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玑科学吧 关注:170贴子:1,010
  • 3回复贴,共1

达照法师《永嘉禅讲座高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达照法师《永嘉禅讲座高级》——圆顿禅法:第八讲 鉴别是非(三)
2017-05-28 02:10阅读:40
达照法师《永嘉禅讲座高级》——圆顿禅法:第八讲 鉴别是非(三)X
“是则龙女顿成佛”,“是”就是明白了心性能具足一切法;“龙女”就是龙王的女儿,在《法华经》上,八岁就成佛,而且速度非常之快。当时佛的很多弟子问文殊菩萨,你教化这么多弟子,有多少人成就?他说成就的人很多。然后龙女从龙宫出来,到了释迦佛面前说:成佛是很方便、很快的。佛的很多声闻弟子不相信,说女人生有五漏,不能当国王,不能当魔王,也不能当法王,有很多不可以做的,怎么能成佛呢?龙女对他们说:“我现在把龙王的宝珠献给佛,佛接过去,这个时间快不快?我成佛比这个还要快。”她当时把珠献给佛以后,马上往东方无垢世界成就佛道,佛弟子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所以真正成佛不在男女相上,而是在我们心的觉性当中。这个觉性本来就是平等的,我感觉到痛苦和你感觉到痛苦,在觉性上有什么区别呢?它没有颜色,没有长短方圆,明白了这个觉性,其实就已经找到了成佛的根源。“是则龙女顿成佛”,就是说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让我们回光返照,当下看到这个觉性,把是非、人我、男女、生死一切相当下了断。
《心经》里面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所有二元对立全部消失。我们生活在这个有相的世界里就有对待:我在讲,你在听;我能讲,你们能听;我讲话是所讲,讲的法就是你们的所听,能所一直对立,人我也是对立。但是觉性却没有任何空间和时间的对立,明白了这个,当下就成佛。
“非则善星生陷坠。”善星比丘是佛的侍者,佛讲法,善星比丘都跟在身边,但是他很调皮,总是要故意捣乱,就是不明白心性的妙用,完全是随凡夫的习气烦恼。佛讲四谛法,讲完走了,他做侍者在旁边要打理,他说“有五谛法,佛只给你们讲四谛”,大家听了就怀疑了;佛讲三十七道品,讲完以后,他说,“有三十九道品,你们没听懂”;有时候佛在讲法的时候,他说:“喔,鬼来了,害怕。”就像我们现在讲法的时候,有些人手机在那里响,不小心还接一下,就很干扰别人。内心跟法不相应,表现的行为就非常坏。
如果你内心没有法的受用,用世间的情感来学佛,好像拉人际关系一样。有些人 到寺庙里拜佛,求世间的财利、五欲;有些人亲近善知识,到一个僧团里面,也是为了认识更多人,好像要拉好人脉关系。这些发心其实都是像善星比丘一样,他只是在这样的关系网当中,并没有真正的发心。善星比丘的后果是很坏,他活着的时候就陷到地狱里面去了,叫“生陷坠”,而且是堕入无间地狱。
人家就问佛:你这么了不起,身边怎么还有个善星比丘,没有善根的人,你给他讲法干什么?佛说:为他种未来因。虽然他在我们可以思维的时间内,生不起正念,也不会相信佛,但是等他地狱恶报结束了,无数劫以后,会因为这一生给释迦佛当侍者,得到成佛的机会,他是为了种很久远未来的因。我们有时候看身边的人,初学佛法,什么都不懂,不要小看他,这一生中给他种点善根,也是他的机会。
“是”和“非”相差很大。龙属于***道,比人道还要低一点,***道的女子都可以八岁就成佛,何况是我们人道呢?如果“是”的话,直下承担,明白心性,超越一切人我是非、烦恼无明;如果“非”的话,即便天天抱着佛,天天在佛身边,也同样要堕落。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5-28 21:20回复
    达照法师《楞严大义》(七十六)
    2017-05-27 08:51阅读:74
    达照法师《楞严大义》(七十六)X
    有个词叫做“东施效颦”,知不知道?西施生病的时候,大家一看:哎哟,很漂亮、很温柔,很需要有人哄她、呵护着她,觉得很美。于是东施就想:“你看,她生病了就那么好,我也装一点病。”结果人家一看:真难看,你装的。修行人也是这样,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我们以为他们当官,当皇帝很荣耀,所以就很想模仿着去当官,但你如果没有这个福报,当官会把你累死的。你没有这个福,没有这个德,根本做不了这件事情。
    世间的各种错误的观念,误以为那个结果就是这个原因,错了!现在我们则更加混乱,那个人有钱,出入自由,有别墅,有车,家庭过得很舒服,于是我们就认为:有车、有别墅就是最幸福的。其实你到了那个份上才知道,太痛苦了!因为你没有智慧,驾驭不了这个福报。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一个人的幸福和痛苦,并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但是物质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有福报了,它就起到这个作用。所以观察不到这个因果、业果,就构成了见浊——见解上有问题有毛病,智慧不够。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5-28 21:32
    回复
      达照法师《永嘉禅讲座高级》——圆顿禅法:第八讲 鉴别是非(二)
      2017-05-27 02:10阅读:39
      达照法师《永嘉禅讲座高级》——圆顿禅法:第八讲 鉴别是非(二)X
      “差之毫厘失千里。”毫厘之差,虽然看去只差一点点,结果会有千里之别。有一个师父,弟子问他:“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他想大修行人解脱了,证得空性了,就说:“不落因果。”然后他心里又怀疑了,实际上他自己还不是大修行人,他想:“佛法不是讲有因果吗?我讲不落因果,这罪过可大了。”越想越怀疑,觉得自己可能答错了,结果一转世就堕落狐狸身,做了五百世狐狸。直到百丈和尚来开堂说法,天天有个老头来听法,最后一天听完以后,他就问百丈禅师:“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百丈禅师说:“不昧因果。”他立即开悟了,说:“感谢你,我堕了五百世做狐狸,就在后山,现在听你讲法,我已经解脱了。”百丈和尚就敲钟集众,到后山山洞里面,把一只死狐狸按老和尚的待遇给埋了。
      这是历史上野狐禅的故事,一个不落因果,一个不昧因果,“差之毫厘失千里”。如果真正明白了空性,就是菩萨戒里面说的,佛性非因果法,佛性于一切处都不背离,我们的觉性没有形象,不落在有为造作的法上面。关键那个师父是站在世间法的角度讲不落因果,就有点诽谤因果了;如果他真是大修行人,明白出世间的一切法都不可思议,然后方便对待,帮别人解决问题,随机施教,对病下药,这就没有错。有时候自己内心的一点点怀疑,就会招致无量的痛苦。
      历史上的野狐禅、蛤蟆禅,就是机锋对答,听了禅宗几句很洒脱的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像有些人看了济公,就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酒肉穿肠过”,什么是“佛祖心中留”。好像他表面上也跟圣人讲的一样,但是他的生命方向完全不同,差之毫厘就失之千里。像上了高速一样,有两个路口,稍微转一下方向盘,就转到另一个方向去了,那就越走越远。如果我们有正知正见,在正见的路上会趋向成佛;如果没有正知正见,就只能在外道的路上走,我们一定要小心这一点。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5-28 21:34
      回复
        大家可以直接上,他的新浪博客上面去看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5-29 1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