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日暮西山吧 关注:1,781贴子:12,746
存亡录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7-22 13:00回复

    有明三百年,以太祖高皇帝洪武开国为端,至明惠宗建文四年,燕王朱棣靖难之役成,是为成祖文皇帝,自是燕藩继统。神宗末,东事起,王师败于萨尔浒,虏主努尔哈赤称大金国汗,数年而陷辽。至天启、崇祯世,天灾不断,暴民四起,满洲虎视,内忧外患。
    崇祯十五年,松锦之败也,北都精锐全丧,辽事再无力回天。闯、献旋即复起,再燃烽火于秦、楚。
    时江南百姓多谓大势已去,然未敢言明运终者,但云燕数尽也。会唐王朱聿键国泉州,礼贤下士、善待百姓,有识者遂借口曰:燕运尽,命归唐。
    时闽抚郑芝龙拥兵数十万,尽占东南海运,富甲天下,见虏、寇并起,北都难全,遂阴谋拥唐王,粤、湘、浙、桂、滇诸省悉暗书附之。
    崇祯十六年,寇败孙传庭于潼关,不月下关中。比擒杀福王常洵于洛阳,乃立大顺国,都于是。福世子由崧亡中都,凤阳总督马士英携江北四镇迎之入主南都。
    次年,思宗亲征洛阳,福王掀三案而立,监国于应天。虏亦趁虚自古北口入,京师遂陷。蓟州总兵陈岳不敌,乃引兵八千渡河至济南,比鲁王降清,山东沦陷,乃南下投福王,任徐州总兵。
    不月,福王即位于南都,改元弘光,江南闻思宗洛阳败报,乃悉附之,唯桂王朱由榔据云南自雄,不从南都号令。唐王遂发兵以伐寇为名取贵州,欲合广西兵制桂藩以复滇省,然反为瞿式耜所破,贵阳得而复失。秋,二王之俱惫也,朝廷遣使于泉州、昆明,两家遂议和,佯奉南都为共主。
    是年冬,虏破太原府,山西总兵孙传庭降清,思宗自缢殉国。至弘光元年正月,虏悉平京师、北直、山西、豫东、山东。蓟州总兵吴三桂立崇祯太子反正于山海关,大同总兵姜镶响应。次月,虏济尔哈朗携降将孙传庭等破关屠城,吴三桂叛而复降。闯寇自陕北攻大同,亦下之,尽得晋北之地,虎视河东。
    自是,虏、寇、明三分天下,而福、唐、桂又三分大明。乱世复至,烽火再起,群雄逐鹿,胡马南牧。用尽半生血泪,著就一部存亡录。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7-24 22:26
    回复

      万历时,神宗独钟贵妃郑氏,欲立郑氏子福王常洵为储,百官、太后立阻之,自是罢朝三十年,终不得愿,乃立长子常洛,是为光宗。其间先后有挺击、红丸、移宫三案,皆系国本之争。然争储于神宗、福王之东林党人掌政于崇祯,悉降三案罪于已故之福王母郑贵妃,福王亦受惩。是以凤督马士英携江北重兵方得以迎立福世子入南都。
      福藩既监国,旋掀三案,以东林为逆党,自居正统,追封福端王常洵为庄宗康皇帝,指泰昌、天启、崇祯三朝皆伪,平反逆案。
      比即位,改元弘光,是为安宗。
      弘光元年,虏立足未稳,乃交好于南都,称思宗失德,大清奉行天命除之以救苍生于水火,今闻正统归命于金陵,翻定旧案,方知京师为逆所窃二十四载,如此,天下祸乱之由明矣。中国既得明君,大清自当与贵国永结秦晋之好,代尔君臣扫除寇乱,复定中原。
      安宗籍武人而立,然自崇祯覆亡以来,自以为正统之名内外皆尊,乃日夜笙歌,不闻战事,左、高、刘雄于淮,刘良佐霸于江,四镇蹂躏百姓,淫威肆虐,不见半分中兴气象。徐州总兵陈岳屡谏联虏平寇,克复武昌、襄阳,以扼上游,安江淮,切不可坐视虏、寇相争,待其胜而征南,望朝廷以自强为根本。然为首辅马士英所斥。
      虏知南朝之衰,然以备寇为根本,乃令河南蒙虏时时南下掳掠以扰之。
      弘光元年三月至十月,徐州五度为蒙虏所袭,四周乡野扫荡一空。总兵陈岳领一万兵马死守得存,然终不得朝廷一粮一矢之资。
      十一月,虏领铁骑数千复至,岳弃城走,至凤阳,总兵左梦庚尝为岳所救于汝南,遂借精壮八千,良马五百与之。
      二年春,过黄州渡江至大冶,会寇擒潞王朱常芳于是,遂破而救之,探得武昌虚实,方知城内守军不足万人,且多为老弱,弹指可定。岳大喜,乃引军攻克之。
      马辅闻之,大怒,下令拿陈岳回京问罪,岳大怒,乃立潞王监国,据武昌而叛。时寇用力晋、豫,无暇南顾,襄阳守军不过两万,自守不足,何谈复土。是以陈岳自知上游不足虑,乃专心东征。
      弘光二年春四月,陈岳立潞王称帝于武昌,改是年为靖平元年,改武昌府为承天府,升为西京。是月誓师东征,意在南都。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7-24 23:38
      回复
        太祖、成祖、神宗、安宗、马士英、唐王及弘光二年初清、顺、明大致势力分布图(注:西当与顺合并,当时并未分裂,大同地区应当为大顺占领,开封应当为清方所有)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7-25 10:39
        回复
          潞王监国像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7-25 10:43
          回复
            外寇面前还在彼此倾轧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7-26 10:05
            回复

