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英法陆军交锋,最能体现的就是北美殖民地战争
英国一共三次进攻北美的法国殖民地,三次都是趁着法军在欧洲作战无暇西顾的时机,因此三次法军都是劣势作战,17世纪末是第一次,18世纪初第二次,第三次就是北美印第安战争,前两次失败了,所以相关英文资料很少,重点说下第三次。
首先是数量,印第安战争和欧陆的7年战争是连携的,法国主战场在欧洲,所以几乎没有给北美派援兵,北美法军只有英军的五分之一,加上印第安盟友的话勉强能与英军周旋;其次是素质,当年卢瓦公爵打造的法国陆军的素质是欧洲第一的,但路易十四晚年的唯亲是用政策大量任用庸将,导致法军不断惨败,高素质陆军打光了,所以到了路易十五时期正是陆军素质最差的时候。
蒙卡尔姆能率领这样一支数量少素质差的法军在前期压制英军应该得说是相当厉害了,为啥蒙卡尔姆打了那么多胜利最后还是不能压制英军,而沃尔夫仅凭亚伯拉罕平原一战就几乎断了法军希望,说白了就是因为北美英军数量多,援兵不断,输得起;而法国,有多少就是多少,输不起。
而法军不同,他们只能靠仅有的人对抗初始就有5倍且还援兵不断的英军。这里有更直接的栗子:其实亚伯拉罕还不是最后一战,之后还有圣福瓦战役(这一战也是因为英军输了所以英文资料很少有描述的),蒙卡尔姆死后,接手法军的里维本来已经再次打败英军夺回胜利了,但是法国的援军迟迟不来(深陷欧洲战场泥潭),而英国的海路援军却源源不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里维再有本事也熬不住数量差距越来越大。
印第安战争那么长时间,而英文资料吹来吹去也只能吹出一个亚伯拉罕来,某种程度上这已经算是在褒奖蒙卡尔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