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amonth的时间表吧 关注:33贴子:3,749
  • 10回复贴,共1
我也不敢说自己每看完一部电影就会写下来……这个帖子是用来巩固学习所用,希望能在电影方面有浅而透彻的理解,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写作风格能明确、生动、有力度、概括性强。


IP属地:湖南1楼2017-07-06 21:55回复
    《京城81号2》:
    虽然说影片披了惊悚的皮,但剧中所展示的人性关系的复杂性也是不可忽略的主题元素。剧情处理的非常巧妙,转场设置得流畅恰当,恐怖等元素的应用贯穿全剧,色彩形成的反讽令人印象深刻(结尾的暖色调与全剧的压抑色彩),演员展现出来的人物真实可信。
    贺菲看起来离我们很远……但你也无法确保你就不是下一个贺菲。失去女儿、怀疑丈夫带来的痛苦让她麻木而坚强的活着。影片在先前所展现出来她与丈夫两人的“相互理解”之下已经隐藏了深深的矛盾,这种畸形的理解可以说是全剧最根本的冲突。因为双方都深陷于所谓“理解”当中,贺菲才会有后来迸发的痛苦与挣扎,才会有前世因果趁虚而入,将这原本脆弱不堪的神经彻底摧毁。
    值得一提的是,百年前的冲突很好的映照了当代的冲突。这一对情侣的矛盾也是百年前的矛盾。
    我认为两人矛盾的根源还是在于,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却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在为对方付出。这种说法可能会很偏,也许不是导演所想要呈现的最准确的哲学。但是如果不是彼此不问双方意见而摆出一副“我理解你”的嘴脸,又怎么会导致贺菲独自在失去女儿的痛苦里煎熬了这么多年?
    除了主题以为,比较喜欢电影凄厉的提琴配乐和诸如“民国尸婴案”的恐怖背景。惊悚的效果的确有体现到!但剧情的处理导致退场的时候不舒适的感觉少了很多!虽然现在依然留有淡淡的惊悚,却不会害怕做噩梦了。


    IP属地:湖南2楼2017-07-06 22:11
    回复
      《怪诞星期五》:
      虽然看完全剧会对“理解”二字有着不一样的奇妙感受,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影片怪诞的情节构思。
      主人公黛丝(妈妈)和安娜(女儿)是一对有着火爆冲突的母女。在一位中国老妈(貌似是疯子)所给的幸运曲奇的“帮助”下互换了身体,接着展开了一系列狗血尴尬的剧情,最后在黛丝的婚礼彩排上完成了曲奇里面的运签彼此回到了自己的身体内。
      全影最尴尬最令人兴奋的冲突还是男女爱情,互换身体之后的妈妈和女儿都要面对原身所喜欢的人。最好笑的还是安娜在妈妈身体里跟自己的白马王子约会……这一段真的是看几次笑几次啊。
      比较温暖的剧情就交叠在结尾部分了。女儿的梦想和妈妈的婚礼时间交错并且俩人又互换了身体,作为读者我真的是不忍在看下去了,估计就是一团糟糕。然而……结尾出乎意料的来了个双赢。虽然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不大可能出现,但这就是影片运用的内在的真实吧,因为我们总是相信诸如“真爱能战胜一切”这样的话语。
      这篇故事实在是具有了成为好故事的要素。完整的情节、可信、有趣、简单又复杂、感情的节制处理……最有特色的还是影片的艺术性吧。“互换灵魂”是一个很大的噱头,处理得好就是一篇《怪诞星期五》,处理的差就是上不了台面的供自己娱乐的小视频。和小说进行一番对比的话,这么多年来看过的穿越文章也数不胜数了,能够新颖巧妙地着重于生活矛盾并且赋予其伟大的艺术色彩实在是少之又少。再为这样别致的剧情点个赞。
      至于影片蕴藏的主题,只有一个观点:虽然是03年的电影,在今天也有很普适的社会力量。
      其他方面还没有那个实力,不做评价。


      IP属地:湖南3楼2017-07-10 11:51
      回复
        《秘窗》:
        虽然已经很晚了还是匆匆写完再睡觉,为了长高高与克服拖延症!另外,前几篇不放个图实在是后悔死了。
        既然这是一部悬疑片,我就不描写情节啦,大家还是自己看,总之还是一部值得安利的好片子。
