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教育的全称是教书育人,除了教书之外还有育人的作用,如何教育的问题就成了如何教书如何育人的问题,而且显然,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扎实且渊博的知识以及高尚的品德和操守。但现在的中国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教育在我们现在变得狭隘,教育只剩下了教,并且只剩下了为了考试的“教”,没有了扎实的知识,也没有了育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也忽视了品德的重要性,网上曾经说过“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教会的我们如何撒谎”,这句话或许偏激,但却不无道理,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下,要求青年一代具有高尚的品德,确实会让学生们在思想上产生矛盾,导致人们言行不一,接受了伪装与欺骗。
为了考试而疯狂,教育只剩下了为考试的教,畸形的、极端的社会产物必然催生于畸形的极端的社会环境之中,当城乡间差距日益拉大,地区间差距日益拉大时,生活在底层或中层的父母眼中,高考成了唯一的出路,虽然现在的现实是高考的阶级分化作用日益减小,就算能够在高考中取胜,也并不一定能够和具有一定资源的富人阶级的子弟相抗衡,但,除此之外,相对于其他的方式,高考这种方式是相对其他方式最公平最直接的一种方法了。因此,在经济发展相对薄弱,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地方,应试教育被大家广泛推崇,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河北省。
提起河北省,大家往往想到的是衡水,但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河北省的其他县市也普遍开始学习衡水模式,比如我们县城,完全照搬衡水的作息制度,给高中的学子以严苛的作息要求,似乎认为这样就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其实衡水之所以是衡水,除了它的制度本身,衡水的教育资源在全省也是一流,教学名师在那种环境下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会引领本校产生更多的优秀的老师,相比于此,其他县市的学校没有一批优秀的老师以及一批优秀的学生(生源被抢走)作为引领,成绩想要提高也是很困难,这是河北省内的教学资源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导致了两个问题,第一、各地区为了追赶差距,普遍实行更加严苛的制度来管理学生和老师。第二、各地家长通过各种方法,不惜找关系花钱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衡水的高中就学。现在这个趋势正在由河北省内到河北省外扩散,某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的中学去衡水学习推广这一套的教学模式,而像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州,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家长的眼界很开阔,身边有雄厚的资源去培养下一代,方式方法也更加多样丰富有效,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为了高考而没日没夜的刷题的时候,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年在培养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比如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视听说而非应付考试)等特长,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为了题目而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的时候,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年们有家教老师的细心点播慢慢梳理,这种省份和省份之间的巨大差距像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导致越发达的地区培养出来的青年一代普遍越来越优秀,越不发达的一代,竞争激烈,相对发达地区各方面素质较差。
但是,别无他法。
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高考这一条路,只有更加的努力去为了高考而努力才能有可能在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发达地区谋一份生计,上升到“更高”的阶层,可悲的是这像一个恶性循环,不发达地区的人才在毕业之后选择留在了发达地区,只有大部分在学习上平庸的人留在了当地,总体上导致发达的地区愈发达,贫困的地区愈贫困,愈发达地方的教育愈优秀,愈贫困地方的教育愈趋向于激烈竞争的应试模式。举几个现实中的真实数据:1、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中河北省独占7个,河北省除了工业之外,科技产业数量寥寥。2、衡水市在河北省内的综合排名一直处在倒数三名中。3、关于2016年九省统一试卷(全国1套卷)的考试,从成绩上来看,河北省的高分段碾压其余八省毫无悬念,其余八省状元很少进入河北省前100名。4、知乎匿名用户:衡水中学太厉害,其他学校必须不断的向衡中的教育模式看齐,才能在有限的录取名额里占到一席之地,我高中的母校在河北省内排名在十几名,也算是省重点,我们平常的生活和学习就是在模仿衡中的模式,虽然不能完全像他们那样,但还是不断的在强化,一周只休息半天,从高一到高三寒暑假都只有两周的时间,而且很多东西都在模板化,就连英语作文的字体我们都要每天练习,写的工整又漂亮,无数这样的细小的方面都被关注到且用心去做,河北的考生怎么可能不考高分,我曾经有同学在衡水中学补习,和他一起补习的还有附近某省的同学,在班里成绩中游,说高考回到本省考上清华也有可能,要知道这在河北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些人说的河北批改卷子宽松,我只想说,数学,理综,英语这些科目怎么宽松?
