气,更是一种义务,为皇室传宗接代、广诞后嗣的义务。所以不能因为刘邦称帝后广纳美女、独宠戚姬来批判刘邦因为爱美人决定易储。古时好色君主不止一人,汉武帝“帝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妇人”,唐太宗更是风流成性,娶弟媳,并与隋炀帝皇后萧氏暖昧不清,其嫔妃见于史册者就有二十七人,不可不谓之好色。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千古一帝。刘邦虽爱美人,但更爱江山,一切以天下为重。当他发现易储是不可能的,更可能给大汉江山带来灾难,就立刻调整政策。
  西汉初期的易储事件最终以吕后母子的胜利落下帷幕,且不论戚姬母子与刘邦其他子嗣的下场,也不管后来的诸吕之乱。最起码,刘盈得以保住储位继续了汉初的安定,也为日后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能改变历史,就以历史为鉴,客观的进行分析,为以后的人生之路积累经验吧。
【参考文献】
  [1]陈志.论西汉初期皇嗣之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2]蒋波,朱战威.商山四皓汉初事迹述论[J].商洛学院学报,2010.(2).
  [3]张丽.从吕后的性格特征看其临朝称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7).
  [4]杨闻宇.吕雉岂是等闲辈[J].古道韵事,2006,(6).
【作者简介】
  张怡秋,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文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3班学生.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3-29 17:43回复
    争皇权向来是你死我活,何况夺储之争是由戚姬挑起,皇后不过被迫应战,说什么好妒忌不容人,史书有一个字提到皇后怎么争宠?戚姬再怎么受宠都是后宫的事,但是她不该起夺储的念头,直接把矛盾调到朝堂,除了刘老头子谁会买她的账?周昌看到刘邦吃饭的时候抱着戚姬调笑,直呼“陛下堪比桀纣之主”,叔孙通争谏的时候也说“吕后与陛下艰苦同担,奈何无端背弃”,戚姬就是找不清自己在别人心中地位,白白给自己找麻烦,若是其他宫帏斗争,说不定就换成了,本来储君就多变动,可是她的对手是一个与君主微时共伴的结发妻子,一个和众臣一路患难与共的开国皇后,威望人心功绩智谋她没一个能比的,何况日夜啼泣的确太欺负人,私底下哭哄哄老头就行了,如此高调夺储,再没脾气的人都会不满,何况是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的高皇后,在刘邦对她说“吕后真而主矣”的时候,就等于把她的决定权交给皇后了,夺储之争已经发起,总要有人牺牲来平息胜利一方的怒火,不过后来那戚姬非唱子为王那个破歌,旧事重提刺激了皇太后,到底还是没有保住刘如意。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3-30 05:55
    收起回复
      从惠帝系子孙在印尼的繁衍至今,看家谱记载才知道帝的皇后张嫣不是鲁元公主生的,而是张敖与赵美人生的女儿。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3-30 12:22
      收起回复
        近代考古学家已对吕后历史对证史记发展很多可疑之处。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3-30 12:23
        回复
          说明史记里吕后的那段历史是被人为篡改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3-30 12:27
          回复
            其谱曰:汉宣平侯张敖,尚惠帝姊鲁元公主为嫡室,而以其前妇陈馀之女为次妻。陈氏生一女,美而贤,公主爱之如己出,惠帝亦见而悦之。吕太后乃托言公主所生,年仅十三,聘以配帝。在中宫四年,无子。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3-30 13:44
            回复
              这个陈妇是张敖娶鲁元公主前的妻子,刘邦将鲁元公主嫁张敖此陈妇则退位为次妻,就如近代蒋介石与毛福梅离婚而娶宋美龄一样性质。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3-30 13:51
              回复
                请问楼主我能把这篇文章转到许平君吧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3-30 15:55
                收起回复
                  可以!我们在探讨历史的那段真是!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3-30 15: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