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星呀吧 关注:3贴子:63
  • 7回复贴,共1

【2017文学院招生咨询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里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文学院招新咨询帖
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
1L:给美丽的信阳师范学院和即将到来的17届学弟学妹们~
2L:文学院简介
3L:文学院专业介绍
4L:历年招生分数线及2017年招生计划
5L:关于其他
【友情提示】
由于今年高考招生政策变化,原本报考二本三本分开,今年二本三本合并,故以下历年信息仅供参考,更多问题请联系招生办事处
本贴为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2017年招生咨询专用帖,为了保证能够更好的服务学弟学妹,【请勿在完结之前插楼】,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请勿恶意占楼】发布各种小广告、恶意占楼、随意插楼、随便勾搭小学弟小学妹的不良行为~谢谢有爱的吧友们配合~
如有更多更详细的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加入文学院迎新QQ群【122247152】,进群后将会有细心、认真又热情的学长学姐为大家解答各种问题。申请加入新生群时,请将自己的群名片备注为【17-专业-姓名】格式,谢谢合作啦!


1楼2017-06-11 13:08回复

    2L


    2楼2017-06-11 13:10
    回复

      文学院即信阳师范学院原中文系,是学校成立最早和目前最大的院系之一,2003年更名为文学院。她紧贴信阳师范学院的母体走过了近40年的光辉历程。文学院现设置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汉语、写作、语文教学法和大学语文、公关文秘8个教研室、3个研究所;文学院现有教师60余人,教授16人,副教授13人,博士和硕士37人,另聘有国内重点大学10余名博士生导师为本院兼职教授,有10余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省管专家、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级学术带头人;现有汉语言文学、文秘、对外汉语3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招生;中国古代文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淮河文明研究中心为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为河南省级精品课程,文学概论为河南省级网络课程,文学院现有在校硕士生、本科生近1600人。


      IP属地:河南3楼2017-06-11 13:21
      回复
        学校今年更名大学吗


        IP属地:河南4楼2017-06-11 15:14
        回复

          文学院即信阳师范学院原中文系,是学校成立最早和目前最大的院系之一,2003年更名为文学院。她紧贴信阳师范学院的母体走过了近40年的光辉历程。文学院现设置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汉语、写作、语文教学法和大学语文、公关文秘8个教研室、3个研究所;文学院现有教师60余人,教授16人,副教授13人,博士和硕士37人,另聘有国内重点大学10余名博士生导师为本院兼职教授,有10余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省管专家、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级学术带头人;现有汉语言文学、文秘、对外汉语3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招生;中国古代文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淮河文明研究中心为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为河南省级精品课程,文学概论为河南省级网络课程,文学院现有在校硕士生、本科生近1600人。
          近40年来,文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博学务实,严谨笃行”的精神,以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栋梁之材为己任,历届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孜孜以求;广大教师兢兢业业,辛勤耕耘;莘莘学子奋发进取,锐意成才,文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学科建设工作、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居于河南省高校中文专业前列。
          在教育教学方面,既保持传统专业的特点,又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坚持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在教学第一线讲授基础课,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根据教师教育的发展形势,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拓宽专业口径,构筑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教师技能培训,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从教能力;严格教学管理,加强质量监控,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巩固、提高。在1983年河南省教委组织的中文专业古代汉语统考中,获全省高校第一名;在1989年河南省教委组织的全省中文专业本科古代文学统考中,获得全省高校第一名。历届毕业生中有1200余人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重点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全日制应届本科生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率达20%。扎实的专业教育催生了一批批学生作家,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创作蔚为壮观,90年代的散文、小说创作小有影响,而新世纪80后小作家陈渐、火传鲁、李刚、严晓峰等人的《大学桥》、《地狱传媒》、《1983》、《爱我就要我》、《犁与刀》、《先生秀》等长篇小说和学术专著在国内产生较大轰动,被原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张宇命名为“信阳师范学院小作家群”。
          在科学研究方面,始终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支撑和提升教学质量。截止目前,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9项,河南省级研究项目近40项,厅局级项目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等重要刊物发表5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获得厅局级以上奖励70余项。
          在学科建设方面,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以学科建设带动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层次。目前,中国古代文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已经产生显著成效,目前,汉语言文学正在向博士点一级学科建设的方向努力。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构成了研究生教育的初步格局。
          在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方面,一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开放性育人,积极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材,党总支牵头负责,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注重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组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加强对团总支、学生会的领导和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高度重视创新在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经常开展工作研讨,与时俱进,不断寻求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新举措;有效指导学生社团建设,通过学生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文学院有南风通讯社、方舟文学社、晨曦话剧社、社会调查协会、文艺经典研讨社、国学研教社、焱淼辩论社等7个社团,编辑有《南风》、《方舟》、《人文论坛》、《心苑》、《学子文摘》以及各班编印的班刊10余种,“南风网”2004年被教育部网络联盟评为全国大学生十佳网站。众多的工作阵地为培养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院学生思想活跃,朝气蓬勃;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卓有成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近40年来,文学院已经为国家培养普通本专科学生7000余人,还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成人类和各类实用人才。毕业生中很多人也在从事着育人的工作,他们以自己的赫赫业绩和成就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骨干、专家;有些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驰骋,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社会的骄子;还有不少人在全国各地的党政管理岗位上建功立业,成为各级管理层的领导人。
          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历来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教职工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党总支成为文学院的政治核心,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干事创业,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精神状态昂扬,文学院风正气顺人脉旺,锐意进取,共谋发展的氛围浓烈,成为文学院再创辉煌的最珍贵的资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底蕴厚实、充满生机的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精诚团结,不懈奋斗,必将创造新的业绩,实现新的发展!