下面举几个我在衡二的例子:
1、早中晚休息
我们是早晨5.30起床,5.45之前必须到操场集合,期间要做到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把铺面枕巾收拾平整,把被子枕头按要求放置,把鞋子和洗漱用品按要求摆放整齐,洗漱等。中午12.40打铃上床,进行中午的作业(语文(两篇古诗赏析或者20个成语题或者20个病句题)+英语(一篇改错+一篇练字+20个单项选择+一篇完形填空,或者是3篇阅读)),做完可以睡觉,13.40打铃,13.50必须到教室。晚上9.50-10.00间下课,到了10.10就应该上床(一铃),到了10.20必须上床熄灯。期间要做到从教学楼跑到宿舍,洗漱,洗澡等。
2、吃饭
早中晚期间为节省时间我们基本上到了高三是一个宿舍中的3-5个人为一组,轮流进行打饭,一到下课铃响起的时候,负责打饭的同学立刻跑着去抢饭,其他同学在教室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中午的时候是大家一起吃大盆,大盆是几份菜和米饭混在一起的,几个人拿着勺子围着大盆吃饭,在跑饭时候大家都拼命往前跑,声势浩大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3、娱乐活动
我们把除了学习之外的所有活动都定义为娱乐活动,包括高一上学期一周一节的音乐美术课,高中五个学期一周一节的体育课,高一高二一个月一节的阅读课,高一高二每周的大扫除,高一高二一周一节的新闻课还有就是一个月一天的假期,其中音乐美术课基本上老师在上课之前都会联系班主任问一下各科老师有没有要占的,如果有就会换成其他课,体育课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高二时候级部之间为了成绩上的竞争导致体育课一学期没有开课,阅读课上课之前老师给我们布置好作业,我们必须做完作业才能阅读,新闻课是被剪辑过的新闻视频, 但是班主任上新闻课都是在看风头,如果巡查的主任不来就让我们自己写作业,如果巡查的主任来了就关灯让我们看新闻,最后说到一个月一天的假期基本上没有回家的都是在附近的宾馆里住,假期流程就是逛超市,理发,洗澡,吃饭,睡觉,第二天早上再返校,返校的时候的心情是压抑且窒息的,感到绝望的那种。
4、早跑操+晨读+宣誓
“天下第一操”一直是我们学校的“骄傲”,每每有参观的老师领导来的时候,参观跑操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我们对跑操要求严格就像对整理被子和铺面的严格程度一样,跑操的流程包括集合,小读,整队(报数,向右看齐,踏步),跑步,喊口号,整队(报数,向右看齐,踏步),主任的年级班会+各自小班的班会。跑步的具体要求:从排头到排尾每个人都必须用和前面的人对齐的同时用眼睛的余光向左看齐,左右两个人之间半拳距离,前后两个人之间一拳距离,要求是跑操全程对齐,尤其是拐弯的时候,扇形的排面必须要凸显出来,外侧要跟上不能一排参差不齐。小读的具体要求:胳膊45°角伸直,声音大并且要清晰,班级整体必须要凸显班级气势,不能有颓靡昏睡的现象发生,朗读内容必须是前一天老师发的操前小读,语文的20个成语或者病句或者英语的一篇作文须在10分钟(5.45-5.55)之间背过,早读要检查。所有同学必须在5.45之前集合完毕,查迟到按末位淘汰制,抓最后到操场的2-3个同学,迟到的同学需要面对整个队伍读小读,并且要在操后班会时在队伍前面做50个俯卧撑(男),女生为20个。如有多次迟到则会被班主任叫去谈话。报数,报数只要是面对操场内侧一排同学的任务,要求是声音洪亮,快速并且要连贯,最后一名同学需要声音最为洪亮并且需要稍微拖长音以突出班级的气势和力量,前面的同学需要转头和声音一致,短促有力洪亮连贯快速,像极了加快版的多米诺骨牌。向右看齐,需要全班所有同学参与,要的是所有同学的积极和干练,当听到向右看齐口令时,全体同学需要迅速扭头向右侧看齐,小碎步必须跺起来,碎步需要快速并且有力,每个同学单独的碎步在走近时需听到跺脚的声音,整体必须表现出班级整体的训练有素的气势,当听到向前看时,所有同学必须同步迅速把头转向前,脚底下的碎步必须同时停止,一动不动。在体委或体育老师下达向前看命令之前,所有同学不得松懈,需要保持碎步的频率和力度。