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娉豆蔻吧 关注:8贴子:571
  • 10回复贴,共1

【娉娉豆蔻】汉时风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7-06-05 11:56回复
    化妆步骤
      裙钗的脸部妆饰,除粉黛外,另有额黄、花钿、斜红、妆靥及点唇等事物名称.妆饰历程大抵可
      分为七个步调:
      1、敷白的颜色颜料
      2、抹脂粉
      3、画黛眉
      4、染额黄(或者贴花钿)
      5、点面靥
      6、描斜红
      7、涂唇脂
      ※额 黄 额黄也称“鹅黄”、“鸦黄”,它是一种古老的妆饰
      额 黄 染 画 法
      就是用画笔蘸黄色的染布材料涂染在额上.
      详细画法又有两种:
      一种为平涂法 ,即全般额都全用黄色涂满 ;
      另外一种为半涂法 , 不将额都全数涂满 , 仅涂半壁, 或者上或者下 , 之后以净水过渡,呈晕染之状.
      额 黄 黏 贴 法
      与染画法比拟 , 粘附规则较为轻便.这类额黄 , 是一种以黄色质料制成的薄片状饰物 ,历时蘸以胶水
      粘附于额.因为可剪成各类花腔 , 故又称“花黄”.从某种意义上说 , 它已经离开了额黄的范圈 , 更多地靠近于花钿的妆面
      ※花 钿
      花钿也是一种额饰.
      汉朝裙钗施用花钿较为遍及.
      从颜色看 , 花钿的颜色比额黄要富厚患上多.额黄一般只用一色;而花钿则有多色 , 它的颜色凡是由质料自己所决议 , 如金箔为金色、黑光纸为玄色 , 鱼腮骨为白的颜色等.也有按照图案需要染上各类颜色
      的.最为精美的是一种“翠钿”,它是以各类漂亮的翠鸟羽毛制成的 , 全般饰物呈深绿颜色 , 清爽新奇 , 极富谐趣.
      粘附花钿的胶水,主如果呵胶.这类呵胶生产于北方,相传由鱼鳔制成 , 其胶粘性极佳 , 可用来胶合羽箭.裙钗用其粘附花钿时 ,只要对于之呵气 , 并蘸少数口液 , 便能消融黏贴.卸妆时以热水一敷 , 便可掀下.
      ※斜 红
      斜红是裙钗脸颊上的一种妆饰. 从汉朝坟墓群里发掘出来的的女俑 , 脸都常绘有两道红色的新月形妆饰 , 这种妆饰光彩冶艳 , 形象离奇 , 有的还被存心描绘成残缺状 , 远远看去 , 正像白皙的脸上平增了两道伤疤.这类妆饰 , 遂被称为“斜红”.从图象看 , 汉朝裙钗脸上的斜红, 一般都描绘在日头穴部位 , 工致者形如弦月 , 繁杂者状似伤 痕 , 为了造成残缺之感 , 有时候还特在其下部 , 用脂粉晕染成血渍样子容貌.
      ※面 靥
      面靥则与此差别 , 它是施于脸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 , 也称妆靥.听说裙钗脸上注的 , 原其实不是为了妆饰 , 而是宫庭糊口中的一种特殊标志.当某一后妃例假到临 , 不克不及接管帝王“御幸”,而又难以开口时 , 只要在脸上点上两个小点 , 古代女官见之 , 即不列其名.往后这类做法被传到平易近间 , 逐渐酿成为一种妆饰.
      ※点 唇
      在古代裙钗的面饰中, 另有点唇习俗. 所说的点唇 , 就是以唇脂涂抹在嘴唇上.这类使容貌美丽术的孕育发生 , 以及其他情势的女妆同样 , 也是由古代社会形态的领会艺术品的美不雅决议的.早在先秦期间 , 神州社会形态就呈现了崇尚裙钗嘴唇美的征象.
      在汉朝 , 口脂除裙钗施用外 , 须眉也可用之.不外两种口脂名同物异.须眉施用的口脂 , 一般不含颜色 , 是一种透明的防裂润唇膏.而裙钗所用的唇脂 , 主如果为了妆饰 , 是以都含有颜色.因为唇脂的颜色具备较强的笼罩能力 , 以是可用来转变嘴型.嘴唇厚的 , 可改画成薄的 , 嘴形大的 , 可改画成小的 , 如许 , 就孕育发生了点唇的艺术.
