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是神以祂作为Parabrahma(至高灵,至高主)形态的永恒戏剧,这个形态即是包含万有的绝对神性。Parabrahma(至高灵)有两种宇宙状态:醒着和睡着。当Parabrahma(至高灵)在觉醒态中,其显现为进入创造发生的阶段;在睡眠态中,则祂的一切活动被溶为绝对的零,创造终止,不复存在。这是一种无运动的完全熵的状态(译注:熵entropy 指体系的无序的程度)。在此态中,所有被创造的——物质与非物质——溶化成一团抽象的能量,即Parabrahma(至高灵)。这是一种存在的状态,仅仅是生物,但是,它像一个没有任何光照射的物体。当祂停止创造的戏剧——独特地为祂的欣赏和娱乐而表演的戏剧,所有人性的,无人性的,超人类的,非人类的元素都溶入Parabrahma(至高灵),就这样循环转换,从Parabrahma(至高灵)非存有的状态,转换到祂的作为创造本身的完整地显现。
关于创造的起始点,历来存在争议。如果能领悟到,永恒正是Parabrahma(至高灵)的特有本质,那么这种争论就能简单地消除,人在知觉状态中是活跃的,其人格彰显在工作中,才能得以展现。但是,在睡眠态中人完全不活动,其人格的表现退缩到他的存有内在。
创造的过程,犹如一颗种子发芽变成一颗树,树完全成熟后又变成一颗种子的过程。神(Parabrahma 至高灵)在祂开始活动前会变成太初种子(Brahma Beeja梵天种子),创造就是这颗种子的彰显,类似于一个完美的拥有所有小平面的完整的水晶体。
( 相亦译自 <创造>——锡吕˙玛塔吉的第一本书 )
关于创造的起始点,历来存在争议。如果能领悟到,永恒正是Parabrahma(至高灵)的特有本质,那么这种争论就能简单地消除,人在知觉状态中是活跃的,其人格彰显在工作中,才能得以展现。但是,在睡眠态中人完全不活动,其人格的表现退缩到他的存有内在。
创造的过程,犹如一颗种子发芽变成一颗树,树完全成熟后又变成一颗种子的过程。神(Parabrahma 至高灵)在祂开始活动前会变成太初种子(Brahma Beeja梵天种子),创造就是这颗种子的彰显,类似于一个完美的拥有所有小平面的完整的水晶体。
( 相亦译自 <创造>——锡吕˙玛塔吉的第一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