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说什么,却什么都说了
你听见了,就拥有了
如何使一滴水永不干涸?让它融入大海.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858d0b3ba19ebc4c0787691b227cf79/48a75edf8db1cb13083dd3c5d454564e93584b9b.jpg)
如何把冰与大海合二为一?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把这个冰直接投入到大海,等到一定的因缘成熟之后它就会融化,这就是“因信得度”。追求往生的人就是往生到佛国去,在那儿机缘成熟后开悟、解脱,就好像一块冰“往生”到大海里,靠大海里出现的诸多的顺缘来将它融化,这时那个个体的冰就和法界的大海融为一体,从而得到解脱。还有一种“见即解脱”,就是用你的智慧之火先融化那执著之冰,当冰化为水时再进入大海,跟大海融为一体。在大手印文化中把破除执著之后和法界的光明融为一体,称为“子母光明会”,就是自己修道来的那份光明,与真理的、大自然的、法界的、人类和众生本有的那份光明融合为一的时候,就得到了解脱。换句话说,用信仰把你的执著之冰化为智慧之水,然后这智慧之水才可能和大海浑然成一体。一杯水只有融入大海时才会得到永恒
妄念纷飞叫妄心,没有妄念的时候,就是真心。比如,天空中充满着乌云,乌云就是妄心;当乌云消散之后,一片朗朗的无云晴空就是真心;再比如,妄心是波浪滔天的大海,真心就是风平波静海面。当一个人远离妄心,远离杂念,如如不动时,就是真心。我们找不到任何有自性、能够永恒的本体,这个就是法界的本来面目。你不仅要明白这些道理,而且还要通过一种特殊的训练方式,来找到自己的真心,叫“印证妙明心”。在每一个刹那,恒常保任真心。恒常就是相对久远的一段时间,比如一天、五天、十天、一月、几月、一年、一生。刹那就是每一个刹那。从一秒钟的明白,到一小时的明白,渐渐延长至一天、一月、一年、十年、一生。不要离开这种光明
修法的诀窍就在于不要跟念头走,叫“旧境无连续,解脱之法身”。这是什么意思呢?念头来者自来,去者自去,走了就走了,不要被那个杂念抢走你的心,你不要在出现一个念头的时候,像一条被链子拴着的狗那样,跟上那个链子跑掉了,变成欲望的奴隶。所以说,只要“旧境无连续”,就可以证得解脱的法身。修道就好像在水中画画一样,无论怎么画,水中留不下一点痕迹,画的画,灭的灭。换一句话说:永远安住于当下,快乐无忧,触目随缘,做事如彩笔描空,描时专注,督摄六根,净念相继,描后放下,心中空中皆了无牵挂。所有的东西,你在心镜中明明朗朗,心如明镜,如如不动,却朗照万物。这世界上的一切,在你的心中了然分明。当你还不能时时刻刻地在光明中时,而说自己就是在无修,那就叫狂慧、狂妄。你名义上什么都知道,实际上得不到任何受用。明白这个道理时,叫明白心性,即在理上的明白;当你的生命能受用到空性时,就叫开悟,即事上的明白。
当我们爱这个世界时,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翼,却不会飞翔。
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
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没有雨云灰暗的流动,生活是孱弱的.我的存在是一个永恒的奇迹,这就是人生.为了回忆起我们是一体的,我们选择了分开旅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上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离我们最近的地方,路程却最遥远。当我们极谦卑时,则几近於伟大。
“海水呀,你说的是什么?”
“是永恒的疑问。”
“天空呀,你回答的话是什么?”