          5楼2017-06-11 15:37
          回复

            文学院即信阳师范学院原中文系,是学校成立最早和目前最大的院系之一,2003年更名为文学院。她紧贴信阳师范学院的母体走过了近40年的光辉历程。文学院现设置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汉语、写作、语文教学法和大学语文、公关文秘8个教研室、3个研究所;文学院现有教师60余人,教授16人,副教授13人,博士和硕士37人,另聘有国内重点大学10余名博士生导师为本院兼职教授,有10余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省管专家、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级学术带头人;现有汉语言文学、文秘、对外汉语3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招生;中国古代文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淮河文明研究中心为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为河南省级精品课程,文学概论为河南省级网络课程,文学院现有在校硕士生、本科生近1600人。
            近40年来,文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博学务实,严谨笃行”的精神,以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栋梁之材为己任,历届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孜孜以求;广大教师兢兢业业,辛勤耕耘;莘莘学子奋发进取,锐意成才,文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学科建设工作、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居于河南省高校中文专业前列。
            在教育教学方面,既保持传统专业的特点,又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坚持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在教学第一线讲授基础课,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根据教师教育的发展形势,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拓宽专业口径,构筑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教师技能培训,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从教能力;严格教学管理,加强质量监控,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巩固、提高。在1983年河南省教委组织的中文专业古代汉语统考中,获全省高校第一名;在1989年河南省教委组织的全省中文专业本科古代文学统考中,获得全省高校第一名。历届毕业生中有1200余人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重点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全日制应届本科生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率达20%。扎实的专业教育催生了一批批学生作家,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创作蔚为壮观,90年代的散文、小说创作小有影响,而新世纪80后小作家陈渐、火传鲁、李刚、严晓峰等人的《大学桥》、《地狱传媒》、《1983》、《爱我就要我》、《犁与刀》、《先生秀》等长篇小说和学术专著在国内产生较大轰动,被原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张宇命名为“信阳师范学院小作家群”。
            在科学研究方面,始终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支撑和提升教学质量。截止目前,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9项,河南省级研究项目近40项,厅局级项目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等重要刊物发表5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获得厅局级以上奖励70余项。
            在学科建设方面,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以学科建设带动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层次。目前,中国古代文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已经产生显著成效,目前,汉语言文学正在向博士点一级学科建设的方向努力。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构成了研究生教育的初步格局。
            在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方面,一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开放性育人,积极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材,党总支牵头负责,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注重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组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加强对团总支、学生会的领导和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高度重视创新在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经常开展工作研讨,与时俱进,不断寻求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新举措;有效指导学生社团建设,通过学生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文学院有南风通讯社、方舟文学社、晨曦话剧社、社会调查协会、文艺经典研讨社、国学研教社、焱淼辩论社等7个社团,编辑有《南风》、《方舟》、《人文论坛》、《心苑》、《学子文摘》以及各班编印的班刊10余种,“南风网”2004年被教育部网络联盟评为全国大学生十佳网站。众多的工作阵地为培养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院学生思想活跃,朝气蓬勃;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卓有成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近40年来,文学院已经为国家培养普通本专科学生7000余人,还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成人类和各类实用人才。毕业生中很多人也在从事着育人的工作,他们以自己的赫赫业绩和成就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骨干、专家;有些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驰骋,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社会的骄子;还有不少人在全国各地的党政管理岗位上建功立业,成为各级管理层的领导人。
            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历来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教职工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党总支成为文学院的政治核心,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干事创业,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精神状态昂扬,文学院风正气顺人脉旺,锐意进取,共谋发展的氛围浓烈,成为文学院再创辉煌的最珍贵的资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底蕴厚实、充满生机的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精诚团结,不懈奋斗,必将创造新的业绩,实现新的发展!