踏步,踏步是体委和全班同学一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在体育老师的口号下,我们统一节奏统一口号,踏步时前后胳膊需要同时甩到前后45°到90°之间,不能低于45°,大腿需要抬到水平面以上,踏步脚落地时需要用力踏地面,班级整体节奏一致以突出班级整体的气势,口号是我们学校的经典口号:二中加油,二中必胜,二中第一,我们第一,一,二,三,四。操后班会则是前两排半蹲,后两排站立,不能有任何小动作(这个要求比较弱)。以上几项的要求任何一项不达标都会有专门的操练,有时候是年级整体有时候是个别班级,如果有班级发生掉鞋摔跤事情,体育老师会在操场中央全年级通报,并且使需要整改的班级留下练操直到吃早餐。班级内也必须每天留下几个同学单独操练以达到以上对于班级整体的要求,如果小读读的不好就要留下来单独训练小读,踏步不行就单独训练踏步,向右看齐不行练向右看齐,报数不行练报数,被子叠不好把被子抱到教室旁或操场练叠被子,有时候会让你花一上午甚至一天的时间练习,如果还练不好就可能会有站级部四楼的风险。补:宣誓,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将声音提高到只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听不见周围人的宣誓声音,胳膊要90°伸直,头要45°扬起,声音在洪亮的同时也要快速跟着班级整体的节奏不能混乱。
以上的要求可能大家不是很理解,我说一下我的理解:
1.上面的很多指标都是量化来考量一个班级的,不管是实验班还是普通班,除了成绩之外,其他的量化考评也很重要,通过多个指标可以让每个同学都能融入到班级之中,提高班级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同学们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为学习上的努力打下一个好的环境基础。
2.通过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纳入学生、宿舍、班级的考核机制中,有利于让每个同学都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任何事情就把它做到极致,从生活习惯上面培养学生,让学生从生活上改变自己,做题的时候就会减少低级失误,低级失误是所有考试中丢分最严重的一个方面。
3.将严苛的考核标准作为抓手,可以更好的掌控学生、管理学生,让学生听话,让学生的个性融入集体,让学生由一个“×××”变成“学校里的一个学生”。
我们生在河北,我们不能怪天,怪地,怪父母,只有我们自己努力才能向上走,才能离开污染的家乡,才能离开贫穷,才能走到更高处,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才能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富裕家庭的孩子一样,才能让父母过一个舒服的生活,才有能力保护自己身边的亲人,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不努力,更待何时?
高中教育成为了应试,成为了阶级分流的重要一环,虽然现在越来越难,但是只要阶级分流的作用还在,那么人们就会为此而拼,而搏,教育两个字的真正意义却推向了大学,然而大学的教育意义却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在于急功近利的制度,也在于学生本身,同学们越来越多的沿袭高中的思考模式,以分数高低为标准,只求不挂,不求上进或只求高分,不求高能,各种竞赛成了同学们的加分神器,分数是第一位的,能力在分数的引领下或许会有提高,但是能力比起分数在同学们心第一理的地位却显得无足轻重,举个例子,若给一个同学两个选择,第一,一个学期不让他上一门选修课,期末给他满分;第二,选最好的老师教他这门课,但是期末考试会较为严格。我猜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概率该同学会选择第一种选择,这是多么的荒唐!