      跟着社会形态平易近风的变迁以及领会艺术品的美情致的嬗变,许多人的点唇情势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 各个期间的点唇模式都有一些独特之处 , 咱们从历代士女画及各个期间的壁画、陶俑上 , 就能够瞅见这类环境.通观 , 神州裙钗的点唇范式 , 一般以娇嫩小而灵巧冶艳为尚,只管详细情势千变万化 , 但这一基本特性则连结稳定. 许多人普
      遍以为 , 最抱负、最美不雅的嘴型 , 该当像樱桃那般娇嫩小而灵巧 , 那般艳丽.白居易家伎樊素的口型 , 听说就具备了这些个独特之处,以是有“樱桃樊素口”的称誉.为到达这类要求 , 裙钗们在涂抹妆粉时 , 常将本来的唇一概抹上 , 之后再以唇脂从头点画出嘴唇.
      中国旧时女子嫁人的标志之一开脸.也称绞面、绞脸.
      过去的姑娘出嫁一般要举行开脸仪式,便是去除面部的汗毛,剪齐额发和鬓角的仪式.开脸后,还要给开脸人赏封.据说传统民间习俗规定未出嫁的年轻女子不能开脸,直到出嫁前夕祭拜过祖先后, 一般在出嫁的前一天,在女家进行,也有娶到男家后进行.开脸人须是父母子女双全的妇人.用具有新镊子、五色丝线或钱币等.也正是因为人生的头一遭,所以称作「开脸」.
      一般出嫁和上面的化妆步骤没什么差别,只是要多一项开脸.


    4楼2017-06-05 12:16
    回复
      汉代礼仪又分立容、坐容、行礼、迎宾、 宴请五类
      https://tieba.baidu.com/p/2812093175


      5楼2017-06-05 12:19
      回复
        汉代是有凳子的,虽然汉代一般都是席地而坐,但确实有小坐具,当然,“凳子”是东汉末年西北少数民族传进来的。
        这幅图是汉代常见坐具


        6楼2017-06-05 12:23
        回复
          嫔妃,即妃嫔,是指君主的妾室。经过正式的册封后,会拥有不同等级的位号、待遇。妃嫔等级是用来区分她们之间的地位和级别的。
          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经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视三百石; 13)顺常,视二百石;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均视百石。
          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
          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7楼2017-06-05 12:27
          回复
            长安城里有三级宫殿: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合称“汉三宫”。
            长乐宫在长安城的东南部,总体的布局近方形,周围筑有宫墙。宫垣东西长2900米,南北宽2400米,面积约6平方公里,相当于汉长安城的六分之一。 因其位于未央宫东,又称“东宫”。刘邦死后,皇帝移住未央宫。长乐宫专供太后居住,意为“长久快乐”,遂得名。长乐宫是西汉的政治中心,其总体上是由四组宫殿组成:长信殿、长秋殿、永寿殿、永宁殿。长乐宫是汉高祖刘邦处理政务的地方。
            未央宫在长安城的西南部,总体的布局呈长方形,四面筑有围墙。东西两墙各长2150米,南北两墙各长2250米,面积约5平方公里,约占全城总面积的七分之一,较长乐宫稍小,但建筑本身的壮丽宏伟则有过之。因在长乐宫之西,汉时称“西宫”。未央宫是皇帝朝会的地方。始建于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自高祖九年迁朝于此,以后一直是西汉王朝政治统治中心。它的名气之大远远超过了其他宫殿。在后世人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
            《三辅黄图》载:“(建章宫)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为汉武帝在位时所建,为显示大汉的国威和富足,武帝在长安城外上林苑修建朝宫,其“度比未央”,规模宏大,有“千门万户”之称。武帝曾一度在此朝会、理政,其宫殿建筑毁于新莽末年战火中。今地面尚存并可确认的有前殿、双凤阙、神明台和太液池等遗址。


            8楼2017-06-05 12:29
            回复
              下面是具体的“三宫”建筑。
              长乐宫(东宫):长乐前殿、长信宫(即长信殿)、长定殿、长秋殿、永寿殿(即长寿殿)、永宁殿、临华殿、神仙殿、温室殿、椒房殿、建始殿、广阳殿、中室殿、月室殿、大夏殿、长亭殿
              未央宫(西宫):未央前殿、后阁、麒麟殿、朱鸟殿、宣室殿、清凉殿、宣明殿、广明殿、昆德殿、玉堂殿、金华殿、承明殿、掖庭殿(含云光殿、九华殿、鸣鸾殿)、
              后宫十四位(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披香、凤凰、鸳鸾、安处、常宁、椒风、发越、蕙草、茞若)、
              钩弋殿、高门殿、非常室、织室、作室、凌室、弄田、敬法殿、白虎殿、猗兰殿、曲台殿、晏昵殿、长年殿、含章殿、寿成殿、万岁殿、永延殿、寿安殿、东明殿、金马殿、大秘殿、神明殿、德殿、延年殿、回车殿、龙兴殿、柏梁台、兰台、渐台、增盘阁、养德宫、武台殿、天禄阁、石渠阁、飞羽殿、平就殿。
              建章宫:建章前殿、骀荡宫、馺娑宫、枍诣宫、承光殿、天梁宫、奇宝宫、鼓簧宫、奇华殿、疏圃殿、鸣銮殿、铜柱殿、函德殿、铜池、唐中殿、凉风台、避风台、神明堂、承露盘、井干楼、太液池、孤树池。
