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吧 关注:934贴子:3,153
  • 0回复贴,共1

郭路生是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知道跟着“太阳纵队”活动过的郭路生,是否在手抄杂志上发表过诗作。在2007年的一篇文章里,他说自己“是在1965年(也可能更早些)开始尝试写诗的”食指(郭路生)《写给美国读者》(《新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收录在他诗集里最早的诗,是1965年2月的《波浪与海洋》(到1968年,这首诗成为《海洋三部曲》的第一部):
喧响的波浪
深沉的海洋
引我热烈地追求
使我殷切地向往
因为我有时惆怅
所以我喜爱大海宽阔的胸膛
因为我有时怯懦
所以我喜爱大海的无比坚强这是因为我能力寻常
所以我渴求大海的巨大力量
这是因为我形体丑陋
所以我酷爱大海的碧蓝和明朗
我将永远为你歌唱
那喧响激昂的波浪
我将永远为你倾倒
那碧蓝深沉的海洋
如果这就是郭路生诗歌的发轫,那么它发轫于失落与低回,个人命运的挫败。未能顺利升学对于那时候尚没有什么人生阅历的郭路生,的确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他将诗中之“我”构画得那么卑微,跟这种心理阴影有关。为了克服它们,他用这首小诗勉励自己去“向往”和“追求”“大海”的品质。但《波浪与海洋》不只是停留在这么个励志的层面。除了感叹个人际遇,郭路生更处理了那个年代的流行主题。
2009年10月,在一次研讨会上,郭路生回顾说自己的写作存在着两个取向,主要是“大我”与“小我”的问题。“大我”指“以贺敬之为代表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那一派……强调主旋律的核心价值观”;“小我”则是说“诗人不能是螺丝钉,诗人要有个性”参见李翚、庄劲扬《诗人食指: 我这样写歌》(《人物》2010年第1期)。。这“大我”和“小我”的提法,其实又来自他从小就接受的宣传教育里有关“集体”与“个人”关系的表述: 集体高于个人,个人服从集体,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等等之类。再来看这首小诗,相对于“我”(水滴)的“波浪与海洋”,显然指那个代表“主旋律核心价值观”的集体之“大我”。郭路生表示要“永远为你歌唱”,“永远为你倾倒”,跟当时那些集体主义赞歌的基调实在并无二致。他提升的这个调门,也将这首诗从“小我”的“惆怅”、“怯懦”、“寻常”和“丑陋”提升上来。
只是,郭路生这个“小我”向“大我”表决心的方式,其企图却是“小我”的——《波浪与海洋》从“小我”出发,并试着去找到一种仅属于这个“小我”的发声方式。因为这一点,无论对于当时年仅十七岁的作者,还是当时倾泻着宏大的集体之声、传达政治观念和激情的主流诗歌,这首稚嫩的小诗都难能可贵。郭路生的这首起步之作,已经鲜明(过于鲜明)地呈显出他的诗歌信念——“我将永远为你歌唱”。尽管这不过是对那时候大张旗鼓地为时代主流歌唱之号召的积极响应,留有余地的却是,郭路生从一开始就打算以其不失个性的“小我”去歌唱——这首学舌之作,其学舌之声却是郭路生由衷的声音。这值得跟“太阳纵队”“以马雅可夫斯基的话说”的那个观点相互参看,或许它正出于张郎郎乃至郭路生也很熟悉和喜爱的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但这实在是属于本嗓般的,一个诗人最低限度的真诚。
《波浪与海洋》这首开始之作,似乎设计好了之后郭路生诗歌写作的规定性——他的吟唱在他所说的“大我”与“小我”之间,因那种“我将永远为你歌唱”的信念而形成总是由“小我”出发朝着“大我”而去的向度。一般而言,无论以怎样的沉郁迷惘伤感的情绪开始歌唱,郭路生的诗歌都力图升上积极明亮的层面。始终满含深情地相信他所认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构成其诗歌的精神核心(只不过,他在诗歌里认定和相信的,往往会是他从小接受的政治宣传教育和时代主旋律那一套)。这些特点,在《波浪与海洋》这首小诗里全都具备了。不过,真正有意味的却是郭路生对这种(由他处身其中写作的时代为之设计的)规定性的逃离,逃离和难以逃离的挣扎撕扯,耗费了他那么多诗才。
他诗集里收录的另一首写于1965年的《书简(一)》,可能要晚于《波浪与海洋》。诗前小引说:“——这首诗为一幅画像而作,画像是十二月党人之妻在丈夫临服苦役前送别时送给她爱人的。”郭路生在诗中演绎妻子对丈夫的倾诉和丈夫的回应,处理追求爱情和自由的主题,情真意切,戏剧化张力十足。其中“我们应当永远牢记一条真理/无论在欢乐还是辛酸的日子里/我们的心啊,要永远向前憧憬/这样,才不会丧失生活的勇气”一节,也是就其自身经历有感而发,并成为他后来通常的诗歌基调。
1965年夏天,郭路生终于考上了北京第五十六中学的高中部。他是个共青团团员,勤奋读书,爱好文学,思想活跃,还是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正所谓“德智体”全面发展。但他并非没有新的烦恼——在此前后,他因为经常谈论普希金、裴多菲而被批评,以至令其退出团组织。只是凭着他出身良好,特别是他父亲将他的事情向区一级有关部门申诉,郭路生才又被恢复了团籍。“大我”中之“小我”的这番小小的折腾,或也刺激他那些诗行的写作。
————摘自《我们时代的诗人》
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18397/


1楼2017-05-03 14:4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