读了列宁写的教育革命论之后,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由分数带动的教育就如同由房地产带动的经济,由名利带动的价值观,泡沫太多,非常脆弱,不堪一击。第一:我们在学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自己的德的培养,让德深入我们自己的内心,为德是修身,而不是求功名,勤奋为德,孝敬为德,慎独也为德,只有德的高度同知识水平高度相同,才能真正发挥我们的才能。
第二:我们在追求知识的时候,要追求活知识,追求真知识,追求有用的知识,只有学懂知识,学精知识,运用知识,才能为建设我们的祖国更好的贡献我们自己。
第三:我们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自己思维上的锻炼,批判性思维,明辨是非真理,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教育的全称是教书育人,除了教书之外还有育人的作用,如何教育的问题就成了如何教书如何育人的问题,而且显然,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扎实且渊博的知识以及高尚的品德和操守。但现在的中国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教育在我们现在变得狭隘,教育只剩下了教,并且只剩下了为了考试的“教”,没有了扎实的知识,也没有了育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也忽视了品德的重要性,网上曾经说过“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教会的我们如何撒谎”,这句话或许偏激,但却不无道理,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下,要求青年一代具有高尚的品德,确实会让学生们在思想上产生矛盾,导致人们言行不一,接受了伪装与欺骗。
为了考试而疯狂,教育只剩下了为考试的教,畸形的、极端的社会产物必然催生于畸形的极端的社会环境之中,当城乡间差距日益拉大,地区间差距日益拉大时,生活在底层或中层的父母眼中,高考成了唯一的出路,虽然现在的现实是高考的阶级分化作用日益减小,就算能够在高考中取胜,也并不一定能够和具有一定资源的富人阶级的子弟相抗衡,但,除此之外,相对于其他的方式,高考这种方式是相对其他方式最公平最直接的一种方法了。因此,在经济发展相对薄弱,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地方,应试教育被大家广泛推崇,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河北省。
提起河北省,大家往往想到的是衡水,但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河北省的其他县市也普遍开始学习衡水模式,比如我们县城,完全照搬衡水的作息制度,给高中的学子以严苛的作息要求,似乎认为这样就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其实衡水之所以是衡水,除了它的制度本身,衡水的教育资源在全省也是一流,教学名师在那种环境下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会引领本校产生更多的优秀的老师,相比于此,其他县市的学校没有一批优秀的老师以及一批优秀的学生(生源被抢走)作为引领,成绩想要提高也是很困难,这是河北省内的教学资源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导致了两个问题,第一、各地区为了追赶差距,普遍实行更加严苛的制度来管理学生和老师。第二、各地家长通过各种方法,不惜找关系花钱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衡水的高中就学。现在这个趋势正在由河北省内到河北省外扩散,某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的中学去衡水学习推广这一套的教学模式,而像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州,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家长的眼界很开阔,身边有雄厚的资源去培养下一代,方式方法也更加多样丰富有效,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为了高考而没日没夜的刷题的时候,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年在培养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比如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视听说而非应付考试)等特长,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为了题目而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的时候,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年们有家教老师的细心点播慢慢梳理,这种省份和省份之间的巨大差距像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导致越发达的地区培养出来的青年一代普遍越来越优秀,越不发达的一代,竞争激烈,相对发达地区各方面素质较差。
但是,别无他法。
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高考这一条路,只有更加的努力去为了高考而努力才能有可能在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发达地区谋一份生计,上升到“更高”的阶层,可悲的是这像一个恶性循环,不发达地区的人才在毕业之后选择留在了发达地区,只有大部分在学习上平庸的人留在了当地,总体上导致发达的地区愈发达,贫困的地区愈贫困,愈发达地方的教育愈优秀,愈贫困地方的教育愈趋向于激烈竞争的应试模式。举几个现实中的真实数据:1、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中河北省独占7个,河北省除了工业之外,科技产业数量寥寥。2、衡水市在河北省内的综合排名一直处在倒数三名中。3、关于2016年九省统一试卷(全国1套卷)的考试,从成绩上来看,河北省的高分段碾压其余八省毫无悬念,其余八省状元很少进入河北省前100名。4、知乎匿名用户:衡水中学太厉害,其他学校必须不断的向衡中的教育模式看齐,才能在有限的录取名额里占到一席之地,我高中的母校在河北省内排名在十几名,也算是省重点,我们平常的生活和学习就是在模仿衡中的模式,虽然不能完全像他们那样,但还是不断的在强化,一周只休息半天,从高一到高三寒暑假都只有两周的时间,而且很多东西都在模板化,就连英语作文的字体我们都要每天练习,写的工整又漂亮,无数这样的细小的方面都被关注到且用心去做,河北的考生怎么可能不考高分,我曾经有同学在衡水中学补习,和他一起补习的还有附近某省的同学,在班里成绩中游,说高考回到本省考上清华也有可能,要知道这在河北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些人说的河北批改卷子宽松,我只想说,数学,理综,英语这些科目怎么宽松?