              其它宫殿:桂宫(含鸿宁殿)、明光殿、北宫(含寿宫、神仙宫)、太子宫(含丙殿、甲观、画堂)、明光宫、贞女楼、永信宫、中安宫。


              9楼2017-06-05 12:30
              回复
                建安帝:闻人荡
                孝元安皇后:百里氏(逝)
                夫人:(昭阳)贺氏
                妃:(顺)萧氏
                昭仪:王氏、李氏
                贵嫔:(和)玛依娜
                婕妤:(惠)沈氏、安氏
                婉仪:赵氏
                美人:甄氏
                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夫人《2》
                妃《4》
                昭仪《9》
                贵嫔
                婕妤
                容华

                婉仪、芳仪、芬仪、贤仪、德仪、徽仪《6》
                美人
                八子
                七子
                良人
                舞涓
                宝林


                11楼2017-06-22 21:31
                回复
                  《西京杂记》
                  《宫殿》长乐、未央、建章
                  【未央宫-西宫】
                  前殿是未央宫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居全宫的正中,其它重要建筑围绕它的四周。前殿北侧为椒房殿,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更北处建有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中国最早的国家档案馆——石渠阁;前殿西侧建有中央官署、少府等皇室官署;前殿西南侧为皇宫池苑区,建有沧池、渐台等。
                  万岁殿,百官上朝处。
                  宣室殿,帝王所居的正室。位于未央宫正中,是未央宫的主体建筑。
                  清凉殿,皇帝夏居之殿。位于宣室西侧
                  温室殿,皇帝冬居只殿。位于宣室东侧
                  椒房殿,皇后所居的正室。取名是因其宫殿墙壁以椒粉和泥涂抹,这样既以使其殿壁呈暖色,室内有温暖感觉,又可因椒房能使殿中芳香袭人。后宫主殿,位于中轴线上。
                  后宫十五位,妃嫔所居,一主殿二侧殿三后殿。昭阳、猗兰、合欢、披香、钩弋、玉堂、蕙草、飞翔、永延、兰林、安处、常宁、福全、金华、昆德共十五殿。
                  石渠阁,是国家最大的档案馆。
                  天禄阁,汉未央宫藏书阁名。
                  麒麟阁,古代图写功臣图画其像于阁,遂以为名。
                  弄田,供皇帝宴游。每年刚入春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皇帝要亲自扶犁耕种,这叫”天子籍田“。
                  柏梁台,靠近西城墙的地方,适合俯瞰上林苑的草长莺飞、兔走狗逐,适合登高远眺长安城西南昆明池上的壮观景象。
                  承明殿,朝臣休息的地方。
                  广明殿,为皇子习文之处。
                  武台殿,为皇子习武之地。
                  曲台殿,皇家礼仪、礼制教授处。
                  含章殿,朝廷宴会皆于此举行。
                  敬法殿,皇帝皇后亲自祈福之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白虎殿,凡大行帝后梓宫灵位,在此停供。
                  《少府》
                  是秦汉时代十分重要的中央机构,专管帝室财政,少府负责管理皇帝的私产和供养,实际上是皇室的大总管。
                  沧池,池水苍色,两岸皆柳,观景散步。
                  兰台,沧池中央,家人子采选面圣皆于此,闲暇时后妃观赏歌舞曲艺。
                  渐台,后妃礼佛祈福处。
                  织室,官署名,属少府。宫中的丝织作坊。
                  作室,官署名,主管制造宫中应用器物及兵器。
                  凌室,古代藏冰之室。
                  非常室,后宫犯错之人服刑处,又称暴室。
                  掖庭殿,含云光殿、九华殿、鸣鸾殿。汉初以前叫“永巷”,宫中旁舍,宫女足居住的地方。
                  【长乐宫-东宫】
                  长乐宫内有14所宫殿,均坐北向南。其中前殿位于南面中部,前殿西侧有长信宫、长秋殿、永寿殿、永昌殿等;前殿北面有大夏殿、临华殿、宣德殿、通光殿、高明殿、建始殿、广阳殿、神仙殿和长亭殿等。另有钟室、月室以及秦始皇时在兴乐宫中建造的高达40丈的鸿台。
                  长乐前殿,前殿,即正殿也;晨昏定省问候。
                  长信宫,太后起居休憩之处。
                  临华殿,太后礼佛上香处。
                  鸿台,高达40丈,太后宴请妃嫔或者她人于此赏月观星一处好地。
