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宅送吧 关注:40贴子:147
  • 0回复贴,共1

听说“去哪儿”的创始人庄辰超准备投资便利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庄辰超三次创业,三次成功
1997年,年仅21岁的庄辰超,使用硅谷Verity网站的中国版,捣鼓出中文搜索引擎“搜索客”,比李彦宏创办百度还早2年。但没过多久,庄辰超就把这个搜索引擎卖掉,成功套现了一大笔。
1999年12月,鲨威体坛正式上线,半年不到就成为国内最大的体育论坛。但到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夕,庄辰超又把鲨威体坛卖掉了。当时,“小超人”李泽楷想进军大陆,于是大量收购大陆的互联网行业。他们看中了庄辰超的鲨威,并且给出了1500万美元的报价。
2003年12月9日,携程登录美国纳斯达克,创始人梁建章的身家也暴涨到了15亿元。2005年,梁建章觉得携程已无对手,竟然辞去了CEO一职到美国读博士。几乎与此同时,庄辰超和当年一起创立鲨威的朋友再聚首,创办了去哪儿网。趁着梁建章离去、携程进步缓慢的机会,去哪儿网大踏步地往前走。
辞去了去哪儿网的CEO 庄辰超又去哪儿了呢?
目前庄辰超已经悄悄的看上社区电商这一块,庄辰超这三次创业,有着共同点——动手早、判断准、抢占先机,善于提前卡位。在他人对项目市场前景还没有清晰判断之前,庄辰超已经先行抢占了赛道,那么他投资便利店的逻辑何在?
第一,以流量思维审视零售。
只要选对了入口类别,相比线上流量,线下流量要便宜得多。一个便利店假设每天的客流是1000人次,一年就是几十万人次的现成流量。
第二,线下流量的多次变现。
过去,线下钱货两清的交易只是线下流量的一次变现,但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流量的价值一定在于多次变现。一个便利店同时也是一个有场景的连接,而且便利店连接的人是比较固定的,有场景背书情况之下,更容易形成一个入口,使线下流量二次、三次变现有很大的空间。
第三,做线下流量的协同。
以前线下流量是分割的,即使紧邻在一起的两家实体店的流量也难以有效地共享。生意的本质是获客成本和转化率,流量如果能协同共享,产生的效果就是乘数。假设便利店和周边相关业态的流量可以整合,就可以将便利店作为高频入口接入一些低频业务,进而实现客源共享、积分共享。
当线上流量已经像一条半干的毛巾,挤不出多少水的时候,粗放运营的线下流量却大可以使劲挤一把,而这种精细运营的互联网思维和抢占流量入口的打法,正是庄辰超擅长的。实际上,便利店几乎是所有实体商业中最高频的业态,庄辰超选中从便利店切入与他当初从机票搜索切入在线旅游市场有异曲同工之妙。
假设便利蜂未来能够开到上千家,铺遍整个北京城区,就形成了一个超级流量入口,便利蜂本身能否盈利反而变成了次要,实际上变成了一家拥有巨大流量、同时已经实现盈亏平衡的互联网企业,就不难享受资本市场的高估值。
实际上,线下实体商业向体验和服务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其效率提升中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如果把实体店铺看成是一个基于信任关系背书的社交岛,把实体世界中的每一个人都连接起来,那实体商业就会呈现出互联网化的、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图景。庄辰超的第四次创业谋局的背后,其背后隐藏着线上线下零售的一个新关系时代:线上流量红利消失,零售电商时代正在终结,线下流量竞争大幕拉开。


1楼2017-04-08 10: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