        出色的是该影片的结局。好的故事需要一个合乎情理却又出人意料并且饱含深度的结尾,电影更是如此,结尾的五分钟的重要性高过展开加递进加高潮得90分钟,诚然《秘窗》便是靠结局取胜的一部片子。编剧很好的在前90分钟迷惑了每一个观众的眼睛,却又源源不断的给予结局的暗示,等到影片放完,大呼一声“噢,是这样啊!”。
        本来想分析该影片的象征符号,现在却发现脑子里乱乱的。果然只看一遍只能pass剧情与主旨,如果有机会还是需要再理性的观看的。
        我观察到的反讽是在小屋优美的背景下发生杀人案的反差。人类经验当真是可笑。恐怕谁也不能想到这位温柔甚至有点儿懦弱的作家竟然会黑化成这个模样吧?但谁又能说不会呢?
        人物的内心冲突是全影片最重要的冲突,和妻子的关系还需要往后排一排。这种强烈而敏感的冲突已经导致了人物的内心分裂。
        还有便是shooter该名字。shoot her。
        拙见只博一笑!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7-13 22:52
        回复
          《悟空传》:
          依旧是…快睡觉的时间随便写写。
          剧情狗蛋,美工满分。
          无论是特效、服装、化装还是演员,都是一个字美。全程都在欣赏场景和颜值。
          要看剧情或者是探究一些人生哲理的这部电影可能会令人失望,依旧是毫无创新的老套路。设定在许多年前可能会得到青睐,但在今天也只可以卖卖情怀赚些票房。根据我对剧情如此评价可见我对这部电影的剧情有多反感。
          就当是为颜值去了。
          以上,拒绝讨论。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7-17 22:27
          回复
            《不良教育》:
            可以说是这几年来看的电影中质量上乘的一部了。
            电影采用戏中戏结构,对情节的概括怎样都无法还原最真实的电影。当然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是一部分原因。
            从理性的角度上考虑,电影的母题大约就是“教育”吧。神父对幼年的Ignacio的侵犯埋下了这位纯真少年糟蹋自己的身体与灵魂的祸根。而自己的初恋却无疾而终。支持我对母题看法的最大因素还是由于电影的标题,因为这部影片能探索出来带哲理性的观点实在是太多了。(豆瓣上一篇影评《死后的飞驰》写得很好)。
            除了教育以外,带给我最大的惊喜,也是电影的点睛之笔就是结局。在《秘窗》里我应该已经强调过电影结局的重要性,而这部的结局带给我的震撼尤比《秘窗》强大得多。如果说《秘窗》的结局是铺垫之下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戏剧设计出彩的话,这部影片还要加上现实性的残酷与震撼。Enrique则满怀热情的继续他的电影创作(在知道了这一系列出人意料的真相以后)。艺术无情却又有情,因为艺术抛弃感情或者说因为感情选择艺术,两者之间的界限是那么的模糊,我更愿意相信是为了感情而选择艺术。
            选择死亡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我寄托着这份感情活下去。(这个时候,才十分庆幸人生还有艺术)。
            要从感情的层面上说的话,是Ignacio的从一而终给了我感动。尽管他糟蹋了自己的身体与灵魂,但他对Enrique的爱是从未糟蹋过的。在Ignacio死前所写:“Enrique,我想我成功了."的时候,他心里是不是也藏了一个变好以后和Enrique重聚的美好梦想?一如他幼年的天籁之声一样。
            我同情Ignacio。但Ignacio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包括装上义乳,所以提不上什么救赎。希望Ignacio死的时候是没有后悔的吧。
