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的“白相”溯源
上海话的“白相”是玩的意思,“白相”和“玩”有什么关系呢?这应该是文言改白话过程中产生的“分音词”,最常作为例子使用的分音词是“窟窿”,文言是“孔”。吴语区指代“玩耍”的词本不是“玩”,而是“戏”和“剧”,李白的“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就是“门前玩”的意思。“玩”如果音拉长点,听上去就像两个字“武安”,古音“武”北方人读作mu,武安就成了mu-an,近似“母安”。而“母”在上海又和“婆”是同音的,“老婆”读作“老母”,“母安”就成了“婆安”。北方人会把上海的“婆安”译为“伯安”,而“安”的古音有个声母“ng”读作“ngan”近似“俄安”和上海话的“颜”同音,“伯安”会读作“伯颜”,上海话“颜”和“杨”同音,又被理解为“伯杨”,进一步被文人写作“伯相”或“孛相”和“白相”,这样“玩”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转化为“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