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6 晓历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乱世之下,最有前途的职业就是给人看相
三国时期,给别人看相的人特别多
其中有一个叫许邵的风水师
远近闻名
一日,曹操慕名而来:给我面相
许邵先是不语,操再三追问
邵良久方曰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听后,只有一个表情:笑,大笑,狂笑
于是,曹操的这个经典形像
就这样流传开了
适逢乱世,曹操奸雄
奸和雄这两个字
基本上能表达清楚曹操的性格和特质
我们先扒一扒曹操的标签
正面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书法家……
反面的:人妻控、权谋家、疑心病患者、夜晚杀人逛魔
起兵陈留反董卓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
沛国谯县人氏,大概出生在今天的安徽亳州一带
有人说曹操家世显赫,这不假,祖父曹腾伺候过四朝皇帝
也就是说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太监
父亲曹嵩曹腾领养的儿子
当时的社会人们心理上是歧视太监的
更何况父亲曹嵩还是太监的养子
所以曹操并没有赢在起跑线上
他的出生反而给他带来一些负担
有人说曹操是个官三代
但更准确地说是个阉三代
但曹操就在这“宦门遗丑”里茁壮成长起来了
“少时好习武艺,稍长爱研兵法”
20岁,举孝谦,任洛阳部尉,入仕途
这时的朝政由权臣董卓把持
董卓是个坏人,有蔡琰诗为证:
“斩截无孓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曹操料定,这样的上司不值得追随,
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于是,他偷偷溜了
从洛阳,过成皋、中牟拼命往家乡谯县方向跑
跑到陈留(信河南宁陵县)
曹操见追兵已远,时机成熟
当下决定招兵买马反董卓
开始了艰苦的自己创业之路
这一路狂奔,在成皋,吕伯奢家
曹操因误会错杀吕伯奢全家
曹操很懊悔,但为时已晚,喃喃道: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如果说许邵的一句“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是别人对曹操的人生总结的最精辟一句
那这一句,就是曹操自己对人生的总结
从此,曹操逐鹿中原
开启他的霸气人生

曹操年表
公元194年,征徐州、东郡,胜
公元195年,战吕布,三败之,趁机收定陶、兖州
公元196年,迎汉献帝,同年,迁都许昌
先后被封为司隶校尉、司空
公元197年,收降张绣、征袁术,皆胜之
公元198年,讨李傕,夷三族;
年末再战吕布,杀吕布及陈宫,收吕布部将张辽
公元199年,渡黄河,取河内郡
公元200年初,董承谋害曹操事泄,操杀之
公元200年,也是曹操最春风得意的一年,数次讨伐袁绍
袁绍“四世居三公位”,势力数位于操,并有灭曹之意
曹操亲率大军,先解白马之围
后经官渡一战,大破袁绍,
官渡之战,也以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范载入史册
至此,曹操一统北方江山基本实现
公元202年,袁绍卒,子袁谭降曹
公元204年,讨袁尚,破邺城
公元205年,平冀、青二州,张燕率众十余万降曹
公元206年,平定州
公元207年,远征乌桓,肃清袁氏残党
公元208年,兵败赤壁
曹操一生戎马,数次败北,但以赤壁为最,死伤数万
公元209-210年,赤壁之败后,曹操老实了两年,没怎么出去打仗
公元211年,攻汉中,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凉州平定
公元212年,剑履上殿,位极人臣
公元213年,率兵40万伐孙吴
公元215年,再发兵汉中,与刘蜀相争
这一场战争,打了3-4年也没结束,一直到曹操挂的前几个月
到公元216年,曹操被册为魏王,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他名义上还为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的待遇了。
公元217年,曹操封自己的儿子曹丕为魏太子,曹操自己还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春深,已不可考,不说二乔
话说曹操,真的也是一个人妻控
有记载的15个妻妾中
竟有10个,曾经是别人的新娘
这也不表,今天只讲一个女人
——蔡文姬
因为只有这个女人
曹操是用爱来对待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北方匈奴趁火打劫,掳掠中原人
其中,就有著名士大夫蔡邕的女儿——才女蔡文姬
她被匈奴兵抢走,献给左贤王
此后,蔡文姬就成了左贤王的“压寨夫人”,一住就是十二年
转机就在曹操北征乌桓,威震北方时出现