            影片情感的低调处理尤其出众,从影片一开始Juan假扮Ignacio的出现到结尾Enrique关上铁门,全片没有歇斯底里的呐喊和痛彻心腑的挣扎(或许Juan演戏的那段算是例外?但我也觉得仅仅的哭声也算是低调处理),这带给了我们恰到好处的宣泄点。所以在看影片的时候,常常随着不那么忧伤的配乐流下泪来。很多时候,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在这个点哭,却克制不住情感。
            提一下象征手法,Ignacio在高潮中以神父的回忆出现,带着他的义乳和长发。Ignacio的装扮象征了他在学校后十几年或者几十年里性情的转变,在别人眼里,他早不是那个”你我都疯狂爱过的Ignacio“。神父这话我可以理解为他至始至终没能理解过Ignacio,包括Juan假扮Ignacio时说的”人总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因为Ignacio是从一而终的一个人。都看到Ignacio不堪的女性面貌,看不到他的童真。
            反讽也是十分有力量。”不良教育“出来了Ignacio,也出来了大导演Enrique。排开学校的教育,Ignacio作为兄长在无形之中给Juan的教育让Juan最终成为了一位大明星(可能只是一小部分原因?)。而Ignacio对神父勒索的做法也让神父在Juan身上重演(大概神父是最难堪的形象了吧?)。谁教谁,谁的教育又是不良,可能没有一个定论。固执的道德观念让我们把美和残酷分得太开。但喜剧也只是悲剧的另一种叫法。
            另外一个反讽例子是,当神父在思考怎么杀死Ignacio时,Ignacio竟然以为神父在看他的义乳。
            以上。
            讲到这里,为自己骄傲自大评价影片请求原谅。参考了许多影评的观点。所谓屋下架屋,超越不了大神们的影评。但写成这样已经很满意了。十分清楚这部影片不是凭借自己拙劣的技术能够解读完全的。今后还有很长的学习路程要走。若是有人看了我的文章而想观看这部影片的话,我有如下建议:
            1.观看影片之前,看两三篇影片,不需要完全理解,看完之后再回过头来读。
            2.如果需要概括情节,可以排除戏中戏尝试。
            3.看完之后用夜晚的时间好好来思考,不要局限在影片的噱头上。
            4.有机会,看第二遍,完整的记录下来。


            6楼2017-07-20 15:39
            回复
              《英雄》:
              在b站周末放映里面看了一个混剪,顺着就来搜这部电影了。不得不说电影拍得是超棒,而且符合我心中秦始皇的人设。
              剧情简而言之,无名刺杀秦王最终选择放弃。长空、残剑、飞雪、无名包括秦皇都是英雄,大家都很寂寞。所以当结尾残剑飞雪无名死后,“秦王厚葬无名,以祭奠自己的三名朋友,长空从此弃武”,感到他们实在是太不容易了。片尾前一幕秦王在大殿上孤零零一个人站着,就感到,实在是太讽刺了。
              “天下”。
              影片叙事结构非常动人,口中所言以画面论出,似真似假,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每一件物品、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富有象征意义,都具有强烈的讽刺色彩。反讽的运用让全剧的悲伤色调十分突出。片尾一幕与一幕擦肩而过,不断调出回忆与思考,将观众心头的那条线直接打破,达到悲伤的顶峰。
              “你心里只有天下。”飞雪对残剑说。
              “我现在就带你回家,回我们的家”。也是飞雪对残剑说。下一世,我们再不浪迹江湖,不当那英雄。
              镜头在如月与飞雪残剑之中转换,在飞雪残剑死亡之时如月跌跌倒到地跑着,发出呐喊,泣不成声。想到如月不久前还有对无名说:”如月虽身份卑微,也愿为主人一劝。如月身为丫鬟,八岁跟了主人,随主人研习武艺,更懂得做人的道理。主人做的事,一定不会错。主人给你写的字,一定有道理。无名大侠,拜托了!“
              都十分能触动我。
