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定是中国邮币卡市场不平凡的一年。特别是进入2017年5月份,北京市金融局一次整改推进会,更是把整个行业的发展几近毁灭。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整个事件的发展进程简要回顾下,通过回顾,我们总结、反思、反省,然后谋动。
邮币卡电子盘的应运而生有两个重要背景:
一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二是中国邮币卡现货市场的交易弊端日益显现,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于互联网工具实现全国统一的邮币卡交易市场的大格局隐现。
我们先来看一下“决定”中的相关论述: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邮币卡现货市场的弊端:
区域化条块分割的市场格局下,严重阻碍了报价水平的真实性、可信性,全国三大邮币卡市场:北京福丽特、上海卢工、广州顺邮坊对藏品的报价各不相同,严重阻碍了投资人获取真实价格水平判断力。而且人为操纵价格迹象明显,恶意哄抬藏品价格、炒新不断、大户联手坐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藏品的价格当日上涨1-2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邮币卡电子盘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投资人在这种区域化的全国邮币卡现货市场的格局中,如果想买到带量的藏品进行二次开发或者用于收藏、礼品、馈赠等是相当困难的。首先是品相问题,由于缺少足够的鉴别能力,因此假货在邮币卡现货市场层出不穷,从珍邮全国山河一片红到80年猴票,从普通明信片到小型张,从单枚钱币到整卷整包的钱币,等等,手法多样、层出不穷,严重干扰、影响了市场正常发展。其次,由于现货市场大户和集邮公司的勾连,控制区域化市场的货源,制造藏品某段时期内货源紧俏的假象,诱骗投资人进行交易。以上两点,是集邮爱好者、收藏玩家对现货市场诟病最多的地方。同时,对于邮票的运输、保管、转让等环节,投资人都有着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
综上所述,2013年10月,南京文交所率先推出了邮币卡现货电子化交易(以下简称“电子盘”),即:邮币卡电子盘是将国家权威部门发行的邮票、钱币、电话卡、纪念章等实物收藏品,采取股票一样的发行方式和交易方式,在网上进行交易,其实质是实物在线上的交易平台,是现货交易方式的有益补充。之前,有某些所谓邮币卡大咖和砖家宣称:邮币卡电子盘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这是在行业超常规发展中的自我膨胀,当时我就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抨击,提醒投资人理性认识。
与股市的虚拟交易不同,邮币卡电子盘采取实物挂牌、实物提取的方式,将原本分散在现货市场的藏品和投资人手中的藏品集中起来,分类标记、托管上市、定价发行。这种交易模式克服了上述现货市场交易的诸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实体收藏市场、礼品市场、文化市场等实体经济的发展。
但是,既然采取了线上交易,叠加了金融属性,就必然受到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的左右。我们通过下图就可以看到邮币卡电子盘的快速发展,以行业龙头南京文交所举例:
投资人可以清晰地看到,南京文交所2013年10月设立以来,当年成交金额不过5.8亿元,到了第二年,也就是2014年交易额突破547亿元,增长94倍;到了2015年,则达到7198亿元,比201年再度增长13倍;而2016年直接突破了1万亿元关口,比2015年再度增长1.74倍,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简直有点吓人!是的,正是由于行业的超常规、非理性发展,造成文交所制度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不能适应快速增长的市场需要,同时由于中国股市的调整,累积的风险终于爆发,其典型标志就是2015年的“5.28”暴跌,成为行业发展的转折点。
“5.28之后”,很多市场有识之士率先向交易所谏言,我司及我本人是最早针对中国邮币卡电子盘向交易所谏言的,请求其对投资人进行风险教育,同时改革新票上市交易制度。在电子盘上,我司及我本人坚定举起价值投资大旗,指出个票的炒作必须符合电子盘的价格发现功能,必须符合收藏市场的价值规律,坚决抵制市场对垃圾个票的炒作,为当时邮币卡交易引入一股清流。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当时交易所并未真正认识行业发展的危机,还是沉浸在盲目扩张的冲动中;在电子盘上,很多投资人还是期盼财富的神话,幻想着一夜暴富,同时为庄马首是瞻、筹码论的言论甚嚣云上,文交所的发展渐渐偏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鉴于南京文交所巨大的盈利能力,受制于利益的驱使,文交所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截止到2017年1月,清整联办31号文刊发之际,全国大小文交所将近120余家,投资人1500余万。可想而知,在这个大盘子下面,为某些不法之徒坑害投资人提供了沃土。这120家左右的文交所,很多都是从之前的白银、原油等大宗商品平台转移而来的,牌照有的是租赁来的,有的则是县市一级的批文,根本不是省级批文,同时也没有经过清理整顿部际联席会议备案。还有的文交所干脆没有批文或者伪造批文,如此,为后续陆续爆发一些坑害投资人的事件埋下了伏笔。
这些事件,我相信经过媒体的曝光,投资人多少都有所了解,这里就不再展开论述了。我想说的是,我们一定要将设套故意坑害投资人和发展中因为经验不足而对投资人造成的伤害,二者区分开来。否则,就不能客观、理性地进行善后处理,对市场和更广大的投资人造成二次伤害。