                  临池观,长乐宫一处景色怡人的地方。临水而观,太后和太妃多于此散步。
                  长定殿、长秋殿、永寿殿、永宁殿、建始殿、广阳殿、中室殿、月室殿、大夏殿、长亭殿等,留于宫中太妃或者亲眷所居。
                  【建章宫】
                  建章宫的布局来看,从正门圆阙、玉堂、建章前殿和天梁宫形成一条中轴线,其他宫室分布在左右,全部围以阁道。宫城内北部为太液池,筑有三神山,宫城西面为唐中庭、唐中池。中轴线上有多重门、阙,正门曰阊阖,也叫璧门,高二十五丈,是城关式建筑。后为玉堂,建台上。屋顶上有铜凤,高五尺,饰黄金,下有转枢,可随风转动。在璧门北,起圆阙,高二十五丈,其左有别凤阙,其右有井干楼。进圆阙门内二百步,最后到达建在高台上的建章前殿,气魄十分雄伟。宫城中还分布众多不同组合的殿堂建筑。璧门之西有神明,台高五十丈,为祭金人处,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承接雨露。建章宫北为太液池。
                  骀荡宫,位于建章宫前殿院落的东北,春时景物多,可赏景。
                  枍诣宫,美木茂盛,种植树木繁多。
                  承光殿,供大佛一尊,后妃常有来拜佛者。
                  玉堂宫,其内殿12 门,阶陛皆玉为之。
                  奇宝宫,囤积宝物众多,可供观赏。
                  鼓簧宫,位于建章宫前殿院落的西北,鼓簧作乐之地。
                  奇华殿,位于建章宫前殿院落的西面,收藏外国进贡的珍贵礼物。
                  《太液池》
                  建章宫西北一座由渠引昆明池水形成的人工湖,未央宫的西南,池北岸有人工雕刻的石鲸,长1.5丈,高5尺;池西岸有石鳖三只,长6尺;池中建有20丈高的台,还堆筑象征仙山的瀛洲、蓬莱、方壶等假山。池周已长满了雕胡、紫萍、绿节之类的水生植物,其间生活着众多的彪鸽、雁子、紫龟、绿鳌,池边滩地上也能见到成群的科鹏、鹤鸽、鹤鹊、鸿貌等飞禽。然而池中仍有鸣鹤舟、容与舟、清旷舟、采菱舟、越女舟等供人游赏。
                  凉风台,台上观太液风光。
                  神明堂,一处求仙祭神的场所。
                  承露盘,有一承露盘仙人雕像,待仙迎神处。
                  孤树池,池中有洲,洲上有一株树,树干粗达六十余围,望起来重合如盖。
                  宜春苑,供游憩。
                  上林苑,天子春秋射猎。
                  思贤苑,为太子设置招宾客。
                  宣曲宫,演奏音乐和唱曲的。
                  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观看赛狗、赛马和观赏鱼鸟的。
                  观象观、白鹿观,饲养和观赏大象、白鹿的。
                  扶荔宫,养南方奇花异木如菖蒲、山姜、桂、龙眼、荔枝、槟榔、橄榄、柑桔之类。
                  葡萄宫,引种西域葡萄。
                  【其他宫殿】
                  桂宫,含鸿宁殿,明光殿等,亦建阁道通未央宫,也是皇帝日常居住的地方。
                  太子宫,含丙殿、甲观、画堂等,也是太子居所。


                  12楼2017-06-22 21:31
                  回复
                    【文官官衔】
                    《一品》
                    太尉 司徒 司空【三公】
                    太常 光禄勋 卫尉 太仆 廷尉 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少府【九卿】
                    《二品》
                    京北尹 右扶风 左冯翊【三辅】
                    太师 太傅 太保【三师】
                    《三品》
                    中大夫令 大尚书 尚书郎 侍郎 中书令 执金吾 将作大匠 大长秋 郡守 国相 都尉 西域都护 西域都护副校尉 中常侍 散骑常侍 侍中 光禄大夫 大理少卿 左中郎将 五官中郎将 右中郎将【统称中郎将】
                    虎贲中郎将 羽林中郎将【统称为虎贲羽林】
                    《四品》
                    御史中丞 丞相司直 丞相长史 太常丞 光禄丞 太中大夫 卫尉丞 宫殿掖门司马 太仆丞 宗正丞 大司农丞 少府丞 尚书令 车郎将 户郎将 骑郎将【统称郎中三将】
                    《五品》
                    黄门侍郎 给事黄门侍郎 符节令 庶子 中庶子 军师 丞相征事 礼官大夫 赞飨 太史令 太乐令 太祝令 太宰令 太卜令 太医令 食监 祭酒 博士 中散大夫 谏议大夫 议郎 谒者 常侍谒者 公车司令 南宫卫士令 北宫卫士令 左都侯 郡史 长史 右都侯 考工令 侍御史 御史员 尚书仆射(即左、右仆射)中郎
                    《六品》
                    从事中郎 县令
                    《七品》
                    左长史 右长史 记室 东曹掾 西曹掾 文学掾 中书郎 参军 侍御史 丞相史 太常掾 太史丞 太乐丞 太祝丞 太宰丞 太卜丞 太医丞 校长 给事谒者 尚书丞 县长
                    《八品》
                    史令 丞相少史 监丞 县尉 县丞