              影片对于人物的刻画、转变非常细腻。拿无名来说,借用烛火这一意象将他的杀气实体化,而杀气则进一步反映了无名内心的动摇。最后烛火还是全部指向秦王,无名爆发刺剑以后所有人心弦一提又或一松。然后他说:”这一剑刺了,很多人会死,而大王会活着,死去的人请大王记住,那最高的境界。“
              结局不言分说了。
              总结一下,影片最触动的,是英雄的身份与天下的包袱和孤独的代价的矛盾。但是,英雄们虽素昧平生,却一言成友,哪怕立场不同,亦不妨惦记,也算得上是佳话吧。
              配乐很动人,没有学习,便不多说。片尾曲是王菲唱的,看完影片没有关闭,就听到了。她的声音能穿越千年。


              7楼2017-08-01 10:17
              回复
                《怦然心动》:
                很简单粗暴的概括一下剧情:一个早恋故事。许多感触我们在小时候都真真正正经历体验过,回想起来还会羞涩大骂自己是2b。但这部影片的男女主虽然是小孩子但都是十分干脆,一点儿也不纠结的勇敢少年啦。不知道是不是地域不同教育不同风俗不同的缘故,我们在面对爱情的问题是仍然是纠纠结结能扯很多莫须有的东西。
                “你不能因为他没做过的事而指责他。”不仅仅是面对父母,应当是面对许多事情呀。
                整段故事被拆分成了三(还是四?)个片段,男女主人公视角切换讲诉,也就是将男孩女孩的内心作了一个强调。所以我认为故事的主题还是“成长”二字。爱情也是成长,那一瞬间的怦然心动,注定了男孩女孩需要成长。所以“心动”不仅仅是心动,它已经带给了男女主人公更长远的影响。
                女孩的性格实在是太棒了。最突出的还是她的勇敢与果断,生在不富有的家庭,却在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努力下争取到了一颗富有的心,遇到喜欢的人大胆去追,想做的事放手就做,决定的一刹那不矫情,同时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而男孩便胆小多了。被女孩骂coward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借用豆瓣的一则影评里的话来说,这就是女孩早熟男孩懵懂的表现吧。毕竟都刚刚步入青春期吗。男孩的懵懂的确伤害到了女孩,不仅仅一次。但男孩也慢慢的成长了,明白了承担,学会了道歉。
                虽然故事没有告诉我们结局如何,继续长大了男孩女孩最终究竟有没有走到一块,我想都不重要。在所谓“年少无知”的日子里男孩和女孩是那么纯粹地喜欢过对方,勇敢而执着、害羞而忐忑,是多美好的爱情。反问一句我们现在,总是有千般理由推辞爱情,总是有诸多借口寻找爱情,矛盾令人想笑,这就是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吧。当爱情沾染上了物欲与理想,就变得不像爱情了。
                也许爱情不应该被定型,长久的也好、短暂的也罢。
                看完以后,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还是很在乎男孩女孩最终的结局,成年以后的他们是否还在一起?虽然做好了接受任何结局的准备,但内心还是隐隐约约的期望,两人能够白头偕老吧。


                8楼2017-08-03 21:12
                回复
                  《客途秋恨》:
                  还在苦苦发愁找一部吸引自己的电影,b站的周末放映室就更新了。那么,就干脆坐下来看这部《客途秋恨》吧。
                  葵子叫回在英国硕士毕业正准备参加电视台的试镜的晓恩来参加她妹妹的婚礼,之后葵子与晓恩之间矛盾爆发,晓恩跟随葵子回到她的故乡日本别府,在那儿晓恩理解了葵子并化解了内心对葵子的偏见。回到香港之后,晓恩爷爷中风,晓恩带着葵子准备的礼物去广州看望爷爷。完毕。