              靖平元年(弘光二年)四月,潞王即位于西京武昌府,是为德宗。
              五月,安宗以左良玉为平西大将军,领兵四万同高杰、左梦庚、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刘肇基部共计十五万大军自黄州南下,陈岳领两万众籍红夷大炮助守。
              西京之固也,左军久攻不下,岳乃令曹文诏率北军铁骑夜袭劫营,大破之,斩首两万余级,左部溃卒无数。刘良佐引军万余西撤。
              七月,上游酷暑,然岳尽伐城外树木,左军中暑昏厥者逾半,月晦,瘟疫大兴,黄得功暴死于军中。岳随即引西风火攻,左军营帐、战船悉为陈军所焚,乃四散逃窜,岳乃令曹文诏、张煌言、张家玉、吴易等各率轻骑五百逐之,斩首无数。
              八月,左良玉领残众三千退守黄州,其子梦庚单骑回凤阳,惊呼西京之不可战胜。是役左军伤亡逃散者共计十二万人,除刘良佐引万余人于六月先行回徽州,各部所剩不过千人。
              九月,陈军东征,刘良佐响应,比至黄,左良玉亦献城降,良玉修书一封至凤,梦庚望归附久矣,旋即据中都归潞。
              不月,大军至庐州,高杰死守,岳以红夷大炮破城,杰渡江走。次月,攻扬州,刘肇基籍大炮于镇江,与陈军激战,坚守月余。然寡不敌众,为岳所擒。
              靖平二年(弘光三年)春二月,陈军渡江,镇江总兵无炮可支,遂降,江南门户洞开,安宗自知南都不保,星夜同马辅走杭州。
              是月陈军下南都,迎德宗拜孝陵,复演登基大典。次月,擒安宗于宁国,令押解回京。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7-26 10:54
              回复