“是永恒的沉默。”
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很久了。 神从创造中找到他自己。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不要因为你胃口不好,而抱怨你的食物。如果你为了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与群星擦身而过。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如果我们受到伤害,那只是因为心执著其中。这种执著非常强烈的时候,会严密、坚固得象一个封闭的器皿。使我们误以为,这个器皿和充斥其中的情绪,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能够拥有的全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从来都不敢轻易离开这个器皿,从来都舍不得尝试打碎它,以为那样我们就会一无所有。事实上,当这个因为执我而构建的器皿被打破之后,我们所拥有的就是无限。或许,这么说并不准确,因为无限是不能被拥有的。在无限之中,已不再有能和所的存在。
你听见了,就拥有了
如何使一滴水永不干涸?让它融入大海.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858d0b3ba19ebc4c0787691b227cf79/48a75edf8db1cb13083dd3c5d454564e93584b9b.jpg)
如何把冰与大海合二为一?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把这个冰直接投入到大海,等到一定的因缘成熟之后它就会融化,这就是“因信得度”。追求往生的人就是往生到佛国去,在那儿机缘成熟后开悟、解脱,就好像一块冰“往生”到大海里,靠大海里出现的诸多的顺缘来将它融化,这时那个个体的冰就和法界的大海融为一体,从而得到解脱。还有一种“见即解脱”,就是用你的智慧之火先融化那执著之冰,当冰化为水时再进入大海,跟大海融为一体。在大手印文化中把破除执著之后和法界的光明融为一体,称为“子母光明会”,就是自己修道来的那份光明,与真理的、大自然的、法界的、人类和众生本有的那份光明融合为一的时候,就得到了解脱。换句话说,用信仰把你的执著之冰化为智慧之水,然后这智慧之水才可能和大海浑然成一体。一杯水只有融入大海时才会得到永恒
妄念纷飞叫妄心,没有妄念的时候,就是真心。比如,天空中充满着乌云,乌云就是妄心;当乌云消散之后,一片朗朗的无云晴空就是真心;再比如,妄心是波浪滔天的大海,真心就是风平波静海面。当一个人远离妄心,远离杂念,如如不动时,就是真心。我们找不到任何有自性、能够永恒的本体,这个就是法界的本来面目。你不仅要明白这些道理,而且还要通过一种特殊的训练方式,来找到自己的真心,叫“印证妙明心”。在每一个刹那,恒常保任真心。恒常就是相对久远的一段时间,比如一天、五天、十天、一月、几月、一年、一生。刹那就是每一个刹那。从一秒钟的明白,到一小时的明白,渐渐延长至一天、一月、一年、十年、一生。不要离开这种光明
修法的诀窍就在于不要跟念头走,叫“旧境无连续,解脱之法身”。这是什么意思呢?念头来者自来,去者自去,走了就走了,不要被那个杂念抢走你的心,你不要在出现一个念头的时候,像一条被链子拴着的狗那样,跟上那个链子跑掉了,变成欲望的奴隶。所以说,只要“旧境无连续”,就可以证得解脱的法身。修道就好像在水中画画一样,无论怎么画,水中留不下一点痕迹,画的画,灭的灭。换一句话说:永远安住于当下,快乐无忧,触目随缘,做事如彩笔描空,描时专注,督摄六根,净念相继,描后放下,心中空中皆了无牵挂。所有的东西,你在心镜中明明朗朗,心如明镜,如如不动,却朗照万物。这世界上的一切,在你的心中了然分明。当你还不能时时刻刻地在光明中时,而说自己就是在无修,那就叫狂慧、狂妄。你名义上什么都知道,实际上得不到任何受用。明白这个道理时,叫明白心性,即在理上的明白;当你的生命能受用到空性时,就叫开悟,即事上的明白。
当我们爱这个世界时,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翼,却不会飞翔。
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
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没有雨云灰暗的流动,生活是孱弱的.我的存在是一个永恒的奇迹,这就是人生.为了回忆起我们是一体的,我们选择了分开旅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上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离我们最近的地方,路程却最遥远。当我们极谦卑时,则几近於伟大。
“海水呀,你说的是什么?”
“是永恒的疑问。”
“天空呀,你回答的话是什么?”
“是永恒的沉默。”
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很久了。 神从创造中找到他自己。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不要因为你胃口不好,而抱怨你的食物。如果你为了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与群星擦身而过。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如果我们受到伤害,那只是因为心执著其中。这种执著非常强烈的时候,会严密、坚固得象一个封闭的器皿。使我们误以为,这个器皿和充斥其中的情绪,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能够拥有的全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从来都不敢轻易离开这个器皿,从来都舍不得尝试打碎它,以为那样我们就会一无所有。事实上,当这个因为执我而构建的器皿被打破之后,我们所拥有的就是无限。或许,这么说并不准确,因为无限是不能被拥有的。在无限之中,已不再有能和所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