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80,736贴子:12,579,231

回复:戚帅北上碌碌无功?细看北上后朝廷给戚帅封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 到此就算完结了,因为还有很多的内容 实在太多了 不胜列举!总有人想当然的认为 戚继光没有封爵,就是代表戚继光在北方碌碌无为,抵不上与其同时代的李成梁,本帖也无意做二人的功勋对比,只是把戚继光在北方做了 那些事情,受到了朝廷的哪些封赏,评价以及同时期的士人评价,让大家知道戚继光虽然没有封爵,但是他的功劳不小,无愧 万里之长城 的美誉!!!
另附 戚继光终一生的官职 :“光禄大夫、上柱国、太子少保兼太子太保、左都督”。
相信大家对 太子少保、太保这样三公三孤 还有我刚才解释的左都督了解 了、还有其他的职务有不太清楚的这里解释一下
光禄大夫: 这个是散官 这样主要是对官员的一种考核用的 国初 订散官九等十八级 光禄大夫为 一等一级
上柱国:这个是勋职 文武官员勋职有别, 为正一品 。
终戚继光的官职来看 官做到这个份上已经无话可说了,不管是实职虚职都已经做到上等,这样的职务还能说戚继光的功劳少吗


IP属地:内蒙古33楼2017-07-17 14:49
收起回复
    戚继光功劳不小这效率都赶上捕快了。但比李棒子还是差点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7-07-17 15:09
    收起回复
      戚继光像抓贼的李成梁强点是剿匪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7-07-17 15:11
      收起回复
        问题是戚继光到头来连个爵位也没捞到,跟人家老李怎么比。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7-07-17 17:48
        回复
          然而还是被张鼎思参了


          IP属地:浙江37楼2017-07-17 18:14
          回复
            楼主专业总结戚帅资料啊。我见过很多人黑戚继光的,其实重点不是黑他的官职封赏。还是老一套的无非是首级数,以及到北方没打大仗。
            戚帅还是有点可惜。在北方没来得及怎么表现出手。离开北方之后,他的好多东西也被撤掉。


            IP属地:云南38楼2017-07-17 18:54
            收起回复
              现在大部分人只知道戚继光抗倭(因为日本不是中华民族)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7-07-17 20:03
              收起回复
                戚继光确实厉害,不管是打倭寇还是北上都做的不错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7-07-17 20:56
                收起回复
                  不就是我说的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7-07-17 21:20
                  回复

                    特此更正 刚才是把明代散官 给看错了 上午写帖子是忘记了几个字 感谢指正错误 @化外人


                    IP属地:内蒙古44楼2017-07-17 21:20
                    收起回复
                      散阶三十。
                      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正二品,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从二品,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正三品,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从三品,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正四品,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从四品,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正五品,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从五品,初授武略将军,升授武毅将军。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从六品,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岁凡六选。


                      IP属地:内蒙古45楼2017-07-17 21:24
                      收起回复
                        对于老百姓来说,毙敌数才是最直观体现功劳的佐证,但是普通人永远不会懂,为何会有入侵?官员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误所以总是以杀伤数目来掩盖自己的无能,戚继光能让外敌不敢入侵远比那些所谓杀伤多少的官员来的强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7-07-18 10:27
                        收起回复
                          明朝也太小气了,才赏几十两银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7-08-28 18:17
                          收起回复
                            李成梁是养患来报功,戚继光是想一劳永逸断绝后患,所以报上朝廷的战功没有李成梁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7-08-30 08: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