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幻清偶遇高人,白玉霜大话江湖
这西湖三面环山,风景绝胜,远远望去青山绿水之间宛若一面镜子。他生于北方,至今未踏足江南,所以从未见过如此美景。他立在船头,只见四围皆碧,狮峰苍翠,雷峰塔隐隐挺立于万顷清波之中,顿觉心旷神怡。不禁诗兴盎然脱口而出:
渺渺清波一道铺,湖心如镜更如珠。
翠微红树交相映,别有风光胜画图。
这时船家呵呵笑道:“公子原来是个读书人,你们读书人就是喜欢玩水游山。”说完又一声呵呵!那年轻人道:“不才小子附庸风雅让您见笑了”。那船家又是一声呵呵,接着道:“我粗人一个,不懂吟诗作赋,怎么敢取笑公子呢”。说完还是一声呵呵。那年轻人淡淡道:“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咏唱西湖,但能留名于此的也就白居易、苏东坡等寥寥几人而已,我又算得了什么”。说罢独自走到船头暗自伤神。
这时听到船家说:“公子,快到白堤东端了”。
船家说话甫毕,忽然一个灰影从小船旁边掠过,快如急风,如蜻蜓点水般向断桥飞去,待离断桥近三十步处凌空一跃上了断桥。那年轻人看得呆了,若不是这人上了断桥后摆正身形看出是人,还以为是遇神见鬼了,不禁自言自语道:“世间真有这等高人。”
那年轻人催促船家快点,船划到断桥才看清这人身着灰袍,手持一把长剑,约莫五十多岁的年纪,一脸清瘦,但风采不凡。
原来这人叫白玉霜,他途径此地想起当年旧事,才到这断桥来。只见他双目紧闭,似有所思。突然噌的一声他抽出手中长剑一气而就在桥上石栏刻下这二十八字:
岁月无声久消磨,断桥独上叹烟波。
平生不借西湖伞,辜负江南雨一蓑。
那年轻人不禁大赞道:好诗,好诗!
这白玉霜却摇了摇头道:“老夫途径旧迹一时触景生情,让小兄弟见笑了,都不成律,何足道哉!”这年轻人知道他是说“消”字出律了。便道:“全诗一气而下,毫无斧凿之痕,用词贴切,其意境、神貌浑然天成,较之唐宋名家亦不遑多让”。若我说此诗可立这断桥之上。
这白玉霜道:“小兄弟高誉了,不知如何称呼?”,那年轻人颇显激动,紧张的说道:“晚辈姓李,名幻清”。
这白玉霜道:“原来是李兄弟,看你不像江湖中人,是何地方人?”
这李幻清答道:“晚辈山西太原人。”
接着继续说道:“前辈真是神人,刚才那蹬萍渡水之技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若非亲眼所见实难相信世间还有前辈这等神人。
白玉霜听了脸露得意之色,不过瞬间又摇了摇头道:“我这门轻功叫七步追月,是我少年时自创,当时年少轻狂自以为这门轻功快可追月,不过天下之大人外有人啊!
李幻清道:“晚辈一直仰慕江湖中身怀神技的高人,今日能见到前辈真是幸于华衮。”
白玉霜道:“哈哈,你这年轻人讨人喜欢,这样吧,我看你身骨瘦弱不如传你几招剑法和一套步法,也好在行走江湖时对付歹人”。
李幻清于是连忙道谢:“前辈大恩,晚辈到死不忘。”
白玉霜只是摆了摆手。
接着白玉霜就将自己所创的一套灵隐剑法悉数给李幻清演示了一边。并嘱咐道:“这套剑法全在于一个“灵”字和“隐”字,不必执着于招式”。
李幻清连忙点头说道:“晚辈记住了”,不过李幻清心里在想如此深奥我怕是领悟不到。
李幻清问道:“不知前辈路径西湖要去往何处?”
白玉霜叹道::“老夫自十年前隐居安溪,早不问江湖之事,但身为炎黄子孙有些事不得不去做啊”。
李幻清道:“敢问前辈为何隐居于安溪?”
或许是这白玉霜觉得与这小子投缘吧愿意多说几句,于是叹了口气道:“无非是厌倦了江湖中的你争我斗罢了”,他接着道:“十年前中原武林盟主冷禅风神秘失踪,一时间中原武林群龙无首,相互明斗暗杀,最后蜀中剑门为称霸武林在洛阳武林大会挫败八大门派,扶持其本门第一高手司空权登上武林盟主的位子。”
李幻清说道:“看来这剑门在武林中势力很强啊,那司空权的武功很高吗?”