下面举几个我在衡二的例子:
1、早中晚休息
我们是早晨5.30起床,5.45之前必须到操场集合,期间要做到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把铺面枕巾收拾平整,把被子枕头按要求放置,把鞋子和洗漱用品按要求摆放整齐,洗漱等。中午12.40打铃上床,进行中午的作业(语文(两篇古诗赏析或者20个成语题或者20个病句题)+英语(一篇改错+一篇练字+20个单项选择+一篇完形填空,或者是3篇阅读)),做完可以睡觉,13.40打铃,13.50必须到教室。晚上9.50-10.00间下课,到了10.10就应该上床(一铃),到了10.20必须上床熄灯。期间要做到从教学楼跑到宿舍,洗漱,洗澡等。
2、吃饭
早中晚期间为节省时间我们基本上到了高三是一个宿舍中的3-5个人为一组,轮流进行打饭,一到下课铃响起的时候,负责打饭的同学立刻跑着去抢饭,其他同学在教室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中午的时候是大家一起吃大盆,大盆是几份菜和米饭混在一起的,几个人拿着勺子围着大盆吃饭,在跑饭时候大家都拼命往前跑,声势浩大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3、娱乐活动
我们把除了学习之外的所有活动都定义为娱乐活动,包括高一上学期一周一节的音乐美术课,高中五个学期一周一节的体育课,高一高二一个月一节的阅读课,高一高二每周的大扫除,高一高二一周一节的新闻课还有就是一个月一天的假期,其中音乐美术课基本上老师在上课之前都会联系班主任问一下各科老师有没有要占的,如果有就会换成其他课,体育课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高二时候级部之间为了成绩上的竞争导致体育课一学期没有开课,阅读课上课之前老师给我们布置好作业,我们必须做完作业才能阅读,新闻课是被剪辑过的新闻视频, 但是班主任上新闻课都是在看风头,如果巡查的主任不来就让我们自己写作业,如果巡查的主任来了就关灯让我们看新闻,最后说到一个月一天的假期基本上没有回家的都是在附近的宾馆里住,假期流程就是逛超市,理发,洗澡,吃饭,睡觉,第二天早上再返校,返校的时候的心情是压抑且窒息的,感到绝望的那种。
4、早跑操+晨读+宣誓
“天下第一操”一直是我们学校的“骄傲”,每每有参观的老师领导来的时候,参观跑操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我们对跑操要求严格就像对整理被子和铺面的严格程度一样,跑操的流程包括集合,小读,整队(报数,向右看齐,踏步),跑步,喊口号,整队(报数,向右看齐,踏步),主任的年级班会+各自小班的班会。跑步的具体要求:从排头到排尾每个人都必须用和前面的人对齐的同时用眼睛的余光向左看齐,左右两个人之间半拳距离,前后两个人之间一拳距离,要求是跑操全程对齐,尤其是拐弯的时候,扇形的排面必须要凸显出来,外侧要跟上不能一排参差不齐。小读的具体要求:胳膊45°角伸直,声音大并且要清晰,班级整体必须要凸显班级气势,不能有颓靡昏睡的现象发生,朗读内容必须是前一天老师发的操前小读,语文的20个成语或者病句或者英语的一篇作文须在10分钟(5.45-5.55)之间背过,早读要检查。所有同学必须在5.45之前集合完毕,查迟到按末位淘汰制,抓最后到操场的2-3个同学,迟到的同学需要面对整个队伍读小读,并且要在操后班会时在队伍前面做50个俯卧撑(男),女生为20个。如有多次迟到则会被班主任叫去谈话。报数,报数只要是面对操场内侧一排同学的任务,要求是声音洪亮,快速并且要连贯,最后一名同学需要声音最为洪亮并且需要稍微拖长音以突出班级的气势和力量,前面的同学需要转头和声音一致,短促有力洪亮连贯快速,像极了加快版的多米诺骨牌。向右看齐,需要全班所有同学参与,要的是所有同学的积极和干练,当听到向右看齐口令时,全体同学需要迅速扭头向右侧看齐,小碎步必须跺起来,碎步需要快速并且有力,每个同学单独的碎步在走近时需听到跺脚的声音,整体必须表现出班级整体的训练有素的气势,当听到向前看时,所有同学必须同步迅速把头转向前,脚底下的碎步必须同时停止,一动不动。在体委或体育老师下达向前看命令之前,所有同学不得松懈,需要保持碎步的频率和力度。踏步,踏步是体委和全班同学一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在体育老师的口号下,我们统一节奏统一口号,踏步时前后胳膊需要同时甩到前后45°到90°之间,不能低于45°,大腿需要抬到水平面以上,踏步脚落地时需要用力踏地面,班级整体节奏一致以突出班级整体的气势,口号是我们学校的经典口号:二中加油,二中必胜,二中第一,我们第一,一,二,三,四。