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吧 关注:23,065贴子:123,452
  • 1回复贴,共1

柑桔溃疡病的病因及其应对措施浅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溃疡病是对柑桔产业威胁极大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世界上柑桔生产国几乎都有或曾有其分布;此病寄主多达芸香科数十个植物种,传播途径广,传染迅速,危害严重,顽固难防,被列入为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禁止输入或输出。
一、为害症状
1、叶片症状
叶部受害初期,在其一面出现微点状黄色或暗黄色油浸状褪绿斑点,后渐扩大穿透叶肉,在叶片两面不断隆起,成为近圆形木栓化的灰褐色病斑。病斑中部凹陷,裂似火山口状突出,周围有黄色晕环,并在晕环外有一圈褪色秞光边缘。病斑大小2-9mm不等,常彼此愈合成不规则的大型病斑。
2、为害枝梢症状
枝梢上的病斑比叶片上病斑更为凸起,木栓化程度更重,病斑不规则形,病斑多数环状侵染枝梢。
3、为害果实症状
果上病斑中部凹陷龟裂和木栓化程度比叶部更显著,病斑一般大小0.5~1.2cm。初期病斑呈油浸状半透明凸起,浓黄色,其顶部略皱缩。叶片和果实感染溃疡病后,常引起大量落叶落果,对鲜果品质和产量影响很大。由于柑桔品种不同,溃疡病发生在叶片、枝梢和果实上的症状有一定差异。
二、柑桔溃疡病病原
1、病原
属黄单胞菌属,为野油菜黄单胞菌柑桔致病型。
病原细菌呈短杆状,两端圆,有荚膜无芽孢,具极生鞭毛1根,菌体大小1.4—2.0×0.6—0.8微米。好气性,革兰氏阴性反应。
病菌如不与病组织结合,仅能在自然中存活14-56天
2、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潜伏在病叶、病梢和病果的病斑组织中越冬,尤以秋梢上的病斑是越冬的主要场所,成为次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
翌年春季,温度适宜多雨时,病菌从病斑中溢出,由风雨、昆虫、枝叶接触和人工操作等途径进行传播到幼嫩组织上。因此下雨天千万不要去抹梢,不要去修剪。
温度较高时病菌在受侵染的组织中迅速繁殖,并充满细胞间隙,刺激细胞增大,使组织膨胀破裂,膨大的细胞木栓化后不久即死亡,形成病斑,完成初次侵染。
3、潜育期
春梢叶片一般12-25天,夏梢叶片4-10天,秋梢叶片5-6天,果实上6-25天。
病害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带菌苗木、接穗和果实。
三、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
高温多雨是病害流行的必要条件。温度在15℃以上即可发病,但以20-36℃较为适宜,25-30℃最适宜。
柑桔幼嫩组织,只有在高温多雨或有雾的情况下才能侵染。
当温度在20-36℃时,病菌的成功侵染取决于组织表面必须保持20分钟以上的水湿。
雨水是传播的主要媒介,因此,在温度适宜时,雨量的多少与病害的流行有直接相关。
2、柑桔种类
甜橙类最易感病,主要是橙类的叶片气孔分布最密,数目最多,中隙最大。
沃柑是目前最容易感染溃疡病的杂柑品种。
酸橙、柚、柠檬、枳和枳橙次之,抗性强的有香橙、金柑、椪柑、温州蜜柑、砂糖桔、南丰蜜桔等。
3、生长发育状况——叶片
溃疡病病菌只侵染一定发育阶段的幼嫩组织,对刚萌出的嫩梢和老熟的叶片不感染。
当新梢幼叶达2/3长时(萌芽后30-45天)开始发病,随着新梢生长,发病率增高,至新梢老熟前,叶片完全伸展但尚嫩绿时(萌芽后50-60天),气孔形成最多,且处于开放型阶段,中隙大,病菌最易侵入,达到发病最高峰。
当新梢老熟,叶片完全木质化时,气孔不再形成,原有气孔趋于老熟,病菌侵入困难,发病基本停止。
3、生长发育状况——果实
幼果在横径1cm大小时(谢花后35天左右)开始发病,至横径3cm左右时(谢花后60-80天)达发病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果实大部分着色转黄或横径6cm左右时(谢花后210-220天),则不在发病,其原因也与气孔发育过程有关。幼果上气孔比伤口易侵入,但伤口侵入的感病时间比气孔侵入的时间长。
4、栽培管理条件
1)施肥不合理使抽梢期延长,抽梢次数多,延迟成熟等利于病菌侵染,特别是偏施氮肥发病更重。
2)过度密植及冬季没有进行修剪病枝,则会加重发病。
3)潜叶蛾为害严重的桔园,造成大量伤口,有利病菌侵入,发病严重。
四、溃疡病防治方法
1、检疫控制
无病区严禁没经检疫的苗木、接穗和带病果品传入。
2、农业防治
1)合理平衡施肥,控氮肥,增施钾肥和有机肥。
2)在晴天剪除病枝、病叶及病果,带出园外集中烧毁。
3)注重冬季修剪。凡是冬季修剪的溃疡病就少,没有修剪的溃疡病就多。因为修剪不单单是剪除了病枝病叶、衰弱枝,而且打开了光照。阳光雨露也是好肥料,阳光也是杀菌剂啊。结果大树采用大枝修剪法:即开天窗、挖侧门、脱裙子。
3、防治适时
春梢是防治溃疡病的重中之重,春梢是非常统一的一次梢,于春梢80%自剪时喷第1次药,隔7-10天再喷1次(约谢花2/3时)。
结果树夏梢一律抹除。秋梢于3-5cm长喷第1次药,隔7-10天喷1次。连喷3次。遇台风多雨季节可再加喷1次。微信公众号:Zerun-World


1楼2017-07-19 14:35回复
    赞一个


    2楼2017-07-20 15: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