文交所是新生事物,南京文交所是世界上第一家邮币卡电子盘交易的平台。类似于当年搞股市,摸着石头过河,总有一不小心滑一跤而弄湿衣服的时候。对于新生事物,我们要遵循《决定》的精神,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这话说的多好啊。新生事物的发展一定要遵循新生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我们一定要予以呵护。谁家的孩子小时候不得几场病呢?我们一定要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否则,不但不符合《决定》的要求,更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不负责。
在邮币卡电子盘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很多风云人物,这些人,客观上说,为邮币卡电子盘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邮币卡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比如山东省某企业家,在电子盘上对邮资封片藏品的价值挖掘,就极大提升了邮币封片藏品的知名度,使一贯在现货市场沉寂多年的邮品焕发了青春。我在公众号上跟投资人讲过,八.九十年代发行量在200万左右的邮资明信片的价格长期在一、两块钱,难道是正常的价格水平吗?作为国家邮政发行的正规邮品,发行量适中,损耗严重,还跑不过通胀,难道是合理的吗?我司对很多精品的封片品种的估值普遍在40-100元区间,对于上述提及的90年代发行量的藏品,普遍的核心估值都在10元一线。
在邮币卡电子盘一定要让一些人先富起来,这样才有带动效应。一群邮商,看了几十年的仓库,让人家赚点钱怎么了?这还不算以邮养邮的真正的集邮爱好者。整天饿的两眼冒蓝光,在现货市场上赚盒饭钱,就是集邮啦,就是事业?让一部分要素参与市场分配,搞活市场,让集邮爱好者有钱赚,就是对集邮事业、收藏产业最好的支持,这样,大家的热情才高,才能不自觉地宣传集邮文化,凝聚人气,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壮大和伟大复兴。
之前,我说过,文交所的出现和发展不是拉郎配,不是人为因素造的空中楼阁。其大的背景是中国文化的大发展,是党中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论断。文化市场的大发展,除了各种资本的投入,产出也是重要一环。这个过程中,要让各种要素参与分配,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起到带头人作用。否则,单纯的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发展没有意义,纯属扯淡。各种文化产品在文交所分门别类交易,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因此,这里面,我奉劝某些人,特别是官场中人,甭眼红,人家受苦遭罪的时候你指不定干什么呢?
邮币卡电子盘的应运而生有两个重要背景:
一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二是中国邮币卡现货市场的交易弊端日益显现,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于互联网工具实现全国统一的邮币卡交易市场的大格局隐现。
我们先来看一下“决定”中的相关论述: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邮币卡现货市场的弊端:
区域化条块分割的市场格局下,严重阻碍了报价水平的真实性、可信性,全国三大邮币卡市场:北京福丽特、上海卢工、广州顺邮坊对藏品的报价各不相同,严重阻碍了投资人获取真实价格水平判断力。而且人为操纵价格迹象明显,恶意哄抬藏品价格、炒新不断、大户联手坐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藏品的价格当日上涨1-2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邮币卡电子盘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投资人在这种区域化的全国邮币卡现货市场的格局中,如果想买到带量的藏品进行二次开发或者用于收藏、礼品、馈赠等是相当困难的。首先是品相问题,由于缺少足够的鉴别能力,因此假货在邮币卡现货市场层出不穷,从珍邮全国山河一片红到80年猴票,从普通明信片到小型张,从单枚钱币到整卷整包的钱币,等等,手法多样、层出不穷,严重干扰、影响了市场正常发展。其次,由于现货市场大户和集邮公司的勾连,控制区域化市场的货源,制造藏品某段时期内货源紧俏的假象,诱骗投资人进行交易。以上两点,是集邮爱好者、收藏玩家对现货市场诟病最多的地方。同时,对于邮票的运输、保管、转让等环节,投资人都有着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
综上所述,2013年10月,南京文交所率先推出了邮币卡现货电子化交易(以下简称“电子盘”),即:邮币卡电子盘是将国家权威部门发行的邮票、钱币、电话卡、纪念章等实物收藏品,采取股票一样的发行方式和交易方式,在网上进行交易,其实质是实物在线上的交易平台,是现货交易方式的有益补充。之前,有某些所谓邮币卡大咖和砖家宣称:邮币卡电子盘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这是在行业超常规发展中的自我膨胀,当时我就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抨击,提醒投资人理性认识。
与股市的虚拟交易不同,邮币卡电子盘采取实物挂牌、实物提取的方式,将原本分散在现货市场的藏品和投资人手中的藏品集中起来,分类标记、托管上市、定价发行。这种交易模式克服了上述现货市场交易的诸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实体收藏市场、礼品市场、文化市场等实体经济的发展。
