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吧 关注:62,947贴子:604,846
  • 5回复贴,共1

鲁黑需要大脑升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下内容来自知乎。【如何评价公众号文章《触目惊心的黑暗面!你不会知道的鲁迅另一面》?】螺旋真理: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735867/answer/146221386?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分享自知乎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03 08:38回复
    【鲁迅和秋瑾的关系怎么样?】书生:这里发一个不才原创老帖,供题主参考。 题主之所以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357786/answer/86668255?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分享自知乎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6-03 08:38
    回复
      2025-08-24 02:01: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所谓“临阵退缩暗杀”,出自1977年《鲁迅研究资料2》中鲁迅学生增田涉的一篇文章——《鲁迅与光复会》。增田涉在文中写到鲁迅给他说的一段话:
      “我从事反清革命运动的时候,曾经被命令去暗杀。但是我说,我可以去,也可能会死,死后丢下母亲,我问母亲怎么处置。他们说担心死后的事可不行,你不用去了”(《鲁迅研究资料2》是文物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鲁迅研究文集汇编)。
      鲁迅明知“可能会死”,仍明确表示“我可以去”,难道不是慷慨赴死?鲁迅不过是希望老母得到安置而已。凭什么说鲁迅“临阵退缩暗杀”?要知道,名留青史的刺客专诸、聂政,也都是先把老母安顿后才行“暗杀”之举的(“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有谁指责过他们两人“临阵退缩”?!
      性命都托付给组织了,组织却连老娘如何处置都不敢做个承诺?鲁迅之所以有“母亲怎么处置”一问,鲁迅夫人许广平在《民元前的鲁迅先生》或许解释一二。文中说,鲁迅亲眼目睹一个反清团体的领导人,就在手下人进行军事袭击,随时可能遭难的时刻,坐在那里谈笑风生,仿佛毫不在意,不禁“惊佩不至”。之后,其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表达了对“暗杀”的看法:“凡做领导的人,一须勇猛,而我看事情太仔细,一仔细,即多疑虑,不易勇往直前,二须不惜用牺牲,而我最不愿使别人做牺牲。”
      然而,段子手似乎认为鲁迅应该像“黑社会”马仔一样,不管不顾的去搏命,否则就是**。因此,段子手们就要让秋瑾姑娘站出来唾骂鲁迅一番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6-03 12:22
      收起回复
        以下是《药》的原文:
        “谁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儿子么?那个小家伙!”康大叔见众人都耸起耳朵听他,便格外高兴,横肉块块饱绽,越发大声说,“这小东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这一回一
          小栓慢慢的从小屋子里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饭,泡上热水,坐下便吃。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的问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旧只是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劳
          “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
          “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6-03 12:25
        回复
          原来这就是对秋瑾的讽刺?但凡是个学过语文的人或者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才不会被着反面人物的言语当做是鲁迅的心声呢。
          也许鲁黑又要说鲁迅这是在骂人民了。抱歉啊哈,人民也需要批判,特别是那些腐朽,在断言鲁迅反人民、反秋瑾之前,请给出充分的事实和理性的论证,而不是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口若悬河地说一句“鲁迅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6-03 12:31