曹操早年非常仰慕清流,视蔡邕为师
对老师的才女非常牵挂
于是一出“文姬归汉”的大戏上演
公元208年,匈奴单于派弟弟呼厨泉到邺城来拜谒曹操
匈奴人一来,曹操早有准备,立刻把呼厨泉当人质软禁在邺城
随后以金璧为重礼,派出使臣屯田都尉董祀出使匈奴
向左贤王说明曹操想赎蔡文姬归汉的来意
一开始,这个要求被左贤王拒绝,
但毕竟单于才是匈奴的最高首领,左贤王只不过一侯而已
岂敢拿领导的弟弟的人身安全赌气
思来想去,最后忍痛同意文姬归汉
就这样,蔡文姬流离西域十二年后,离开了西域回归中原
蔡文姬回到中原的这一年,三十二岁
按理曹操不会对一个已过人生巅峰的女人动心
但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从匈奴手中要回蔡文姬呢
有人认为曹操重情义
赎回文姬是对与有“管鲍之交”的老友蔡邕负责任
也有人说曹操雄才大略
是为繁荣他的王国文化事业才赎回文姬的
但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蔡文姬继承家学,不仅博学多才、精通音律
而且美貌出众、气质优雅
苦难的身世,让心中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曹操
更加怜闵
文学家气质
曹操这一辈子,主要在打仗
打仗之余,写写诗词,以藉无聊
但虽是业余之作,却开天辟地,创建安文学流派之祖
建安文学,史上也是赫赫有名
建安文学兴盛,曹氏父子功不可没
当世“三曹七子”个个文采飞扬
选几篇曹孟德的作品大家一起欣赏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于乌桓凯旋途中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对酒当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嵩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而且,曹操还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成语
其中最有经典的当数“望梅止渴”和“割发代首”
固化的历史看到的都是曹操的白脸形像
就如同普天下的人都说曹操天生阴谋家,气量小
但在官渡之战大胜之时
曹操清点袁绍书信
得到自己部下勾结袁绍的信,尽烧之
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曹操这句话
千百年来,有多少人读懂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乱世之下,最有前途的职业就是给人看相
三国时期,给别人看相的人特别多
其中有一个叫许邵的风水师
远近闻名
一日,曹操慕名而来:给我面相
许邵先是不语,操再三追问
邵良久方曰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听后,只有一个表情:笑,大笑,狂笑
于是,曹操的这个经典形像
就这样流传开了
适逢乱世,曹操奸雄
奸和雄这两个字
基本上能表达清楚曹操的性格和特质
我们先扒一扒曹操的标签
正面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书法家……
反面的:人妻控、权谋家、疑心病患者、夜晚杀人逛魔
起兵陈留反董卓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
沛国谯县人氏,大概出生在今天的安徽亳州一带
有人说曹操家世显赫,这不假,祖父曹腾伺候过四朝皇帝
也就是说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太监
父亲曹嵩曹腾领养的儿子
当时的社会人们心理上是歧视太监的
更何况父亲曹嵩还是太监的养子
所以曹操并没有赢在起跑线上
他的出生反而给他带来一些负担
有人说曹操是个官三代
但更准确地说是个阉三代
但曹操就在这“宦门遗丑”里茁壮成长起来了
“少时好习武艺,稍长爱研兵法”
20岁,举孝谦,任洛阳部尉,入仕途
这时的朝政由权臣董卓把持
董卓是个坏人,有蔡琰诗为证:
“斩截无孓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曹操料定,这样的上司不值得追随,
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于是,他偷偷溜了
从洛阳,过成皋、中牟拼命往家乡谯县方向跑
跑到陈留(信河南宁陵县)
曹操见追兵已远,时机成熟
当下决定招兵买马反董卓
开始了艰苦的自己创业之路
这一路狂奔,在成皋,吕伯奢家
曹操因误会错杀吕伯奢全家
曹操很懊悔,但为时已晚,喃喃道: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如果说许邵的一句“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是别人对曹操的人生总结的最精辟一句
那这一句,就是曹操自己对人生的总结
从此,曹操逐鹿中原
开启他的霸气人生

曹操年表