                    《九品》
                    侍诏 明堂丞 灵台丞 县史
                    【武官官衔】
                    《一品》
                    大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二品》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
                    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
                    《三品》
                    中领军(资深者为领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以上为四安将军)
                    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以上为四平将军)
                    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将军(以上为三品杂号将军)
                    《四品》
                    中护军、武卫将军(中护军资深者为护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以上野战军五校尉)
                    中坚将军、骁骑游击将军、左军将军(以上为四品常设将军)
                    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振武将军、奋威将军、奋武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广威将军、广武将军、宁朔将军、左积射将军、右积射将军、强弩将军(以上为四品杂号将军)
                    东中郎将、南中郎将、西中郎将、北中郎将(以上为四中郎将)
                    振威中郎将、建义中郎将、奉义中郎将、平虏中郎将、典军中郎将、抚军中郎将、武卫中郎将、司金中郎将、司律中郎将、护匈奴中郎将、率善中郎将(以上为四品杂号中郎将)
                    戊己校尉、平虏校尉、讨寇校尉、建忠校尉、护羌校尉、护东羌校尉、护乌丸校尉、护鲜卑校尉、西域校尉、西戎校尉、东夷校尉(以上为派遣军)、监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
                    《五品》
                    偏将军、裨将军(以上为五品常设将军)
                    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宁远将军、伏波将军、虎威将军、凌江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昭烈将军、昭德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讨寇将军、宣德将军、威虏将军、捕虏将军、殄吴将军、殄夷将军、扬烈将军、建忠将军、立义将军、怀集将军、横野将军、楼船将军、复土将军、忠义将军、建节将军、翼卫将军、讨夷将军、怀远将军、绥边将军(以上为五品杂号将军)
                    安夷护军、抚夷护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
                    《六品》
                    和戎护军、殄虏护军(以上为杂号护军)
                    【杂】
                    汉承秦制,地方行政区划分为郡、县两级。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各遣刺史一人以六条察事。
                    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皇帝分封侯国和王国,其中侯国只享有封地内的税收无军事和行政权并受郡的管辖,而王国则拥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


                    13楼2017-06-22 21:32
                    回复
                      【文官官衔】
                      《一品》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三公】
                      太常 光禄勋 卫尉 太仆 廷尉 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少府【九卿】
                      《二品》
                      京北尹 右扶风 左冯翊【三辅】
                      太师 太傅 太保【三师】
                      《三品》
                      中大夫令 大尚书 尚书郎 侍郎 中书令 执金吾 将作大匠 大长秋 郡守 国相 都尉 西域都护 西域都护副校尉 中常侍 散骑常侍 侍中 光禄大夫 大理少卿 左中郎将 五官中郎将 右中郎将【统称中郎将】
                      虎贲中郎将 羽林中郎将【统称为虎贲羽林】
                      《四品》