          收起回复
            https://www.zhihu.com/answer/359085237
            近几年,有关段祺瑞曾在“三一八”惨案现场“长跪不起”并自此“终生食素以示忏悔”的说法,越来越多地见诸媒体,《炎黄》上亦曾刊出此类文章。众多作者以段氏下跪为例,借题发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其心可鉴。然而,笔者不得不说:其事可疑。
            “三一八”惨案已经过去88年。相关史料,多已被史学家打捞出水。除《文史资料选辑》上有亲历者的回忆文章外,“文革”以后,尚有《三一八惨案资料汇编》(江长仁编,北京出版社,1985)和《“三一八”惨案始末》(北京地方党史研究会编著,文津出版社,2000)两书出版。没有任何记载表明,是段氏下令向学生开的枪。而且,笔者遍翻手头史籍,也均不见有段氏“长跪不起”的记载。
            段祺瑞于惨案发生后的表现,“文革”前的正式出版物上,仅见于时任执政府卫队旅的参谋长楚溪春的回忆文章《“三一八”惨案亲历记》:我随李鸣钟(陆军上将、国民军主要将领,时任京师警备代总司令兼警察总监——引者注)马上坐汽车赶回吉兆胡同段宅见段祺瑞。当时段祺瑞正在同吴清源下围棋,见我们两个人进屋后,马上声色俱厉,大声对李鸣钟说:“李鸣钟你能维持北京的治安不能?你如不能,我能撤你,我能换你,我能枪毙你!”李鸣钟在门口立正鞠躬向后退,连声说:“执政,不要生气,不要生气,我能维持治安,我能维持治安!”段祺瑞接着说:“楚参谋长,你去告诉卫队旅官兵,我不但不惩罚他们,我还要赏他们呢!这一群土匪学生……”
            楚溪春本是直军的一个主任参谋,军界资历并不深,只因保定军校的恩师贾德耀被冯玉祥拉来当上国务总理,年方三十的楚氏便华丽转身,成了段氏卫队旅的上校参谋长。1949年春国民政府撤离大陆前,他是河北省主席兼国民党河北省党部主任委员。因跟随老上司傅作义参加了北平和平解放,故于共和国初期被聘为政务院参事,后为全国政协委员。
            他的这篇回忆,即以政协委员身份写下后,刊发于1963年“内部发行”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1966年“文革”开始后,楚氏自杀身亡。这段惟一记录了惨案后段氏表现的文字,其真实性也就永远无人说清了。
            近40年后,楚氏的这段孤证才有了佐证,即刊发于2002年的《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晚清北洋》卷中的段宏纲的文章。不过,段文矫正了楚文的几处说法。段宏纲是段祺瑞弟弟的儿子,自幼跟随伯父长大。当天,他和老段等家人都呆在距执政府不远的吉兆胡同里的段府里:
            18日晨9时许,即得到消息,谓浩浩荡荡的游行大队又陆续地到达铁狮子胡同执政府门前的空场上,人数比昨日更多,叫骂呼打,情况混乱已极。大约是11时半前后,我在吉兆胡同忽闻连续不断的十余声枪响,来自西北方(吉兆胡同在铁狮子胡同东南方)。我大吃一惊,这一定是执政府门前发生事故了。这时先伯命人召我,问何处枪声。正在说话的时候,楚溪春电话来了,说游行群众百般地辱骂兵士,并抢夺枪支,欲闯破铁门,兵士开枪,死伤有数十人。语气极紧张。先伯命我立刻往视。有的记载谓:是时,执政府正开国务会议,先伯出席,卫队武团长来报告外面紧张情况后,先伯即命令开枪。实际根本无此事。
            我到执政府门前时,游行大队大部分已散去,见东面围墙下有尸体十余具。据卫队旅排长报告,有受伤者数十人,已送附近医院。
            我驰回吉兆胡同向先伯报告,先伯甚为伤感。他命我速电话召地面负责军警首长来商。大约在12时半左右,代理警备司令李鸣钟及卫队旅参谋长楚溪春同来吉兆胡同(也许是楚先到),向先伯报告肇事经过。宏业(段祺瑞长子,在陆军部挂名——引者注)亦在旁。他们分别报告后,先伯对李鸣钟说:因为你们处理防备不周,竟发生这样不幸的惨剧,望李司令同楚参谋长特别当心注意治安,万不可再发生任何事故。李、楚遂退出。
            楚溪春写的《“三一八”惨案亲历记》谓:
            段某正在与吴清源下围棋,查吴清源早于前一年夏去日本;又谓:段对李鸣钟说:我能撤换你,我能枪毙你;对楚本人说,我不惟不惩办士兵,还要赏他们云云,完全与事实不符。先伯既未与吴下围棋,更没对李鸣钟说这样不近情理的话。
            相比楚文,段文似更靠谱。须知,楚文写于“历史为政治服务”的极左年代。
            笔者还曾在北京当面求证过段祺瑞的嫡曾孙女、段宏业的孙女段君宜女士,这位在吉兆胡同长大的长者说:段宏纲所述的“三一八”事发当天曾祖父的表态,她多次听长辈们说起过,就是段宏纲所讲述的那样。不过,她却从没听说段祺瑞曾当众下跪忏悔一事。
            当年上海滩的《时报》,曾刊“十九日京讯”,披露了段氏在惨案发生后的作为:
            十八日惨杀以后,形势异常重大,贾德耀(国务总理——引者注)于是日下午三时,急召各阁员(各部部长或次长——引者注)在吉兆胡同段宅开临时紧急阁议,并邀李鸣钟出席。段亦亲自到席,力言非从严惩办,殊难维持政府威信。
            这之后,便有了第二天(3月19日)发布的《临时执政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8-05-24 06: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