操后班会则是前两排半蹲,后两排站立,不能有任何小动作(这个要求比较弱)。以上几项的要求任何一项不达标都会有专门的操练,有时候是年级整体有时候是个别班级,如果有班级发生掉鞋摔跤事情,体育老师会在操场中央全年级通报,并且使需要整改的班级留下练操直到吃早餐。班级内也必须每天留下几个同学单独操练以达到以上对于班级整体的要求,如果小读读的不好就要留下来单独训练小读,踏步不行就单独训练踏步,向右看齐不行练向右看齐,报数不行练报数,被子叠不好把被子抱到教室旁或操场练叠被子,有时候会让你花一上午甚至一天的时间练习,如果还练不好就可能会有站级部四楼的风险。补:宣誓,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将声音提高到只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听不见周围人的宣誓声音,胳膊要90°伸直,头要45°扬起,声音在洪亮的同时也要快速跟着班级整体的节奏不能混乱。
以上的要求可能大家不是很理解,我说一下我的理解:
1.上面的很多指标都是量化来考量一个班级的,不管是实验班还是普通班,除了成绩之外,其他的量化考评也很重要,通过多个指标可以让每个同学都能融入到班级之中,提高班级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同学们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为学习上的努力打下一个好的环境基础。
2.通过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纳入学生、宿舍、班级的考核机制中,有利于让每个同学都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任何事情就把它做到极致,从生活习惯上面培养学生,让学生从生活上改变自己,做题的时候就会减少低级失误,低级失误是所有考试中丢分最严重的一个方面。
3.将严苛的考核标准作为抓手,可以更好的掌控学生、管理学生,让学生听话,让学生的个性融入集体,让学生由一个“×××”变成“学校里的一个学生”。
我们生在河北,我们不能怪天,怪地,怪父母,只有我们自己努力才能向上走,才能离开污染的家乡,才能离开贫穷,才能走到更高处,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才能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富裕家庭的孩子一样,才能让父母过一个舒服的生活,才有能力保护自己身边的亲人,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不努力,更待何时?
高中教育成为了应试,成为了阶级分流的重要一环,虽然现在越来越难,但是只要阶级分流的作用还在,那么人们就会为此而拼,而搏,教育两个字的真正意义却推向了大学,然而大学的教育意义却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在于急功近利的制度,也在于学生本身,同学们越来越多的沿袭高中的思考模式,以分数高低为标准,只求不挂,不求上进或只求高分,不求高能,各种竞赛成了同学们的加分神器,分数是第一位的,能力在分数的引领下或许会有提高,但是能力比起分数在同学们心第一理的地位却显得无足轻重,举个例子,若给一个同学两个选择,第一,一个学期不让他上一门选修课,期末给他满分;第二,选最好的老师教他这门课,但是期末考试会较为严格。我猜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概率该同学会选择第一种选择,这是多么的荒唐!
读了列宁写的教育革命论之后,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由分数带动的教育就如同由房地产带动的经济,由名利带动的价值观,泡沫太多,非常脆弱,不堪一击。第一:我们在学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自己的德的培养,让德深入我们自己的内心,为德是修身,而不是求功名,勤奋为德,孝敬为德,慎独也为德,只有德的高度同知识水平高度相同,才能真正发挥我们的才能。
第二:我们在追求知识的时候,要追求活知识,追求真知识,追求有用的知识,只有学懂知识,学精知识,运用知识,才能为建设我们的祖国更好的贡献我们自己。
第三:我们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自己思维上的锻炼,批判性思维,明辨是非真理,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