                初,虏之入关也,意在先北后南,先西后东,先寇后明。然闯寇之大顺无一统之志,弘光元年,即寇之永昌二年,虏之崇德十年,寇主李自成修书致京师求和,意在割据西方,与虏平分天下。虏平汉王济尔哈朗疑以为诈,犹布重兵于河东、开封,以用寇为国策。
                靖平元年,虏九酋平蒙王多尔衮自西虏鄂尔多斯部南下视边,见寇武备松弛,毫无战时斗志,乃飞信京师,议趁寇懈之时以助剿为名南下平潞藩,扼上游以制南京为傀儡。济尔哈朗大喜,亦飞书至盛京,告计于虏主皇太极,许之。
                靖平元年,济尔哈朗携满汉大军南征,时左氏之未降也,乃据守徐、凤断虏南下之道,寇襄阳总兵田见秀亦然。
                比中都之归潞也,虏乃大举进攻,徐州总兵薛应元死守八十一日城方破,虏大怒,下令屠城。
                靖平二年春二月,德宗即位于南都,昭告天下,修书至闽、滇,大封封疆,予湘、粤、赣、黔、贵诸省巡抚、总兵以实权,明升实分之,意使之与桂、唐朝廷离心也。并予二王及福建郑氏,云南瞿氏相互辅佐,永镇该地之权,世袭罔替,是以江南悉附之,仅杭州马士英据城顽抗。
                三月,虏破淮安而下,不月克扬州,进围南都。马士英亦自杭州遣兵至宁国劫安宗复辟。
                五月,明军破虏,济尔哈朗领军北撤青州。次月领大军东征,攻取杭州生擒安宗、马士英,弘光朝亡。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7-26 11:29
                回复

                  靖平二年五月,德宗封陈岳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入阁任首辅。九月,虏主皇太极自辽东至青,德宗南巡,次月彼兴大兵十万复南征,岳领精甲护城,破虏三万余人,会鲁王反正于开封,号令登莱,遂飞书徽、黄请兵夹击灭虏,以图全功。
                  初,岳之立潞也,事无巨细悉亲理之,比事成,以东事未定,福逆未诛为名独霸朝纲,是以德宗幸徽,严令断南都之援,是欲削岳也。
                  十二月,南都不得外镇兵,岳恐惮竭己而利他人,是以尽撤城内明军西迁至楚,遥令杭州总兵唐甄撤军从之。
                  靖平三年春正月,虏下金陵,唐王闻之,即位于泉州,改元隆武,传召徽州,令潞王去帝号尊闽都正统。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7-31 18:35
                  回复

                    靖平三年,虏收金陵,大明两京尽入夷手,淮、扬、滁、饶悉上表附清。
                    元年,德宗之争立也,封陈岳为梁国公,入阁任首席大学士,加封镇国大将军,天下兵马大元帅,比入主南都,乃进爵为王,封国西京。至江淮失陷,唐藩继统,德宗怒削王爵,贬为武昌候。
                    三年二月,虏数攻凤阳,左梦庚死守不破,其父靖难伯良玉据黄州扰敌于赣、皖,六酋济尔哈朗三度赴书招降不成,乃以之为大患,严令除之,非然严禁下江南。
                    是月,唐藩令南昌总兵丁魁楚,南宁总兵马吉翔领兵七万北伐武昌,岳会五万军御敌,大破魁楚部于九江,破城大掠,吉翔速引军还桂。
                    岳令夏完淳、唐甄逐之,至长沙,守军不过三千,皆为老弱,岳乃令各部分取长沙、宝庆、湘潭等,掠得子女金帛无数。盖湘阖省唯永、郴二州以偏远严防故得存。
                    四月,军至吉安,攻克之,会崇祯时南都兵部尚书史可法籍西夷兵攻赣州讨唐,乃会高杰、刘泽清部计八万人入闽。
                    五月,大军围泉州,唐藩北伐未归,岳窃喜,以为锐卒以调,守军不过老弱耳,乃令攻城,为延平总兵郑森所破,死伤五万余人,折返回楚。
                    六月,唐军破杭州,德宗走徽州,自去帝号复称潞王,尊闽都正统。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8-01 21:41
                    回复