            6楼2017-06-11 15:39
            回复

              文学院即信阳师范学院原中文系,是学校成立最早和目前最大的院系之一,2003年更名为文学院。她紧贴信阳师范学院的母体走过了近40年的光辉历程。文学院现设置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汉语、写作、语文教学法和大学语文、公关文秘8个教研室、3个研究所;文学院现有教师60余人,教授16人,副教授13人,博士和硕士37人,另聘有国内重点大学10余名博士生导师为本院兼职教授,有10余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省管专家、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级学术带头人;现有汉语言文学、文秘、对外汉语3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招生;中国古代文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淮河文明研究中心为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为河南省级精品课程,文学概论为河南省级网络课程,文学院现有在校硕士生、本科生近1600人。
              近40年来,文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博学务实,严谨笃行”的精神,以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栋梁之材为己任,历届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孜孜以求;广大教师兢兢业业,辛勤耕耘;莘莘学子奋发进取,锐意成才,文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学科建设工作、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居于河南省高校中文专业前列。
              在教育教学方面,既保持传统专业的特点,又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坚持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在教学第一线讲授基础课,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根据教师教育的发展形势,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拓宽专业口径,构筑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教师技能培训,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从教能力;严格教学管理,加强质量监控,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巩固、提高。在1983年河南省教委组织的中文专业古代汉语统考中,获全省高校第一名;在1989年河南省教委组织的全省中文专业本科古代文学统考中,获得全省高校第一名。历届毕业生中有1200余人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重点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全日制应届本科生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率达20%。扎实的专业教育催生了一批批学生作家,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创作蔚为壮观,90年代的散文、小说创作小有影响,而新世纪80后小作家陈渐、火传鲁、李刚、严晓峰等人的《大学桥》、《地狱传媒》、《1983》、《爱我就要我》、《犁与刀》、《先生秀》等长篇小说和学术专著在国内产生较大轰动,被原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张宇命名为“信阳师范学院小作家群”。
              在科学研究方面,始终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支撑和提升教学质量。截止目前,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9项,河南省级研究项目近40项,厅局级项目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等重要刊物发表5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获得厅局级以上奖励70余项。
              在学科建设方面,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以学科建设带动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层次。目前,中国古代文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已经产生显著成效,目前,汉语言文学正在向博士点一级学科建设的方向努力。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构成了研究生教育的初步格局。
              在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方面,一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开放性育人,积极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材,党总支牵头负责,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注重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组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加强对团总支、学生会的领导和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高度重视创新在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经常开展工作研讨,与时俱进,不断寻求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新举措;有效指导学生社团建设,通过学生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文学院有南风通讯社、方舟文学社、晨曦话剧社、社会调查协会、文艺经典研讨社、国学研教社、焱淼辩论社等7个社团,编辑有《南风》、《方舟》、《人文论坛》、《心苑》、《学子文摘》以及各班编印的班刊10余种,“南风网”2004年被教育部网络联盟评为全国大学生十佳网站。众多的工作阵地为培养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院学生思想活跃,朝气蓬勃;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卓有成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近40年来,文学院已经为国家培养普通本专科学生7000余人,还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成人类和各类实用人才。毕业生中很多人也在从事着育人的工作,他们以自己的赫赫业绩和成就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骨干、专家;有些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驰骋,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社会的骄子;还有不少人在全国各地的党政管理岗位上建功立业,成为各级管理层的领导人。
              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历来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教职工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党总支成为文学院的政治核心,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干事创业,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精神状态昂扬,文学院风正气顺人脉旺,锐意进取,共谋发展的氛围浓烈,成为文学院再创辉煌的最珍贵的资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底蕴厚实、充满生机的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精诚团结,不懈奋斗,必将创造新的业绩,实现新的发展!