公元194年,征徐州、东郡,胜
公元195年,战吕布,三败之,趁机收定陶、兖州
公元196年,迎汉献帝,同年,迁都许昌
先后被封为司隶校尉、司空
公元197年,收降张绣、征袁术,皆胜之
公元198年,讨李傕,夷三族;
年末再战吕布,杀吕布及陈宫,收吕布部将张辽
公元199年,渡黄河,取河内郡
公元200年初,董承谋害曹操事泄,操杀之
公元200年,也是曹操最春风得意的一年,数次讨伐袁绍
袁绍“四世居三公位”,势力数位于操,并有灭曹之意
曹操亲率大军,先解白马之围
后经官渡一战,大破袁绍,
官渡之战,也以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范载入史册
至此,曹操一统北方江山基本实现
公元202年,袁绍卒,子袁谭降曹
公元204年,讨袁尚,破邺城
公元205年,平冀、青二州,张燕率众十余万降曹
公元206年,平定州
公元207年,远征乌桓,肃清袁氏残党
公元208年,兵败赤壁
曹操一生戎马,数次败北,但以赤壁为最,死伤数万
公元209-210年,赤壁之败后,曹操老实了两年,没怎么出去打仗
公元211年,攻汉中,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凉州平定
公元212年,剑履上殿,位极人臣
公元213年,率兵40万伐孙吴
公元215年,再发兵汉中,与刘蜀相争
这一场战争,打了3-4年也没结束,一直到曹操挂的前几个月
到公元216年,曹操被册为魏王,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他名义上还为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的待遇了。
公元217年,曹操封自己的儿子曹丕为魏太子,曹操自己还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春深,已不可考,不说二乔
话说曹操,真的也是一个人妻控
有记载的15个妻妾中
竟有10个,曾经是别人的新娘
这也不表,今天只讲一个女人
——蔡文姬
因为只有这个女人
曹操是用爱来对待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北方匈奴趁火打劫,掳掠中原人
其中,就有著名士大夫蔡邕的女儿——才女蔡文姬
她被匈奴兵抢走,献给左贤王
此后,蔡文姬就成了左贤王的“压寨夫人”,一住就是十二年
转机就在曹操北征乌桓,威震北方时出现
曹操早年非常仰慕清流,视蔡邕为师
对老师的才女非常牵挂
于是一出“文姬归汉”的大戏上演
公元208年,匈奴单于派弟弟呼厨泉到邺城来拜谒曹操
匈奴人一来,曹操早有准备,立刻把呼厨泉当人质软禁在邺城
随后以金璧为重礼,派出使臣屯田都尉董祀出使匈奴
向左贤王说明曹操想赎蔡文姬归汉的来意
一开始,这个要求被左贤王拒绝,
但毕竟单于才是匈奴的最高首领,左贤王只不过一侯而已
岂敢拿领导的弟弟的人身安全赌气
思来想去,最后忍痛同意文姬归汉
就这样,蔡文姬流离西域十二年后,离开了西域回归中原
蔡文姬回到中原的这一年,三十二岁
按理曹操不会对一个已过人生巅峰的女人动心
但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从匈奴手中要回蔡文姬呢
有人认为曹操重情义
赎回文姬是对与有“管鲍之交”的老友蔡邕负责任
也有人说曹操雄才大略
是为繁荣他的王国文化事业才赎回文姬的
但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蔡文姬继承家学,不仅博学多才、精通音律
而且美貌出众、气质优雅
苦难的身世,让心中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曹操
更加怜闵
文学家气质
曹操这一辈子,主要在打仗
打仗之余,写写诗词,以藉无聊
但虽是业余之作,却开天辟地,创建安文学流派之祖
建安文学,史上也是赫赫有名
建安文学兴盛,曹氏父子功不可没
当世“三曹七子”个个文采飞扬
选几篇曹孟德的作品大家一起欣赏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于乌桓凯旋途中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对酒当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嵩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而且,曹操还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成语
其中最有经典的当数“望梅止渴”和“割发代首”
固化的历史看到的都是曹操的白脸形像
就如同普天下的人都说曹操天生阴谋家,气量小
但在官渡之战大胜之时
曹操清点袁绍书信
得到自己部下勾结袁绍的信,尽烧之
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曹操这句话
千百年来,有多少人读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