白玉霜哈哈一笑觉得这年轻人一点也不谙江湖之事,说道:“这剑门六百年来高手辈出,声势一直不减,而司空权号称“剑冠”,其武功尤其剑法可谓冠绝当世。”
白玉霜接着道:“可是不知为何后来司空权竟与本门中人闹翻,其现任掌门贾剑平遂率剑门中人回蜀,剑门从此也不问江湖之事。因为剑门中人的离去使司空权陷入孤立无援之境,遂之大权旁落而无法威慑武林各派,因此武林更是杀伐不断,是越来越乱”,老夫看此状况心灰意冷,于是隐居于安溪。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这西湖三面环山,风景绝胜,远远望去青山绿水之间宛若一面镜子。他生于北方,至今未踏足江南,所以从未见过如此美景。他立在船头,只见四围皆碧,狮峰苍翠,雷峰塔隐隐挺立于万顷清波之中,顿觉心旷神怡。不禁诗兴盎然脱口而出:
渺渺清波一道铺,湖心如镜更如珠。
翠微红树交相映,别有风光胜画图。
这时船家呵呵笑道:“公子原来是个读书人,你们读书人就是喜欢玩水游山。”说完又一声呵呵!那年轻人道:“不才小子附庸风雅让您见笑了”。那船家又是一声呵呵,接着道:“我粗人一个,不懂吟诗作赋,怎么敢取笑公子呢”。说完还是一声呵呵。那年轻人淡淡道:“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咏唱西湖,但能留名于此的也就白居易、苏东坡等寥寥几人而已,我又算得了什么”。说罢独自走到船头暗自伤神。
这时听到船家说:“公子,快到白堤东端了”。
船家说话甫毕,忽然一个灰影从小船旁边掠过,快如急风,如蜻蜓点水般向断桥飞去,待离断桥近三十步处凌空一跃上了断桥。那年轻人看得呆了,若不是这人上了断桥后摆正身形看出是人,还以为是遇神见鬼了,不禁自言自语道:“世间真有这等高人。”
那年轻人催促船家快点,船划到断桥才看清这人身着灰袍,手持一把长剑,约莫五十多岁的年纪,一脸清瘦,但风采不凡。
原来这人叫白玉霜,他途径此地想起当年旧事,才到这断桥来。只见他双目紧闭,似有所思。突然噌的一声他抽出手中长剑一气而就在桥上石栏刻下这二十八字:
岁月无声久消磨,断桥独上叹烟波。
平生不借西湖伞,辜负江南雨一蓑。
那年轻人不禁大赞道:好诗,好诗!
这白玉霜却摇了摇头道:“老夫途径旧迹一时触景生情,让小兄弟见笑了,都不成律,何足道哉!”这年轻人知道他是说“消”字出律了。便道:“全诗一气而下,毫无斧凿之痕,用词贴切,其意境、神貌浑然天成,较之唐宋名家亦不遑多让”。若我说此诗可立这断桥之上。
这白玉霜道:“小兄弟高誉了,不知如何称呼?”,那年轻人颇显激动,紧张的说道:“晚辈姓李,名幻清”。
这白玉霜道:“原来是李兄弟,看你不像江湖中人,是何地方人?”
这李幻清答道:“晚辈山西太原人。”
接着继续说道:“前辈真是神人,刚才那蹬萍渡水之技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若非亲眼所见实难相信世间还有前辈这等神人。
白玉霜听了脸露得意之色,不过瞬间又摇了摇头道:“我这门轻功叫七步追月,是我少年时自创,当时年少轻狂自以为这门轻功快可追月,不过天下之大人外有人啊!
李幻清道:“晚辈一直仰慕江湖中身怀神技的高人,今日能见到前辈真是幸于华衮。”
白玉霜道:“哈哈,你这年轻人讨人喜欢,这样吧,我看你身骨瘦弱不如传你几招剑法和一套步法,也好在行走江湖时对付歹人”。
李幻清于是连忙道谢:“前辈大恩,晚辈到死不忘。”
白玉霜只是摆了摆手。
接着白玉霜就将自己所创的一套灵隐剑法悉数给李幻清演示了一边。并嘱咐道:“这套剑法全在于一个“灵”字和“隐”字,不必执着于招式”。
李幻清连忙点头说道:“晚辈记住了”,不过李幻清心里在想如此深奥我怕是领悟不到。
李幻清问道:“不知前辈路径西湖要去往何处?”
白玉霜叹道::“老夫自十年前隐居安溪,早不问江湖之事,但身为炎黄子孙有些事不得不去做啊”。
李幻清道:“敢问前辈为何隐居于安溪?”
或许是这白玉霜觉得与这小子投缘吧愿意多说几句,于是叹了口气道:“无非是厌倦了江湖中的你争我斗罢了”,他接着道:“十年前中原武林盟主冷禅风神秘失踪,一时间中原武林群龙无首,相互明斗暗杀,最后蜀中剑门为称霸武林在洛阳武林大会挫败八大门派,扶持其本门第一高手司空权登上武林盟主的位子。”
李幻清说道:“看来这剑门在武林中势力很强啊,那司空权的武功很高吗?”
白玉霜哈哈一笑觉得这年轻人一点也不谙江湖之事,说道:“这剑门六百年来高手辈出,声势一直不减,而司空权号称“剑冠”,其武功尤其剑法可谓冠绝当世。”
白玉霜接着道:“可是不知为何后来司空权竟与本门中人闹翻,其现任掌门贾剑平遂率剑门中人回蜀,剑门从此也不问江湖之事。因为剑门中人的离去使司空权陷入孤立无援之境,遂之大权旁落而无法威慑武林各派,因此武林更是杀伐不断,是越来越乱”,老夫看此状况心灰意冷,于是隐居于安溪。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