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关注:29,062贴子:268,109

回复:孟子旁通南怀瑾先生著讲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也正因为如此,才能保持历史文化于不堕。现在面对这么多的先生们,由我来讲《孟子》,实在有点战战兢兢,不大好意思,这真叫作“班门弄斧” ,当着内行耍外行,自耍活宝。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7-20 15:12
回复
    春秋无义战 现在我们为了要研究《孟子》这本书,我觉得应该先了解一下孟子当时所处的时代,和当时现实社会的环境,就会觉得并不枯燥。而且对孟子的人品和风格,也更有一层深刻的认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7-20 15:13
    回复
      那么才会知道后世的人,为什么把孟子承继在孔子之后,称他作“亚圣”,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都知道,远距我们现在大约二千五百年前,我们的历史上,出现一个非常紊乱的时代,也可以说是我们历史文化转变的伟大时代。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7-20 15:14
      回复
        当然, 这只是站在我们现在的立场,事不干己,无切肤之痛地加个评论而已。如果我们也生长在那个时代,在那种痛苦悲愤的现实环境里,大概就不会说这是个伟大的时代了。这个时代,也就是有名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这两个名词所包涵的时 代,都有几百年之久,如果我们用人物作中心代表来讲,孔子是春秋时期,孟子却是到了战国时期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7-20 15:16
        回复
          春秋时期也罢,战国时期也罢,这两个衔接起来有五百多年的时代,却是我们民族最痛苦的阶段,打打杀杀,乱作一团。 可是在后世看来, 这个时期,则是百家争鸣,诸子挺秀的时代,也为我们后世子孙奠定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7-20 15:17
          回复
            这深厚的文化,一直流传到现在,也会一直延续到未来。 我们知道,孔子当时亲身经历了痛苦时代的忧患。他在晚年,有系统地整理了中 国文化的宝典,删诗书、订礼乐之外,他又集中精力,根据他本国鲁国的历史资料,开始著作了一部最有名的历史和历史哲学的书——《春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07-20 15:19
            回复
              在这部书里,记述了东周以来两百多年的政治、社会、军事、经济、教育等等变乱的前因后果,同时 也包涵了对于历史人文、文化哲学的指示——如何是应该?如何是不应该?怎样才是正确的善恶?怎样才是正确的是非? 我们先要大概了解一下春秋时代的大题目。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07-20 15:20
              回复
                那个时代侵略吞并的战争,绵延继续了两百多年,由西周初期所建立的“封建” 的文化基础,开始逐渐地被破坏,社会的紊乱、经济的凋蔽,所给予人们的痛苦,实在太多。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7-07-20 15:22
                回复
                  现在我们简单引用董仲舒的话,便可知道那个时代乱源的要点: 夫德不足以亲近,而文不足以来远,而断之以战伐为之者,此固春秋 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7-07-20 16:47
                  回复
                    董仲舒认为,在那个时代,各国诸侯之间的霸业,都不培养道德的政治基础,因此政治道德衰落,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谁也不相信谁,彼此不敢轻易亲近,所谓“德不足以亲近”。对于文化的建立, 更是漠不关心,只顾现实,而无高远的见地。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7-07-20 16:48
                    回复
                      国与国之间,没有像周朝初期那样远道来归的国际道德关系,所以说:“文不足以来远”。因此只有用战争来侵略别人。但是他们每次在侵略的战争上,却加上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说自己要侵略别人,而是 找些借口来发动战争,这就是“断之以战伐为之者”。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7-07-20 16:50
                      回复
                        这便是孔子著《春秋》的动机和目的,也是孔子著《春秋》最痛心疾首的中心重点,“此固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他说,春秋时代几百年的战争,都是没有道理的。所以也有人说,春秋无义战。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7-07-20 16:51
                        回复
                          但《春秋》这部书并不是非战论,它特别强调中国文化的战争哲学是为正义而战,所谓“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复仇。”例如在春秋二百多年之间,大小战争不计其数,只有两次是为复国复仇的战争,那是无可厚非,不能 说是不对的。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7-07-20 16:52
                          回复
                            所以他说: 今(指春秋时代)天下之大,三百年之久,战伐侵攻不可胜数,而复 仇者有二焉。 关于历史文化的破坏,政治道德的没落,则更严重。在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人伦文化的道德基础,几乎都被那些有霸权的上层领导分子破坏完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7-07-20 16:54
                            回复
                              为什么那个时代会造成这样的紊乱? 以孔子的论断,都是根源于文化思想的衰落,人们眼光的短视,重视现实而忽略了文化发展中的因果。所以孔子在《易经》 坤卦》的文言中便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7-07-20 17: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