                      初,岳弃金陵也,德宗以刘良佐部兵东收杭州,以为行在。
                      靖平三年二月,以杭州为东都,令左氏扰敌于后,期率大军恢复南都,复全正统之名。
                      三月,唐藩亲征,率军十四万北伐,良佐等死守三月城方破, 引军七千护驾还徽。次月德宗自去帝号,隆武复封为潞王。是月闻陈岳败报,大怒,削其爵位,贬为武昌总兵,以左良玉为潞国将军,封楚国公,其子梦庚为楚世子,刘良佐为潞府将军,封吴国公。
                      八月,梦庚破虏卓布泰部于颍州,是月统兵南下,虏镇江总兵王国泰引虏骑七千来战,大败,弃城走,次日明军渡江,苏州吴胜兆举城响应,领兵万余会梦庚共图金陵。
                      是日,陈岳领精甲五百,同顾炎武、黄宗羲、陈子壮、王夫之、张煌言、陈邦彦、夏完淳、唐甄北上赴寇,请联闯兵共破满夷。
                      月晦,左梦庚围南都,虏江宁巡抚洪承畴调兵防守,时东虏满洲屡丧师于鲁王,洪乃请援于汝南西虏军。
                      西虏者,元人后也,崇祯时,金人胜之,乃附之称臣。比入关,则遣兵从之为辅。金人以惮之复兴故,未尝以主力用之,会尼堪平叛徐州,洪乃罢汝南之请,调满洲兵南援金陵。
                      九月,尼堪引军一万入扬州,调汉军五千从征,次日兵抵长江,时明军多集于南都,镇江兵不过五百,遂不战而降,虏乃入江南,与城内满洲里应外合,共破明军,斩首七千余级,俘虏万余,梦庚与胜兆领残众数百走苏州,比反,方知以为虏所有,乃南下赴杭。
                      十月,虏破凤阳,尽屠梦庚家室,焚楚世子府。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8-02 17:16
                      回复

                        靖平三年春正月,南都失守,唐王即位于闽都,是为高宗,改泉州为福京,升为承天府。七月,德宗去帝号,乃尊高宗正统。次月桂藩遣使朝贺,南明复一统。
                        次月,武昌总兵陈岳北上,计联寇平夷。比至洛阳,面闯王,以明臣自居,但言请盟非称臣也。闯王闻岳事甚奇,乃闭门不见,阴谋遣兵卒盛传陈岳附闯事于福京,高宗大怒,以为反贼。岳乃承降书于王,王封之为武昌候。自是还用大顺永昌年号,是年为永昌五年。
                        十月,上搬旨讨夷,以刘宗敏、张献忠为先锋,领兵八万出潼关,命陈岳领楚兵同汪兆麟、郝永忠部为中路军共计十万人自关中北上从征。
                        永昌六年春正月,上领大军十万北伐,次月渡河破平阳,剑指太原。月晦,岳等自榆林渡河,会主力共围太原。
                        四月,城破,破虏三万余人,山西全省光复。六酋济尔哈朗急调淮南尼堪、卓布泰、何可纲北上,陈岳请兵御敌,上许之,借铁甲骑三千助战。
                        岳乃领兵三万南下,大战虏兵于嵩县,破敌五万有奇,上大喜,加封为梁国公。
                        九月,领大军五万攻开封。初,鲁王反正,据开封屡破满洲,六酋难敌,调西虏破之,海都遂得汴梁、登州之地,然西虏兵少,满洲无援,是以为岳所图久矣。
                        永昌六年春正月,海都称帝,恢复元朝,改元至成。比陈岳攻城,海都出城迎战,大败,下其城,驻兵严守。
                        永昌五年,陈岳归顺,关中、洛阳、蜀中诸文武以旧怨新惮谏上杀之,上不许,然比岳克开封,拥兵逾十万,已然成割据之势,上乃阴谋除之。
                        六年十月,上宴请岳赴洛,实欲诛之,八大王张献忠令汪兆麟暗告之,岳大惊,会文武集于开封问计,顾炎武、陈子壮、王夫之、汤若望、张煌言等主降清,黄宗羲、夏完淳、吴易、张家玉等主自立。岳谋之甚久,决意降清,飞书京师,六酋闻之,大喜,乃封为梁王,国开封。岳乃令全军剃发,以示归附,是年乃大清崇德十四年也。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8-02 18:09
                        回复

