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文交所吧 关注:134贴子:450
  • 0回复贴,共1

郭润康:我是如何爱上集邮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源:邮币资讯APP
郭润康老先生是中国集邮界的泰斗,集邮者的楷模。2017年春,老先生驾鹤西去,巨星陨落,实为中国集邮界的悲痛。本文为郭润康先生发表于湖北集邮的文章,记述了郭先生初涉集邮的缘由和集邮的一生。本号转载以缅怀这位跨世纪的资深集邮家。
  我从1931年14岁时,开始与邮票结缘,可说“一见钟情”,一晃度过了86个年头。那年父亲介绍我到上海五洲大药房蚌埠分店习业,这是一家经营西药的企业,分店很多,业务往来频繁,并常常收到英、德、法、美、荷兰和日本等国药厂寄来的广告或样品,几乎天天有信。我看到上面贴的邮票,花花绿绿,煞是好看,爱美之心,油然而生。由此,引起我的好奇心,乃产生收集的念头,于是就开始积攒这些邮票。
想知道藏品交易排行榜单请下载邮币资讯APP.
  一件事的发生,总有其原因。
  我能集邮,完全是进入五洲大药房这一机遇,机来运来,到1937年我已集得不同的中外邮票200多枚。
  “七七”事变,南京沦陷,蚌埠告急,全店职工向后撤退。
  1938年初,转辗到了汉口,我也被调入汉口分店,安排我的工作是处理来往信件,这对集邮大有助益。一天,店中同事林良斐来我桌前说,想找几枚邮票。我就将信封拿出来任他挑选,这时我告诉他我也集有邮票一小册,乃相约晚上到宿舍参观。晚间,我将邮册递给他,他从头到尾翻了一下后说,外国邮票按国别贴在一起可以,但中国邮票贴得很乱,如“帆船票”伦敦版、北京新版、老版不分,“中山像”单圈、双圈混贴,并当场指点我区分的方法。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使我茅塞顿开,才了解到集邮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临别时他指出我邮册中的两枚邮票支援他,我说,我每种只留一枚,重复的就弃了,他概叹说,集邮要集复品,越多越好,可以研究版式、纸质、齿孔、刷色,可以收集不同时期、不同地名的邮戳,更可与人交换,你不懂版式,不懂集复品,数以千计的票品在你眼皮底下溜走了,可惜可惜!
  不久,我又调到广州分店,工作太忙,天天加班,顾不上集邮。
  随着战争发展,我随店转移,经梧州、柳州来到贵阳。贵阳原无分店,于是乃筹设分店,于1939年开张。上海总店为了庆贺新店成立,由上海寄来公司自产药品包裹50件,我负责库房管理,包裹提到库房后,我看到上面贴的都是元数高值票,以10元者为多,每箱约20来枚。想到林君的提示要集复品,开箱后我就将贴邮票的箱盖保存起来,因业务太忙,没能即时洗取。不久,店中收到一枚明信片,一看是上海五洲邮票社来的,上面印出收购旧邮票的价格,如1元×分,2元×分等,令我惊异的是招牌也叫五洲,旧邮票也能卖钱,真是“一片激起千层浪”。于是我抓紧时间将存留的高值邮票都洗取下来,达千枚之多,并与五洲邮票社取得联系。邮社将收购我邮票的款折成一个5000枚的袋票,分成10封寄我,每封500枚,结果只收到8封。过去多年只集得200多枚,现在一下子得到4000枚,真是喜从天降,店中同仁也为我高兴。于是天天晚上忙于整理。一位印刷厂的朋友,还为我印了一百张贴片应用。整理后,还有不少邮票分不清国别,只好放在一边。一天,在贵阳出的报上,看到一则分类小广告,说有“邮票年鉴”出让。何谓邮票年鉴不甚了解,乃按址前往,一位年轻人接待,告之乃父亲遗物,是英国吉本斯邮票目录。我翻了一下,见内容是分国分年介绍各国邮票,甚合我用,购得后随时翻阅,一些不识的邮票也逐步清楚了。
  贵阳青年会办有英文夜校。1942年我报名学习,每晚授两节课,中间休息10分钟,就到小卖部溜达,见框台内陈列邮票出售,主持人惠全安亦集邮,并与歌咏班的邮人彭植榕相识,还遇见青年会公寓中住的老集邮家严澄孚,在交往中又增加了许多邮识。彼此都认为需要扩大交流,乃由惠全安牵头,在青年会大门贴出“征求集邮同好”的告示,欢迎集邮爱好者登记便于交往。几天之后,就有三十多人前来登记。于是由青年会出面柬邀大家于6月28日聚会,在座谈中“青年会集邮组”也同日成立,定每星期天活动一次。几次活动之后,又感到宜与外省邮友扩大交流,乃由我与许庆民、任善震三人发起成立邮会,即呈文向贵州省政府社会处申请成立“金竹邮票会”,旋蒙批复同意,随订于8月23日召开成立大会,9月起开始出版《金竹邮刊》。
  金竹邮票会的成立,使我的集邮进入新的起点。我集邮,从1931年到1942年,刚好是一个十二生肖轮回。前半轮处于朦朣阶段,闭门造车。尤如盲人骑瞎马,全不懂集邮的真谛,但乐趣却是无穷。后半轮遇上名家指点,成立邮会加入,广泛与邮人接触,才由入门而登堂入室。使我步入集邮的康庄大道,由自发到自觉的境界。同时在邮友们的劝告下,国人要集国邮,我随后乃改弦易辙,开始专集国邮,当时习称华邮,这样成为我的终生爱好,一步一个脚印,迈步前进,跑步到了百岁。
  回首八十多年来的集邮活动,我总结个人集邮有几件大事:
  1.参加建立集邮组织。如贵阳青年会集邮组、金竹邮票会;贵阳市南明区文化馆业余集邮小组、贵阳集邮研究会、贵阳老年邮友联谊会。与吴鸿钧、任尔勤等为建立贵州省集邮协会奔走呼吁。
  2.主持过两大邮展。一是贵州省文化教育科学展览会,金竹邮票会负责邮展部分,展出邮品56框,于1942年10月10日至15日展出5天。二是中苏邮票展览,共展出新中国邮票和前苏联邮票80框,于1992年11月23日至12月6日,共展14天。其中前苏联邮票未按年份排列,而是分成八项内容陈列,如苏维埃胜利的旗帜,天才的马恩列斯,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等,类似专题集邮。
  3.主编过《金竹邮刊》、《黎明邮刊》、《万寿邮刊》、《邮识》副刊、《南明邮刊》、《贵阳邮刊》。
  4.担任大型集邮辞书编委。有《集邮辞典》、《中国邮票史》、《中国集邮史》、《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国集邮百科全书》。
  5.出版过集邮书籍。有《集邮传真》,《郭润康集邮文选》2册,《郭润康集邮日记》8册。
  6.组编过邮集30余部。主要在基层展出,目的是宣传集邮,倡导集邮。其中,《新开办的邮政快件》邮政历史邮集,两次参加全国邮展作为评审委员类展品展出。


1楼2017-05-05 11:3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