但是,既然采取了线上交易,叠加了金融属性,就必然受到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的左右。我们通过下图就可以看到邮币卡电子盘的快速发展,以行业龙头南京文交所举例:
投资人可以清晰地看到,南京文交所2013年10月设立以来,当年成交金额不过5.8亿元,到了第二年,也就是2014年交易额突破547亿元,增长94倍;到了2015年,则达到7198亿元,比201年再度增长13倍;而2016年直接突破了1万亿元关口,比2015年再度增长1.74倍,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简直有点吓人!是的,正是由于行业的超常规、非理性发展,造成文交所制度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不能适应快速增长的市场需要,同时由于中国股市的调整,累积的风险终于爆发,其典型标志就是2015年的“5.28”暴跌,成为行业发展的转折点。
“5.28之后”,很多市场有识之士率先向交易所谏言,我司及我本人是最早针对中国邮币卡电子盘向交易所谏言的,请求其对投资人进行风险教育,同时改革新票上市交易制度。在电子盘上,我司及我本人坚定举起价值投资大旗,指出个票的炒作必须符合电子盘的价格发现功能,必须符合收藏市场的价值规律,坚决抵制市场对垃圾个票的炒作,为当时邮币卡交易引入一股清流。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当时交易所并未真正认识行业发展的危机,还是沉浸在盲目扩张的冲动中;在电子盘上,很多投资人还是期盼财富的神话,幻想着一夜暴富,同时为庄马首是瞻、筹码论的言论甚嚣云上,文交所的发展渐渐偏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鉴于南京文交所巨大的盈利能力,受制于利益的驱使,文交所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截止到2017年1月,清整联办31号文刊发之际,全国大小文交所将近120余家,投资人1500余万。可想而知,在这个大盘子下面,为某些不法之徒坑害投资人提供了沃土。这120家左右的文交所,很多都是从之前的白银、原油等大宗商品平台转移而来的,牌照有的是租赁来的,有的则是县市一级的批文,根本不是省级批文,同时也没有经过清理整顿部际联席会议备案。还有的文交所干脆没有批文或者伪造批文,如此,为后续陆续爆发一些坑害投资人的事件埋下了伏笔。
这些事件,我相信经过媒体的曝光,投资人多少都有所了解,这里就不再展开论述了。我想说的是,我们一定要将设套故意坑害投资人和发展中因为经验不足而对投资人造成的伤害,二者区分开来。否则,就不能客观、理性地进行善后处理,对市场和更广大的投资人造成二次伤害。
文交所是新生事物,南京文交所是世界上第一家邮币卡电子盘交易的平台。类似于当年搞股市,摸着石头过河,总有一不小心滑一跤而弄湿衣服的时候。对于新生事物,我们要遵循《决定》的精神,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这话说的多好啊。新生事物的发展一定要遵循新生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我们一定要予以呵护。谁家的孩子小时候不得几场病呢?我们一定要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否则,不但不符合《决定》的要求,更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不负责。
在邮币卡电子盘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很多风云人物,这些人,客观上说,为邮币卡电子盘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邮币卡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比如山东省某企业家,在电子盘上对邮资封片藏品的价值挖掘,就极大提升了邮币封片藏品的知名度,使一贯在现货市场沉寂多年的邮品焕发了青春。我在公众号上跟投资人讲过,八.九十年代发行量在200万左右的邮资明信片的价格长期在一、两块钱,难道是正常的价格水平吗?作为国家邮政发行的正规邮品,发行量适中,损耗严重,还跑不过通胀,难道是合理的吗?我司对很多精品的封片品种的估值普遍在40-100元区间,对于上述提及的90年代发行量的藏品,普遍的核心估值都在10元一线。
在邮币卡电子盘一定要让一些人先富起来,这样才有带动效应。一群邮商,看了几十年的仓库,让人家赚点钱怎么了?这还不算以邮养邮的真正的集邮爱好者。整天饿的两眼冒蓝光,在现货市场上赚盒饭钱,就是集邮啦,就是事业?让一部分要素参与市场分配,搞活市场,让集邮爱好者有钱赚,就是对集邮事业、收藏产业最好的支持,这样,大家的热情才高,才能不自觉地宣传集邮文化,凝聚人气,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壮大和伟大复兴。
之前,我说过,文交所的出现和发展不是拉郎配,不是人为因素造的空中楼阁。其大的背景是中国文化的大发展,是党中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论断。文化市场的大发展,除了各种资本的投入,产出也是重要一环。这个过程中,要让各种要素参与分配,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起到带头人作用。否则,单纯的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发展没有意义,纯属扯淡。各种文化产品在文交所分门别类交易,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因此,这里面,我奉劝某些人,特别是官场中人,甭眼红,人家受苦遭罪的时候你指不定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