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吧 关注:231,827贴子:803,428
  • 0回复贴,共1

孩子学外语,多大最合适,怎样最有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学习外语,这里面很多学问。经常就有家长问我:什么时候才能让孩子学外语啊?太早让孩子学外语,会不会让他混淆两种语言,最后中文说不好,外语也学不好?”
还有的家长,让孩子学外语的方法,就是直接送去外语班,让孩子学习什么记忆术,疯狂背单词。这个真让我为孩子感到痛心,语言学习怎么能只靠强行记忆和背单词呢?
“晚”一点不如“早”一点,“背”出来不如“玩”出来
语言的网状表征区、神经可塑性、浸入式学习
“晚”一点不如“早”一点
为什么我说学外语“晚”一点不如“早”一点呢?因为孩子在小时候学习语言的能力最强。你想想,你小时候上过“中文兴趣班”吗?背过中文单词吗?但你最后中文不是说得一样流利吗?孩子只要生活在一个自然健康的环境中,日常有亲人的陪伴,跟他说话、互动,就能自然而然、毫不费力地学会语言。
(1)语言的习得,要从生活中自然地学语言
这叫语言的习得,就是从生活中自然地学语言。孩子能习得的语言,可不只有母语,他们能够同时学会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你可能会担心,孩子太早学外语,会不会打乱他的中文学习?我说,不会。因为你家宝宝学的不仅仅是语言,而是包括语言在内的一整套与环境互动的方式。换句话说,他很自然地就能明白,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使用什么语言。如果你家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的是方言的话,你大概也早就发现了,你家宝宝很自然地会对老人说方言,但是一抬头看见你来了,立刻就转成普通话。
(2)外语可以早学,不存在不同语言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
中英文的区别也是一样的。我曾经带女儿去外国朋友家里玩,她跟外国小朋友就说英语,虽然她会说的不多,但是也会用她有限的那些词汇说:“car, car, I want car”,就是说想要玩那个汽车玩具,两个人用英语交流,玩得不亦乐乎。后来到吃饭的点了,我对他们用英语说:“Let’s go eat。”就是说我们去吃饭吧,结果她立刻用中文对我说:“爸爸,我还要再玩一会儿。”
所以你看,孩子在中文和英文之间切换非常快,他们才不会混淆呢。你尽可以放心,外语可以早学习,不存在不同语言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
这在脑科学上也有证据,比如说如果小孩子从小同时学习双语的话,两种语言在他大脑里的表征区是网状交织在一起的,像马赛克一样。但假如像我们,成年后才学习第二外语的,中文和外语的表征区就是分开的,泾渭分明,是有清晰的边界的两块。
比如经常不用英文。我如果离开美国很久了,我中文和英文的语言边界就开始模糊了,中文表征区就会侵蚀英语表征区,那表现在外面,就是我的英语能力退化了。
可如果是一个从小学英语的双语宝宝,他英语表征区恰恰跟中文,在大脑层面上来说,是混在一起的,两种语言可以在区域中间来回自如地跳转,互相不会干扰,那英语当然也学得更牢了。所以第二外语尽早学习,家长不必担心不同语言相互干扰的问题。
(3)越早说外语,外语越地道
越早学习外语,小孩的外语越地道,口音也会标准些。我在前面讲过的“神经可塑性”的概念,对语言的学习而言,就是说宝宝语言的习得是被她的环境所塑造的,环境每天都给了她大量语言类刺激,她大脑的语言中枢被这些刺激所塑造。
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小孩,在很小的时候,都可以分辨出各种口音的细微差别,但是如果她接受的语言刺激单一的话,比如只有中文的话,长大以后她就可能不能很好地分清楚外语中的一些细微的发音的差别。很多研究表明两岁之后的孩子会慢慢丧失辨别母语里没有的那些音的能力。
举一个熟悉的例子,我是湖南人,大家都嘲笑湖南人Ne和Le分不清楚,就是“湖南“和”弗兰“是分不清楚,这就是因为我们从小听的湖南话里就没有Ne和Le这个区别。但是,如果趁早刺激孩子对Ne和Le的辨识能力,湖南孩子也能毫不费力的区分开来。
好,现在你就知道了,为什么学习语言要趁早:第一是越早学不同语言越不容易相互干扰,第二是越早学语言的神经可塑性越强。


1楼2017-06-10 16: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