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齐策》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周子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这段是主张赵国缺粮者的铁证,认为赵国出击是因为赵国缺粮,并且向齐国借粮了。然而我们看看《史记》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王建立6年,秦攻赵,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赵无食,请粟於齐,齐不听。周子曰:“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於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甕沃焦釜也。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之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
看上去两边记载差不多,但是史记却已经证明赵国缺粮不是在长平之战时。因为齐王建6年是公元前259年,是在长平之战后一年。也就是邯郸之战时,反过来再看文中齐楚救赵,并且虑赵之亡显然不会是长平之战时列国的态度,而是长平败后列国的态度。战国策所记载的秦攻长平是把整个长平邯郸战争看成一个整体,以秦攻长平开始的秦攻赵战争。
我们再来看长平之战过程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赵括绝粮是因为白起绝了他的粮道,而后秦王更是发河内十五以上的男子遮绝赵粮道。我不止一次说了赵国并不缺粮,其出击秦军是因为廉颇固守战术与赵王夺取上党的战略冲突,赵国出击绝非迫不得已,战国之世被迫割地之事极多,打不下去了也完全可以割地求和,长平之战就是赵王想打而不是非打不可。(部分摘抄自战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