              IP属地:河南7楼2017-06-11 16:27
              回复
                近40年来,文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博学务实,严谨笃行”的精神,以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栋梁之材为己任,历届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孜孜以求;广大教师兢兢业业,辛勤耕耘;莘莘学子奋发进取,锐意成才,文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学科建设工作、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居于河南省高校中文专业前列。
                在教育教学方面,既保持传统专业的特点,又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坚持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在教学第一线讲授基础课,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根据教师教育的发展形势,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拓宽专业口径,构筑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教师技能培训,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从教能力;严格教学管理,加强质量监控,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巩固、提高。在1983年河南省教委组织的中文专业古代汉语统考中,获全省高校第一名;在1989年河南省教委组织的全省中文专业本科古代文学统考中,获得全省高校第一名。历届毕业生中有1200余人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重点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全日制应届本科生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率达20%。扎实的专业教育催生了一批批学生作家,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创作蔚为壮观,90年代的散文、小说创作小有影响,而新世纪80后小作家陈渐、火传鲁、李刚、严晓峰等人的《大学桥》、《地狱传媒》、《1983》、《爱我就要我》、《犁与刀》、《先生秀》等长篇小说和学术专著在国内产生较大轰动,被原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张宇命名为“信阳师范学院小作家群”。
                在科学研究方面,始终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支撑和提升教学质量。截止目前,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9项,河南省级研究项目近40项,厅局级项目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等重要刊物发表5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获得厅局级以上奖励70余项。
                在学科建设方面,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以学科建设带动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层次。目前,中国古代文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已经产生显著成效,目前,汉语言文学正在向博士点一级学科建设的方向努力。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构成了研究生教育的初步格局。
                在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方面,一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开放性育人,积极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材,党总支牵头负责,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注重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组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加强对团总支、学生会的领导和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高度重视创新在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经常开展工作研讨,与时俱进,不断寻求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新举措;有效指导学生社团建设,通过学生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文学院有南风通讯社、方舟文学社、晨曦话剧社、社会调查协会、文艺经典研讨社、国学研教社、焱淼辩论社等7个社团,编辑有《南风》、《方舟》、《人文论坛》、《心苑》、《学子文摘》以及各班编印的班刊10余种,“南风网”2004年被教育部网络联盟评为全国大学生十佳网站。众多的工作阵地为培养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院学生思想活跃,朝气蓬勃;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卓有成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近40年来,文学院已经为国家培养普通本专科学生7000余人,还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成人类和各类实用人才。毕业生中很多人也在从事着育人的工作,他们以自己的赫赫业绩和成就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骨干、专家;有些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驰骋,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社会的骄子;还有不少人在全国各地的党政管理岗位上建功立业,成为各级管理层的领导人。
                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历来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教职工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党总支成为文学院的政治核心,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干事创业,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精神状态昂扬,文学院风正气顺人脉旺,锐意进取,共谋发展的氛围浓烈,成为文学院再创辉煌的最珍贵的资源。


                IP属地:河南8楼2017-06-11 16: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