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 Monthly 人物专访
下午時分威士忌加冰送了上來。亮晃晃的時光在窗外有他們自己的故事,透明的冰塊折射光影微弱地停在導演畢贛的臉卻從未阻擾過什麼。酒意並沒有阻擾任何語言的清醒,又或者語言如此包容著迷醉。畢贛開始聊起貴州生活帶給他電影的養分。氣候、飲食在畢贛的作品中無一不是鏡頭的環境音,電影裡頭處理貴州留在生命裡的許許痕跡,有時候用他常說的話是一種「直覺性」,如此自然涵蓋著整個貴州的生活。2010 年拍攝《老虎》時,畢贛經歷了奶奶的兄長病逝在鎮遠的一段經驗,後來這段經驗就被轉化成為《路邊野餐》的情節。在真實經驗與電影之間往往我們覺得難以拿捏的,生活與想像的界線,畢贛卻總能如此堅決地回答:「我所有的作品都開始於真實的細節,最後都會落實到夢裡頭。拿捏的過程就是這些細節如何進入到夢的過程。」只不過這個過程遠比我們理解的緩慢,他接著說道:「其實呢,創作者的靈感往往都被誤以為源自某次經驗,例如下一場雨就有個靈感,但對於我而言靈感往往不是如此,而是奠基於三年或是五年。三年五年對我而言就是一刻。」畢贛的電影中沒有真實與夢境的界線,而是一段現實變成夢境的過程。《路邊野餐》的片名原本要定為《惶然錄》,畢贛說著:「原本取名為《惶然錄》也只是巧合,剛好手邊有那本書。」接著談起了《惶然錄》其實有兩個版本,一本是韓少功翻譯的叫《惶然錄》,另一版本是《不安之書》,又話鋒一轉提到:「錄本來有錄像的意思,當初本來是這樣考慮的,是很簡單的想法。」在《路邊野餐》之前,畢贛的短片作品《金剛經》也獲得香港ifva評委會特別表揚獎。順著《金剛經》英文片名 (the poet and singer),『詩人』與『歌手』恰好是畢贛電影中兩個重要的元素,以這兩點我們開始討論《路邊野餐》製作上的一些問題。
下午時分威士忌加冰送了上來。亮晃晃的時光在窗外有他們自己的故事,透明的冰塊折射光影微弱地停在導演畢贛的臉卻從未阻擾過什麼。酒意並沒有阻擾任何語言的清醒,又或者語言如此包容著迷醉。畢贛開始聊起貴州生活帶給他電影的養分。氣候、飲食在畢贛的作品中無一不是鏡頭的環境音,電影裡頭處理貴州留在生命裡的許許痕跡,有時候用他常說的話是一種「直覺性」,如此自然涵蓋著整個貴州的生活。2010 年拍攝《老虎》時,畢贛經歷了奶奶的兄長病逝在鎮遠的一段經驗,後來這段經驗就被轉化成為《路邊野餐》的情節。在真實經驗與電影之間往往我們覺得難以拿捏的,生活與想像的界線,畢贛卻總能如此堅決地回答:「我所有的作品都開始於真實的細節,最後都會落實到夢裡頭。拿捏的過程就是這些細節如何進入到夢的過程。」只不過這個過程遠比我們理解的緩慢,他接著說道:「其實呢,創作者的靈感往往都被誤以為源自某次經驗,例如下一場雨就有個靈感,但對於我而言靈感往往不是如此,而是奠基於三年或是五年。三年五年對我而言就是一刻。」畢贛的電影中沒有真實與夢境的界線,而是一段現實變成夢境的過程。《路邊野餐》的片名原本要定為《惶然錄》,畢贛說著:「原本取名為《惶然錄》也只是巧合,剛好手邊有那本書。」接著談起了《惶然錄》其實有兩個版本,一本是韓少功翻譯的叫《惶然錄》,另一版本是《不安之書》,又話鋒一轉提到:「錄本來有錄像的意思,當初本來是這樣考慮的,是很簡單的想法。」在《路邊野餐》之前,畢贛的短片作品《金剛經》也獲得香港ifva評委會特別表揚獎。順著《金剛經》英文片名 (the poet and singer),『詩人』與『歌手』恰好是畢贛電影中兩個重要的元素,以這兩點我們開始討論《路邊野餐》製作上的一些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