                          崇德十五年,闯王怒发大兵东征讨岳,岳乃同孙传庭、吴三桂、陈泰等部破闯。
                          五月,清军破闯军主力于雁门关,莽古尔泰同尼堪、卓布泰等部共计八万人反攻太原,七月,闯王同牛全部五万人来援,莽古尔泰遂引军走。
                          九月,清军围洛阳,次月敌援军至,乃撤围。
                          崇德十六年春三月,汉王济尔哈朗令岳东征,平登州元人之叛。
                          是月额哲复称汗于漠北,兴兵南下征闯,不月即平太原。
                          六月,左梦庚复起攻庐州,不月安徽全省光复,梦庚同黄州左良玉共请潞王复辟,正大位以复南都,王三辞欣允,乃称靖平六年,自称号令江南,兴大军四万东征,剑指江宁。
                          八月,汉王亲征,急调满汉大军十万南下,不月复定庐州。二左领精锐三万沿江设防,岳谏汉王佯攻黄州,迫良玉北上,王大喜,多尔衮请领关东满洲攻黄,许之。良玉果来援,多尔衮纵兵袭之,彼大惊而走,溃卒无数。
                          九月,汉王渡江,大破梦庚,潞藩乞援于高宗,然明清两国早于崇德十五年便议和通好,潞王复辟更系叛国之举,高宗拒不发兵,然首辅黄道周苦谏留潞御虏,遂书汉王云:潞逆者,国家耻也,然彼尝为社稷之主,失德至今,二左之祸也,今既生悔念,暂且交由我国处置,不烦汉王亲力劳之。今幸得大兵助我除贼,万分感激,必以礼仪诚款贵邦,永结秦晋之好。
                          汉王阅毕,乃回书曰:今闻贵国生逆,妄称尊号,实属大逆。中国礼仪之邦,难容大逆之贼,是以奉天子之命助尔南朝除贼。今潞逆固知悔,然二左之罪难赦,我大兵自当替尔扫除贼寇,重振礼纲。
                          左梦庚知汉王意在谋己,乃领死士一千北上,令刘良佐留精锐守徽,以图后举。
                          十月,破梦庚于庐州,斩之。良玉大哭之,立誓雪耻。
                          次月,大清兵围黄州,以红衣大炮攻城,不月城破,良玉死之,汉王令枭首,与其子梦庚首级并悬城头。
                          次年正月,岳请战攻武昌,汉王许之,调真满洲一千助战,旋即攻克。
                          二月,孙传庭投明,闯王反攻开封,王与之会战于汝阳,互有胜负,各引军还。
                          三月,西虏破大同,元王多尔衮自武昌北上攻襄阳,两月不克,反为田见秀、刘中藻所破。
                          比田、刘回蜀,岳率军同元王复攻襄阳,乃下之。王以何可纲为襄阳总兵,即同岳北上避暑。
                          七月,勋阳官兵举兵一万反清复明,汉王令何可纲进剿,然彼亦于当月反正。明高宗大喜,下旨北伐,郑芝龙佯从之,令郑泰、郑芝魁、郑彩率军北上至南昌即止。
                          义军不得福京援兵,闻桂王自云南抗清,乃尊桂王正统,于九月发兵攻取黄州。时岳于武昌练兵,徒有锐卒五万然不得粮草,自以为难敌湖北大兵,时九江、饶州皆为义军攻克,得大炮守城,遂领军渡江西下,意取贵州,图桂藩自雄。
                          先是,明末纷乱,闯王、左良玉、何腾蛟三分胡广,左、何争巡抚位,思宗乃一分为二,以左良玉为湖北巡抚,武昌总兵,何腾蛟为湖南巡抚,长沙总兵。然何兵少,集于长沙之南,左兵遂占岳、辰,悉屠之。比闯王破武昌,乃占二州之地,然驻军甚寡,炊烟亦罕,至靖平、隆武世,武昌数度易手,何腾蛟偏安南方,郑芝龙只手遮天,无意进取,此二州遂无人收取,两湖赣皖难民多至于此,视为桃源。
                          顾炎武谏陈岳西下渡江,收取二州,搜刮粮饷,以资征桂。岳许之,乃弃武昌,发兵收取二州,恢复冠带,买粮于民,收编精壮,得锐卒三万人,于崇德十九年春正月发兵西征,二月至贵,攻破桂军关隘,擒杀信使,次月突袭省城,攻克之,大破桂军。
                          五月,桂王遣张同敞、瞿式耜领军三万来战,陈岳破之于毕节。是月引军入滇,大败桂王,收取云南。
                          桂藩自丽江北上渡江至蜀,寇拒之,会湖北义师攻取武昌,光复全省,乃遣士卒赴重庆城郊迎之赴楚。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8-02 19:39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8-05 00:06
                            回复
                              郑成功、瞿式耜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8-05 12:12
                              回复