                      御史中丞 丞相司直 丞相长史 太常丞 光禄丞 太中大夫 卫尉丞 宫殿掖门司马 太仆丞 宗正丞 大司农丞 少府丞 尚书令 车郎将 户郎将 骑郎将【统称郎中三将】
                      《五品》
                      黄门侍郎 给事黄门侍郎 符节令 庶子 中庶子 军师 丞相征事 礼官大夫 赞飨 太史令 太乐令 太祝令 太宰令 太卜令 太医令 食监 祭酒 博士 中散大夫 谏议大夫 议郎 谒者 常侍谒者 公车司令 南宫卫士令 北宫卫士令 左都侯 郡史 长史 右都侯 考工令 侍御史 御史员 尚书仆射(即左、右仆射)中郎
                      《六品》
                      从事中郎 县令
                      《七品》
                      左长史 右长史 记室 东曹掾 西曹掾 文学掾 中书郎 参军 侍御史 丞相史 太常掾 太史丞 太乐丞 太祝丞 太宰丞 太卜丞 太医丞 校长 给事谒者 尚书丞 县长
                      《八品》
                      史令 丞相少史 监丞 县尉 县丞
                      《九品》
                      侍诏 明堂丞 灵台丞 县史
                      【武官官衔】
                      《一品》
                      大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二品》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
                      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
                      《三品》
                      中领军(资深者为领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以上为四安将军)
                      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以上为四平将军)
                      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将军(以上为三品杂号将军)
                      《四品》
                      中护军、武卫将军(中护军资深者为护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以上野战军五校尉)
                      中坚将军、骁骑游击将军、左军将军(以上为四品常设将军)
                      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振武将军、奋威将军、奋武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广威将军、广武将军、宁朔将军、左积射将军、右积射将军、强弩将军(以上为四品杂号将军)
                      东中郎将、南中郎将、西中郎将、北中郎将(以上为四中郎将)
                      振威中郎将、建义中郎将、奉义中郎将、平虏中郎将、典军中郎将、抚军中郎将、武卫中郎将、司金中郎将、司律中郎将、护匈奴中郎将、率善中郎将(以上为四品杂号中郎将)
                      戊己校尉、平虏校尉、讨寇校尉、建忠校尉、护羌校尉、护东羌校尉、护乌丸校尉、护鲜卑校尉、西域校尉、西戎校尉、东夷校尉(以上为派遣军)、监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
                      《五品》
                      偏将军、裨将军(以上为五品常设将军)
                      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宁远将军、伏波将军、虎威将军、凌江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昭烈将军、昭德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讨寇将军、宣德将军、威虏将军、捕虏将军、殄吴将军、殄夷将军、扬烈将军、建忠将军、立义将军、怀集将军、横野将军、楼船将军、复土将军、忠义将军、建节将军、翼卫将军、讨夷将军、怀远将军、绥边将军(以上为五品杂号将军)
                      安夷护军、抚夷护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
                      《六品》
                      和戎护军、殄虏护军(以上为杂号护军)
                      【杂】
                      汉承秦制,地方行政区划分为郡、县两级。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各遣刺史一人以六条察事。
                      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皇帝分封侯国和王国,其中侯国只享有封地内的税收无军事和行政权并受郡的管辖,而王国则拥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12-27 06: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