                  葵子的客途是澳门香港、晓恩的客途是香港英国、爷爷奶奶的客途是澳门。客途羁旅之后,爷爷奶奶回到广州“为人民服务”,还是能够居住;晓恩已经回不到儿时的澳门,因为她曾居住的地方已经是爷爷奶奶抛弃的客途;而葵子选择回乡日本,却在最后说”小时候觉得这房子挺大的,现在觉得变小了。这里菜不对了,生生冷冷的,肚子老有空空的感觉,还是广东菜好味道吃,好想炖个汤喝喝。这浴室也不改一改,洗澡还得走路,还下雪,怎么办呢。“她的故土不再亲,哪怕是再见面的熟悉也被突兀的陌生打败了。
                  哪里是家,哪里是客途,哪里是生命的归宿。葵子不会再回日本养老,肯定是客死他乡。即使她遇见了对她一生好的男人,有着优秀的女儿,五十岁仍有年轻容颜,在谈及过去种种往事,说到自己曾经最疼的却志不同的弟弟时还是声嘶竭力地哭了出来。让她再选一次,或许会愿意平庸地活着,永远不离开日本吧。
                  爷爷奶奶虽然回去,可中国还是他们印象中的中国吗?爷爷跟晓恩说,他老了,但晓恩还年轻,永远不要放弃对中国的希望。
                  而晓恩呢,虽然拥有硕士学位,大好前途,可我看着她,只觉得她已经一无所有了。住在香港,香港又是她的什么地方。人事皆非,茫茫天地竟无处可容一颗游子的心——没有归宿。
                  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每个人坚强地,在脚下的客途中爬出一条路来。
                  电影还有几处非常感动的地方。
                  结尾中风的爷爷躺在床上睡觉,晓恩心里想到:他苍老的肚子,恐怕再也承受不了这个孙女的重量了吧。然后啜泣,流泪。张曼玉在镜头前将这种内心的挣扎表现了出来。
                  葵子说:“越亲的越远,越远的越亲。”
                  回日本的时候,街坊邻居们的亲切问好,无论风俗多么不同,历史有多沉重,政治多么敏感,老百姓们的善良是全世界共存的。
                  晓恩在日本听不懂日本语,表达与误解的一组反讽,幽默又深刻。
                  也许哪一天就背井离乡了,也许一辈子都读不懂自己亲近的人。电影带给我的是感同身受,不同的经历,内心的挣扎却十分相似。但执念就是,明知道自己决绝的一度舍弃会带来些什么,还是非常坚定的要走下去。流泪可以,矫情可以,买醉可以,颓靡可以,后悔就不行了吧。


                  9楼2017-08-04 19:30
                  回复
                    《保镖》:
                    在看《保镖》之前,已经听过电影的原声带专辑。选择看这部电影也是奔着Whitney Houston去的,所以观影时侧重点也放在了她扮演的Rachel身上。
                    作为一名巨星,Rachel拥有的不仅仅是实力、运气、名誉、金钱。她还很好的保存了她的善良、温柔、勇敢、灵动。能够在明白自己可能有生命危险的时候还坚持上台演唱,对歌迷没有爱是不可能的;在台下的Rachel是个活波,好玩,又有些天真的女孩,面对自己对保镖产生的情愫,没有退缩回避,却仍然还有羞涩忐忑,如此坦然。……Whitney Houston很完美的诠释了一名成就很高的女歌手的形象。
                    可能带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但我觉得,无论是片内的Rachel还是片外的Whitney Houston,作为国际巨星,拥有的不仅仅是实力,更是对这个世界的爱。片内Rachel说:“没有感情是成不了强者的。”而我记得Whitney Houston的纪录片宣传里面的结尾,是一位忍着泪的女孩,举着一个公告牌,上面写着——
                    “Whitney Houston,you gave us more love than we need.”
                    《I will always love you》作为影片内的告别之歌,也让二十多年后影片外的人感动。


                    IP属地:湖南10楼2018-07-20 18:31
                    回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