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话中有部分词汇与普通话意思相近,但是词素的顺序颠倒。
比如普通话的“喜欢”,在南通话里说出“欢喜”。南通话的“欢喜”作动词,表示喜爱,和普通话中的“欢喜”不一样。南通话可以说“我欢喜他”,表示“我喜欢他”。普通话就不可以。另外,老派南通话中没有“喜欢”一词。
很“欢喜”vs. “喜欢”相似的还有几个,举例:
南通话——普通话
1.欢喜 喜欢
2.牢监 监牢
3.棒冰 冰棒
4.谈闲 闲谈
需要指出的是,例1 例2 都是并列结构,也就是说,两个词素是并列关系,比如说 牢 就是 监,监就是牢。
例3,例4有所不同,
“棒冰” 虽然说就是“冰棒”。这里我们可以有两种理解
1. 词法相同,中心语不同,语义不同。“棒冰”是“像棒子一样的冰”,“冰棒”是“像冰一样的棒子”。
2. 词法不同,中心语相同,语义相同。“棒冰”的词法是修饰语后置(或中心语前置),类似于阿拉伯语、罗曼语系诸语。
当然,第1种的可能性大一点。
普通话的“闲谈”当是状中结构,“谈”为动词中心语。“谈闲”或许来源于“谈闲天”。即,“谈闲”是一个述宾结构的离合词。
比如: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
故而,“谈闲”与“闲谈”不完全等价。
与3,4差不多的还有 “亮月(子)”,也就是月亮的意思。我从来没用过“亮月子”这个词,就不多说了。
不知道是否还有类似的词。
比如普通话的“喜欢”,在南通话里说出“欢喜”。南通话的“欢喜”作动词,表示喜爱,和普通话中的“欢喜”不一样。南通话可以说“我欢喜他”,表示“我喜欢他”。普通话就不可以。另外,老派南通话中没有“喜欢”一词。
很“欢喜”vs. “喜欢”相似的还有几个,举例:
南通话——普通话
1.欢喜 喜欢
2.牢监 监牢
3.棒冰 冰棒
4.谈闲 闲谈
需要指出的是,例1 例2 都是并列结构,也就是说,两个词素是并列关系,比如说 牢 就是 监,监就是牢。
例3,例4有所不同,
“棒冰” 虽然说就是“冰棒”。这里我们可以有两种理解
1. 词法相同,中心语不同,语义不同。“棒冰”是“像棒子一样的冰”,“冰棒”是“像冰一样的棒子”。
2. 词法不同,中心语相同,语义相同。“棒冰”的词法是修饰语后置(或中心语前置),类似于阿拉伯语、罗曼语系诸语。
当然,第1种的可能性大一点。
普通话的“闲谈”当是状中结构,“谈”为动词中心语。“谈闲”或许来源于“谈闲天”。即,“谈闲”是一个述宾结构的离合词。
比如: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
故而,“谈闲”与“闲谈”不完全等价。
与3,4差不多的还有 “亮月(子)”,也就是月亮的意思。我从来没用过“亮月子”这个词,就不多说了。
不知道是否还有类似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