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性法师吧 关注:26贴子:44
  • 1回复贴,共1

【转载】宗性法师的清凉山佛缘(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宗性法师:观受是苦,远离悲观和失望
佛法告诉我们人生是苦,也有相对的乐,但是那个乐都是短暂的,乐结束以后,随之而来的又是痛苦,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要观受是苦,我们要觉察到生活里的很多感受,都是不真实的,都是虚妄的,都会给我们身心带来损伤,都会给我们身心带来障碍。我们不要跟着感觉走,有时候的感觉是非常危险的,感受常常是靠不住的、是虚幻的,否则,我们会走近悬崖、走进深渊的。既然一切是苦,我们就要放弃纵欲主义,但有人说人间很快乐,五欲之乐非常好,于是为纵欲主义找了许多借口,放纵自己。我们有些佛教徒,学了一点佛法以后,就把佛法当做挡箭牌,说好好修行就要一切随缘,其实随缘要有一个前提是不变,你内心里面没有达到不变,那随缘就是放纵。观受是苦就是要让我们放弃纵欲主义,让我们不要去放纵那个感受,不要放纵那个贪欲、快乐,它会给痛苦制造机会,快乐之后会非常之痛苦的。另外一方面也不要悲观,以为人间都是苦的,就没有希望,于是你就非常悲观、消极、被动的去应付生活,这样也是不行的。放弃了这种纵欲主义,走出了悲观主义的笼牢,而让我们能够保持一个镇定从容的生活态度,保持一颗平常心,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生活及周围的事物,不要分别,远离虚妄,远离内心的纵欲和贪恋,远离悲观和失望,这就是观受是苦的积极意义。《岳阳楼记》里也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不要因为外面有什么东西有利于自己,就高兴得不得了;也不要因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非常地悲观。我们千万不要跟着感觉走,不要在乎人家说你什么,不要在乎人家怎么看你,也不要让你自我膨胀,放眼天下没有一个人自己看得起,而是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保持镇定从容的心,遇事以不慌为有智慧。所以佛法跟我们讲观受是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摆脱这种纵欲主义的干扰,同时走出这种自我悲观主义的困境,养成一个镇定从容的心态,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受外面环境的干扰,用佛法来把握自己的内心,让我们去更加积极地去面对生活。


IP属地:山东1楼2017-06-05 23:47回复
    2016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与清凉菩提结缘
    2016年8月28日,五台山佛教协会承办的"2016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世界佛教圣地——山西五台山隆重开幕,宗性法师作为评委出席了本届的讲经交流会,因此结缘清凉菩提。宗性法师佛学修养高深,佛文化积淀深厚,诗文一绝。在清凉山参加讲经交流会期间,曾即兴而作汉排律体诗酬悲月法师,并以一首“清凉五台山”为此次全国佛教讲经交流会画上一圆满的句号。
    (一) 清凉五台山
    致2016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于五台山圆满落幕
    文:宗性法师
    清凉五台山,
    圣教悬记在华严,
    殊胜广无边。
    清凉五台山,
    文殊应迹般若船,
    白塔耸云端。
    清凉五台山,
    东峰远望云海巅,
    似镜入禅观。
    清凉五台山,
    西峰明月挂眼前,
    翠?三晋连。
    清凉五台山,
    南峰锦绣雨露遍,
    千峦布云烟。
    清凉五台山,
    北峰斗叶春冰寒,
    积雪心光暖。
    清凉五台山,
    中峰烟雨积翠岩,
    策杖法界宽。
    清凉五台山,
    灵山一会仍俨然,
    天花天女散。
    清凉五台山,
    诸师万豪法音宣,
    喜乐满心间。
    清凉五台山,
    菁菁菩提花满园,
    法雨润大千。
    (二) 酬五台山佛母洞悲月法师
    文:宗性法师
    浩浩佛母洞,
    不偏不倚古岩中,
    千秋化万众。
    浩浩佛母洞,
    折旋俯仰存谦恭,
    妙用叹无穷。
    浩浩佛母洞,
    换骨脱胎理事通,
    般若耀长空。
    清凉者,清凉五台山,天然,洁净,健康的象征;菩提者,智慧生发,彻悟了然。清凉菩提——来自佛门吉祥的祝福。清凉菩提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和与五台山佛文化的联合,让清凉菩提有缘结缘诸位大德高僧。五台一山一水一菩提,凝结在清凉菩提企业文化之中。


    IP属地:山东2楼2017-06-05 23: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